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11个沿海省计划建无人机基地 增强海域管控能力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2012-09-02 08:58: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记者近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我国管辖海域的无人机遥感监测试点工作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开始成果验收。下一步,国家海洋局计划在全国11个沿海省(区、市)各建设一个无人机基地,每个基地至少配备一架无人机,负责监测省内管辖的海域,届时我国沿海各地海域将实施无人机遥感监测。
  海域监控无人机将主要面向国内生产商购置设备和软件服务。
  无人机遥感监测机动性强、便捷、成本低
  根据权威部门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沿海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沿海地区用海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随着围填海的兴起以及港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海岸带自然岸线逐年减少,部分海湾和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重要生态系统退化,许多重点海域和重点项目亟需进行多频次、高精度监视监测。
  目前,我国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的主要手段是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现场监视监测和远程视频监控。据介绍,这几种监测手段在应用中存在一些相对不足,如卫星遥感监测受制于天气和拍摄周期等因素,在一些区域长年无法获取一次质量较高的影像;航空遥感监测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延时性;地面监视监测存在野外工作量大、人力成本高等问题;远程视频监控则存在拍摄范围较小、视频精度不高等问题。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新型遥感监测平台,无人机遥感结合卫星遥感、有人机航空遥感以及海巡船等常规监测手段,有望形成真正的“天空地”立体海域监管模式,将有效提高我国海域使用监测与评价技术水平。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司长于青松表示,无人机飞行操作智能化程度高,可按预定航线自主飞行、摄像,实时提供遥感监测数据和低空视频监控,具有机动性强、便捷、成本低等特点,其所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海域动态监管、海洋环境监测、资源保护等工作中用途广泛。
  于青松认为,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技术与现有海域监视监测技术手段有机结合,将增强我国海域综合管控能力。
  无人机航拍试点已基本完成四大任务
  2011年年底,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尝试开展了无人机航拍工作,对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锦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3个重点区域980平方公里的用海进行了0.5米精度的无人机航拍。今年1月8日,江苏省启用了海域三维立体监管平台,无人机进行了首航。在江苏省试点中,也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测绘获取了连云港海岸线约360 平方公里的航测遥感数据。
  于青松表示,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试点,试点单位基本完成了国家海洋局最初设定的4大主要任务:
  第一,购置无人机以及搭载的遥感监视监测数据采集、接收和处理等软硬件设备;第二,探索无人机操作、影像快速获取、数据快速处理、信息加工集成、变化信息自动提取等技术方法和技术指标,研究建立海域无人机监视监测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第三,建立一支业务熟练的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技术团队;第四,探索对重点海域和重大项目的监测内容、监测频率、监测精度,研究无人机监视监测成果在海域管理与执法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形成海域管理、海监执法与动态监测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机制。
  【链 接】
  据专家介绍,无人机航拍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无人机飞行系统、航拍影像后期处理软件和影像拼接处理用的图形工作站。总体上购置完整的一套无人机系统需60万—85万元。

曹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