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释放政策谨慎宽松信号 单日逆回购量创新高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2012-09-26 08:16:00
费三元
“2900亿元的规模”———周二的公开市场操作量,创了有史以来央行单日逆回购规模最高纪录。
对此,市场解读为央行释放出更为清晰的政策信号,即政策基调谨慎宽松。未来,更多偏向以逆回购操作方式灵活释放流动性,不希望用降低存准率这种信号意义强、回旋余地小的工具来调控。
这一政策态度的明晰化也与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的再一轮宽松息息相关。9月13日,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在新一轮政策宽松的背景下,政策外溢已经成为新兴市场的一大担忧,无节制的宽松恐加大全球的通胀压力。而且,新一轮宽松恐加大全球套利资本的流动,一些南美国家已经采取政策防范。
“近期欧美新的救助和刺激措施的影响需密切关注。”在最新一期的例会公告中,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如此表述。央行25日发布新闻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2年第三季度例会。
正是基于这种谨慎态度,央行的宽松更加倾向灵活的逆回购工具。在逆回购已常态化的基础上,近期,央行拉长了操作期限,并明显加大了逆回购的力度。分析师表示,这意味央行希望用信号意义较弱的方式宽松,也使得市场的降准预期进一步推后。同时,央行宽松的方向也是结构性的,希望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相对稳定、宽松,这也有利于鼓励直接融资,而非一次性调低商业银行存准率以鼓励放贷。
央行25日公告,当日进行了两期逆回购操作,分别为1000亿元14天期和1900亿元28天期品种,两期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前期的3.45%和3.60%。据WIN D统计,25日有520亿元逆回购到期,与新开展的逆回购对冲之后,当日央行实际净投放资金2380亿元。本周,公开市场分别有20亿元央票和1070亿元逆回购到期,经周二的2900亿元逆回购操作之后,公开市场已经提前锁定1850亿元净投放。
宏源证券债券自营研究主管何一峰表示,本期逆回购放量的原因是机构需求较旺盛,这点从二级市场利率可以看出来,隔夜加权回购利率已到4.8%,中标利率并未随行就市,而是维持之前的水平,表明央行不希望资金利率过高,引导二级市场利率下行的意味更浓。
同日,财政部、央行就400亿元6个月期国库现金定存进行了利率招标,最终中标利率落在4.32%,较上期中标利率大降81B P,创下今年以来同期限品种招标的最低利率水平。
但是,银行间市场短期资金利率25日继续持续上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数据显示,25日,除9个月期Shibor利率微跌0.13个基点外,其余各期Shibor利率均上涨。其中隔夜Shibor利率涨11.08个基点,至4 .5%,7天S hibor利率涨24 .33个基点至4 .7408%,14天Shibor涨12.22个基点至4.8208%,1个月期Shibor利率涨17.21个基点至4 .8375%。中长期Shibor波动较小,其中3个月期利率微涨0 .39个基点至3.6874%,6个月期利率微涨0.1个基点至4.0917%,9个月期利率微跌0.13个基点至4.2583%。
不过,受益于央行大规模输血,银行间市场资金面25日好转。25日早盘,短期回购利率全线跳空高开,但在央行逆回购操作之后,机构融出资金明显增多,资金利率升势遇阻,下午更是一度跳水。受高位开盘影响,25日隔夜、7天、14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较上一交易日上涨8BP、19BP、10BP,收报4.47%、4.70%、4.82%。
“逆回购中标利率持平于上周,并没有理会市场利率的走高,表明鼓励市场增加逆回购参与量,解决金融机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也意味着不会降低存准率来释放长期流动性。”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市场人士也表示,28天逆回购交易规模再创新高,说明央行有意拉长到期资金结构,以稳定机构对于未来的资金面预期,同时也进一步打消了市场对于短期内降准、降息的期待。
央行之所以放弃用存准率方式来调控,与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变化有很大关系。“海外,欧、美、日等主要央行在最近半月均进一步放松,这对国内货币政策在短期形成较强制约。新兴市场国家过于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当为经济过热和通胀攀升负主要责任。但自危机以来,Q E常伴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过热和通胀攀升,也伴随海外资本流入,主流舆论的理解是海外央行量化宽松的政策应当为通胀负主要责任。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博时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美推出Q E 3的背景和Q E 1、Q E2明显不同,中国经济自身面临下滑风险,同时通胀担忧并未完全消除,政策相对谨慎,以调结构作为主导向的政策对经济和股市的刺激力度都会有所限制。”杨德龙说。
Q E3出台以后,国际市场先后完成了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国股市价格上涨等动作。但目前,Q E3对国内的冲击还未显现,资金也未大规模涌入国内。不过,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指出,Q E3通过多种渠道(正面、负面)双向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目前,研究界关于Q E 3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综合影响难以达成统一意见“与主流的研究结论不同,我们认为Q E3对货币供给面的负面冲击大于对外需的正面冲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