中国七成患者遭"过度医疗" 以药养医为主因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2012-08-12 08:11:00
费三元
以药养医、举证倒置是过度医疗主因,但病人其实也有责任
本报记者专访骨科泰斗李佛保教授,教你纠正就医观念,树立正确生死观,学会如何既看好病又省钱
一名只有三个月的小男婴,发烧38. 5℃,到某区级医院看病,医生二话不说就开先锋5,静脉滴注3天,未愈,又加头孢曲松静脉滴注3天,孩子体温恢复。一名51岁的中年人,因为感冒到医院求诊,医生一听他有头痛症状,马上给他开了个MRI检查,结果一个感冒看了1000多元,其中MRI的费用500多元……
近年来,类似的案例不时见诸报端,有资深医院管理者尖锐地指出,“过度医疗”已经成为中国医院的普遍现象。有调查甚至得出“医院有70%的患者的治疗有过度之嫌”的惊人数据。
然而,当人们把“过度医疗”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医院和医生的时候,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首席专家李佛保教授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他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导致“过度医疗”泛滥的局面,医生和患者都有责任。
文/记者黎蘅
通讯员李绍斌、彭福祥
摄影/记者倪黎祥
案例:父亲病逝 中药还剩三大袋
记者日前接到一位患者家属的求助电话,他说自己的父亲一年前查出晚期肺癌,西医说按照现有的治疗手段已经没什么好办法了,建议他带父亲回家,好好享受余下不多的时间。然而这位家属不甘心,带着老父亲四处求医,在湖南湘潭认识了一位当地的“名医”,看了父亲的病情后拍着胸口说按照他们家的祖传秘方,坚持吃一年中药,老人的命就保住了。
这位孝顺的儿子听了“名医”的话就像捡到了救命稻草,从“名医”那里拿了一大堆中药。父亲吃药后的头一个月,感觉咳嗽和胸痛等症状好像缓解了,胃口也好了,于是儿子对“名医”更是深信不疑,又从他那里开了几个月的药回家。然而没过多久,老人的肺癌出现了脑转移和严重的胸积水,在家吃着“名医”的中药没有再到正规医院治疗,撑了两个星期就离开了人世。
父亲离世后,儿子看着家中还剩下的三大袋中药觉得特别可惜,他在电话里对记者说:“这些药都很贵,我们花了好几万块钱,扔了怪可惜的,你帮忙看看有没有人需要,我打个五折转让给他吧。”
分析:以药养医、举证倒置是主因
所谓过度医疗,是指医生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情实际需求,实施不恰当、不规范、不道德的医疗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等。近年来,我国过度医疗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加重了百姓负担,而且影响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
过度医疗的根源在哪里?目前大多数人的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经济原因是主要的原因,如:医疗过于市场化发展、以药养医、医务人员的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药品回扣、开单提成;
2.医学本身的复杂性与医生的诊疗水平的原因;
3.法律法规制度的原因,如:医疗事故鉴定法规定了医生在鉴定过程的举症倒置制度,可能导致医生对病人的过度检查;据介绍,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00名全科医生中,有98%的人承认自己在医疗过程中有增加各种化验检查、院内院外会诊,多为病人开具药物等自卫性或者称之为“防御性”的项目。而医生自卫性医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避免吃官司”。
过度医疗:
花钱多了 生存率低了
事实上,这位孝子的案例并非孤立事件,人死了,药还堆积如山,医生明知患者是癌症晚期,根本没有治疗价值,仍在拼命开药,这些过度医疗的行为在肿瘤治疗领域非常常见。
过度医疗不仅加剧了看病贵,而且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隐患。抗生素滥用,是过度医疗的突出表现。据卫生部统计,我国68.9%的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37.0%的病人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平均100个患者1天消耗80.1人份的抗菌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平均值的一倍多。
不仅如此,过度医疗使患者治病花钱多了,但治疗效果却未必如人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20年前,胃癌诊断通过纤维胃镜、常规活检病理诊断等只需440元,而现在基础诊断需要2830元,如果使用核磁共振等诊断技术,所需的花费则上升至8000元—10000元。胃癌化疗从20年前的每人次平均100元,已提高到现在的15050元。然而,费用的上升并没有带来胃癌5年生存率的提高。研究显示,1975~1980年,三期至四期胃癌病人5年生存率是43.2%,1991年~2000年却是41.1%。
除了过度治疗,滥检查是过度医疗的又一特征。北大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说,现在不少医生问诊三句半,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事实上,这些检查的成本高、创伤大,还可能增加致癌的风险。
最近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布的国内CT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CT销售增长率高达31.5%%。根据卫生部《医院评价管理指南》要求,三级综合医院CT检查阳性率应达到70%以上,但很多医院都未达到。
专访骨科泰斗李佛保
专家教你
如何省钱看好病
日前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席骨科专家李佛保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过度医疗,医患都有责任。而作为病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同时又避免陷入过度医疗呢?
记者:现在全社会都在讨论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的问题,不少人认为主要责任都在医生身上,您作为一名从医几十年的老专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李佛保:如今医学科技发展很快,新设备、新技术、新的药物日新月异。使人们对医疗要求过高,企盼新的科技能迅速解除病痛、药到病除。世界都卷入浮躁、激进、竞争的潮流之中。其实造成医疗过度检查和治疗,医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病人也有责任。
记者:病人也有责任?这话怎么理解呢?
李佛保:第一,如今很多病人对疾病的诊治操之过急。例如最常见的伤风感冒,不用药大部分3~5天即可好,实在痛苦给药对症处理。但病人性急,要求尽快治好,尤其是一些孩子发烧,家长看见两天不退烧就急了,拼命追问医生,医生也有压力,只好给你吊针补液,甚至用激素,病确能加快痊愈,可药物副作用、高昂的费用也必然随之而来。
第二,病人要求过高。例如许多骨折病例不必开刀内固定,但病人要求100%复位,两三天可以活动,这样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满足。但其实非手术疗法安全、愈合快,恢复活动更早。手术虽能完全复位,但容易引起感染,影响功能。又如要求用高级进口仪器,实际上国产的也不错。
第三,一些病人迷信高级的设备检查,稍有不适就照片检查,甚至做MRI、CT、PET-CT,不管医生怎么解释都坚持要做。实际上很多病从一般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就可以诊断了,治疗一段时间以后还是没有效果,再做照片检查也不迟,盲目做CT或者MRI,不但浪费还伤身体。
记者:现在流行微创手术,临床上有些专科甚至说九成以上的手术都可以微创。据说微创手术创伤少,病人住院时间短,这种手术方式的推广是不是能减少过度医疗的发生呢?
李佛保:不要迷信新技术。比如微创手术,当前恐怕没有一个技术能比微创手术深入人心,病人到医院开口闭口要做微创手术。其实微创手术只适合病变范围小、解剖清楚的病变,如病灶很大,开放手术也困难的,不应做微创,否则创伤更大,合并症更多,费用更高,也不彻底。
要特别强调的是,微创技术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因为镜下操作会有失真的感觉,正如著名的微创专家所说,镜下操作就好像对着镜子拔白发,好像拔中了,结果拔出来的还是黑发。如果一个人平地走路都东倒西歪,也想学杂技演员走钢丝翻跟头,不出事才怪!
微创在射线下操作,病人的放射损伤也要考虑。有的病变就在皮下,开个小口也能做好,如手部的病变也用关节镜做,合并症更多。也有的要靓不要命,从远离病变部位做手术,增加了创伤和痛苦,也可能引发更多的合并症。
记者:很多人在自己的亲人得了重病,例如肿瘤、植物人之后,常常要求医生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救治,而自己即使家里再穷,砸锅卖铁也要治。对于这种现象,您是怎么看的呢?
李佛保:对于已经没有治疗价值的病例进行治疗,这其实也是过度医疗的一种,同时也是中国人缺乏正确的生死观的表现。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皇帝草民一视同仁。在西方宗教里,死亡是解脱,是上天堂,但很多中国人却不能正确对待死亡,比如不敢和不能接受突然的死亡,好像突然外伤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或是突然过敏死亡,或者因为潜在的病变发作死亡(心脏病、脑血管破裂),更不愿意接受多器官不可逆转的衰竭和晚期全身转移的癌症的死亡,或者抢救以后无法逆转的植物人(正常人意外成植物人例外)。
不惜代价抢救或手术增加病人的痛苦和家人的负担,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该放弃的就应该放弃,因为如果人人都是万万岁,地球就不能转了。
更多新闻
- 新疆阿图什市发生5.2级地震 目前暂无人员伤亡
- 中国七成患者遭"过度医疗" 以药养医为主因
- 湖南旅游大客在广西翻车44被困 尚无人死亡
- 8月中旬至9月仍将有3至4个热带气旋影响沿海
- 江西鄱阳中洲圩40米长滑坡 险情已基本控制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