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人民路295号棚户区拆迁 筒子楼"二代"办聚会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6-05-06 09:11:00

关键词: 筒子楼 二代 拆迁 1983年 棚户区改造

     

  位于市北区人民路与瑞昌路路口的人民路295号筒子楼大院近日启动拆迁,在一起住了50多年的老邻居忙着签约、交房、搬家……昨日,大院来了六七名50多岁的中年人,他们在大院里像走亲戚一样串门拉呱,还有人带着相机对着即将拆迁的老筒子楼拍照。原来,这些中年人都是在这片筒子楼里长大的“小伙伴”,他们的父母都是这个大院的第一批住户,他们戏称自己是筒子楼“二代”。听说筒子楼大院要改造拆迁了,大家从四面八方回来“探亲”,追忆当年在大院中疯跑、到邻居家要糖吃的美好大院往事。

  大院来了“小伙伴”

  “我们基本都是这个筒子楼大院的同龄人,好多人都是在筒子楼里出生,今天回来看看这个见证我们成长的大院。”下午2时许,50岁的司君钢和五六名同龄人来到人民路295号筒子楼大院,他们都是在这个大院长大的,大院的每个角落都有他们成长的片段。“大姨,房子签约了没?等搬家时喊我一声,我们哥几个过来帮忙。”站在5号楼下,司君钢抬头看到站在二楼的一名老太太赶紧打招呼、询长问短拉家常。和司君钢一同回大院的还有曲成松、邢继金、谭峰等几个“小伙伴”。用司君钢的话说,他们这些在筒子楼大院长大的孩子,都是曾经一起上墙爬屋的“铁哥们”。虽然大家结婚成家后,搬出大院分散在别处居住,但这个大院仍然是他们共同的家。

  筒子楼“二代”办聚会

  春节过后,人民路295号筒子楼大院传出棚户区改造的消息,在大院长大的曲成松就在家坐不住了,他不是操心自家在大院筒子楼的一间小房如何签约,而是思量着大院邻居家从小一起玩大的小伙伴们。“大家的父辈好多还住在大院,因此我们每到过年过节回家看老人时还能见着这些小伙伴,如果大院拆迁了,再凑在一起就难了。”曲成松说,这个筒子楼大院最初是国棉三厂的宿舍楼,当时主要为刚结婚的双职工解决住房,还有一些居民是在国棉三厂一宿舍刚生了小孩,原来的房子住不开,搬过来的。因此,大院里的孩子年龄都差不多,基本都和1964年建成的大院相差不过四五岁。他们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基本都在一起,不是同届就是学兄学弟。为了能让大家在老楼院拆迁以后还能保持联系,曲成松决定组织一次筒子楼“二代”聚会。

  邻居聚会都喝高了

  “一个人可能找不到所有的人,但大家一起相互联系,就很容易把大家聚拢在一起。”曲成松说,4月30日,筒子楼大院启动房屋征收的第一天,接到通知的30多名筒子楼“二代”凑在一起,搞了一次大聚会。“那天都喝高了,要了3大桶啤酒,最后喝得一滴不剩。”曲成松笑着告诉记者,他们这些已经年过半百的中年人,相互对视时,仍然觉着对方还是在大院里调皮捣蛋的半大小子,相互之间的称呼仍然是当年的绰号和小名。无论现在的职务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下岗内退职工……见面之后仍旧是搂过来、抱着膀子猛拍。聚会时,大家在一起拍了一张全家福,洗出的照片每人一张,照片上方烫金印着“三厂六舍邻居聚会”几个字。每个人都在通讯录上留下自己所有的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固定电话、QQ、微信、家庭住址……“得记录详细了,筒子楼大院没有了,不能让一个小伙伴掉队。”曲成松说,聚会分手时,这个通讯录他们人手一份。

  老照片上都是小伙伴

  聚会之后意犹未尽,曲成松和司君钢约了几个“铁哥们”,约定再回大院“探亲”,司君钢还特意带了一张当初自己在大院举办婚礼的照片。司君钢告诉记者,他是1966年在这个筒子楼出生,比筒子楼小两岁。在他记忆中,筒子楼的邻居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去院里的邻居家串门,根本不用敲门,那时院里的邻居也不锁门,推门进去就行,遇上吃饭,拿双筷子坐下就吃。”司君钢说,每家的大人都把院里的孩子当自己家孩子一样,说也说得,打也打得。孩子们也非常团结,看到谁家买煤买粮,立刻就围过来帮忙。司君钢1989年结婚,伴郎、伴娘、放鞭炮、撒花……所有帮忙的都是大院里的小伙伴。“你看,就是这条小路,基本没变样。”司君钢对着自己结婚时的老照片说,除了地面铺了水泥显得更平整一些,两边的石头台阶,远处的梧桐树,基本没有啥变化。

  一家结婚全院办喜事

  说起大院人的婚礼,司君钢有说不完的故事。“那时候没有去酒店结婚这么一说,都是邻居之间相互借房子、锅碗瓢盆,在家里举办婚礼。”司君钢告诉记者,他结婚时,邻居小伙伴帮忙在院子中间用钢管和绿色帆布搭起一个帐篷,帐篷里用黄泥和红砖垒起一个锅台作为临时厨房。擅长做饭的邻居当大厨,小伙伴们当送菜小二。从邻居家借来的锅碗瓢盆凑在一起,甚至挨门邻居把整个家都借出来,供摆放婚宴餐桌。“不是我一个人这样结婚,我们大院的小伙伴们都是这样办婚礼。”司君钢说,大院里只要有一家邻居孩子结婚,就像整个大院的邻居娶亲,大家伙争先恐后搭把手帮忙。“现在想起来,心里仍然暖和和的。”司君钢说到这里不由地回头望了一眼墙面斑驳的老筒子楼。

  邻居换房子就是一句话

  “别说结婚借房子,就是两家换房子搬家,也是一句话的事。”爱好摄影的司君钢1983年当了个体户,在栈桥成为第一批街头照相摊主。1991年,有了点小积蓄的司君钢想开一个照相馆,租门头房太贵,他就想到在筒子楼大院的临街开店。可他家住在大院最里面的二楼上,开照相馆肯定不合适。他就把自己的心事说给大院邻居曲成松听。“我把临街的房子换给你。”曲成松听了当即决定把家里老人留给自己靠人民路一端的房子换给司君钢。“换个房子当时就这么简单。”司君钢说,两家第二天就办了手续,第三天就换房。

  邻居捐款帮渡难关

  “我们小时候一起在大院斗拐、滚铁环、弹玻璃弹,上学不走正路,从大院东墙翻越……”说起邻居发小的欢乐时光,51岁的谭峰更多的是对大家的感激。谭峰告诉记者,2007年时,他母亲查处得了胃癌,需要入院手术。屋漏偏逢连阴雨,这一年他也得病住进青纺医院,家里的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筒子楼大院的邻居们听说这个消息,自发给谭峰家捐款,帮他们渡过难关。“我那段时间到医院看病,都是司君钢开车,每次车接车送。”谭峰说,大院里的孩子,他们家应该算是生活最不富裕的。小时候他和哥哥过年没有鞭炮放,住在对面楼邢继金的父亲每年都会送过来两挂小爆竹,让谭峰小哥俩能开心过年。“舍不得这个大院,这里面有太多的温暖和情谊。”说到这里,谭峰的眼圈有些红了。

初审编辑:于潇潇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