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学家长不适应 中秋寄语引发家长共鸣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2-09-17 07:52:00
费三元
“军训时,凡有照片和录像,我们一定睁大眼睛在里面寻觅,一个侧面、一个背影,哪怕只是有点神似,也会令我们激动不已,如果真切地看到了那再熟悉不过的面孔,那天便是我们的节日!”这样的一段话,来自2012级南京大学学生家长给孩子的中秋寄语。中秋节前,这一寄语在众多家长群中流转,引发共鸣。记者15日采访获悉,自从各大高校开学后,随着孩子们的远离,一批“怨爹怨妈”出现,他们为接不到孩子的电话,为自己给孩子打电话时间长点儿、孩子就会烦而感到苦恼。
送儿送出一肚子失落
在岛城一家证券公司工作的杨先生,儿子今年高考,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8月底,杨先生兴高采烈地进京送儿子,结果在北京没待两天,就打道回青了。在北京待不住的原因是,儿子上了大学 ,根本不需要自己这个爸爸了,陪自己吃顿饭,都得专门抽时间。
杨先生说,北交大的所有新生报名,禁止家长参与,都是孩子们自己完成,并且报到之后,学生宿舍就禁止家长进入,学生自己刷卡开门。“我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待在宾馆。”送儿子上大学 ,让杨先生感受到了深深的失落,孩子不是找学长打球吃饭,就是和同学们一起玩儿,根本没有时间和他这个当爸的待在一起,好不容易抽出时间跟自己吃个午饭,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觉得自己成了局外人,杨先生很快就回了青岛,并且现身说法,告诉那些还没送孩子上大学的家长,孩子能不送就不送吧,学校里都安排得很好,家长去了很多余,还平添很多失落。
没电话没短信家长抱怨
“孩子去四川上学之后,没电话,也没短信,你给他打个电话,稍微打时间长点儿,他还不耐烦。”齐女士自从送儿子上大学返回青岛后,就经常有点儿神不守舍,一到晚上,就恍恍惚惚觉得家里的电话响,以为是孩子打来的电话,但是跑过去一看,没电话。自从儿子上大学后,齐女士还经常拿出手机来看,想看看有没有儿子发的短信,但是一次次也是失望。
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齐女士老觉得不放心,儿子不主动给自己打电话,她就给儿子打,开始的时候每天晚上打一个,刚开始儿子还能听完,后来就有些不耐烦,说有事什么的,现在,齐女士也不经常给孩子打电话了,偶尔发发短信,儿子的回答也都是简单的几个字儿,比如“挺好”、“没什么事儿”之类。齐女士觉得自己心里空落落的,她甚至后悔让孩子去那么远的学校,如果在青岛,至少能经常去看看,或者让儿子也能回个家。
中秋寄语引起共鸣
孩子离开父母上大学,像杨先生、齐女士一样感到失落的家长并不在少数。15日,本报“莲线高考”群中,曾经的58中学生家长、现在的南京大学新生家长清荷,在群内转发了一封中秋寄语,这封中秋寄语是以学校2012级南京大学学生家长的名义发的,在南京大学家长群中引起极大反响。
“你知道吗?你的电话或是短信是我们日夜期盼的。收到了,获得整整一天的满足,通过你的只字片语揣测着你生活学习的场景和心情;没收到,继续用你之前的话语和别人的信息拼凑出今天你的样貌;如果多天没有你的音讯,我们则会变得失落而又充满希望 。”寄语中,新生家长们的心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学新生家长都是这种感受”、“的确是肺腑之言”、“只有亲身感受才能写出这么细腻的信件”、“看了心酸酸的”……分享寄语后,家长们颇有感慨。
不过,在高考群中,也有大学高年级的学生家长宽慰这些新生家长们 ,说这个阶段也就半年就过去了,没有照顾孩子的负担 ,家长可以开始自己的第二个青春,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样,和孩子之间心灵的距离相反会近一些,孩子们不喜欢唠叨的家长,但喜欢有魅力的家长。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