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法硕考研冲刺讲堂:这些考点,你可曾留意?
来源:人民网 2015-12-24 15:46:00
编者按:2016年考研本周就要闪亮登场,现在是研友们迅速提分的关键阶段,谁掌握了这一特定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谁就增加了胜算。为此,人民网教育频道将邀请多位考研辅导名师为广大“考研党”冲刺复习支招。
解读人:万学海文专业课教研员 胡晓杰
同学们周末就要奔赴你们准备已久的战场,在这最后几天同学们要有的放矢,有重点的复习,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拿更多的分。我为大家整理了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两部分的主观题的预测考点和答题模板。
一、专业基础
简答题答案模版及预测考点
(1)完整阐述概念。如民事法律行为是……;
(2)连接词。如民事法律行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分点列出特点。如①②③④
民法考点:
简述动产浮动抵押的含义及特点;简述自愿原则的含义和表现;简述人身权的概念及特征;简述表见代理的概念及构成;简述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区别;简述最高额抵押的概念及特征;简述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区别。
刑法考点:
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单位犯罪主体;犯罪既遂的形态;特别累犯的概念及其构成条件;假释的条件;特别防卫。
辨析题答案模版及预测考点
(1)该说法错误/不完全正确/正确。(判断正误。通常是不完全正确/错误。)
(2)该说法反映了……问题/原则/制度。……是指……。 (指出反映的问题并阐述概念。
(3)……,从这个角度上看,该说法是正确的。(分析正确的一面)
……,从这个角度上看,该说法是错误的。(分析错误的一面或特例)
(4)可见,该说法没有考虑到……,因此是不完全正确的。 (总结)
民法考点
自愿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代理权的行使规则;表见代理;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善意取得;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继承权的丧失;继承权的放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刑法考点
广义的危害结果和狭义的危害结果;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因果关系对承担刑事责任的意义;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概念、表现形式及评价;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行为偏差、因果关系错误;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犯罪既遂的形态;主犯和首要分子特别防卫;缓刑的法律后果。
法条分析答案模版及预测考点
(1)该条是关于..........的规定(指出条款所反映的原则或制度)
(2).........是指……。(阐述概念,如果有法律特征要补上)
(3)法律规定..........的意义在于……(这一步非必须,有的话写上)
(4)...........的构成条件有……(列出构成要件或使用情况等)
(5).....................表现在①②③
或............的法律后果表现在……(指出效率表现或法律后果)
民法考点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无权代理的效力;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的构成条件;物权法107条;法定抵消;提存;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的概念、特征;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及负责事由;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刑法考点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四分法规定;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特别防卫;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死刑适用及其限制性规定;一般累犯的概念及其构成条件;缓刑的适用条件;缓刑的法律后果;假释的条件;假释的法律后果。
案例分析题答案模版及预测考点
每一问题三段论是的答案模式:即是什么,为什么(法律依据),材料怎么样
民法考点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无权代理的效力;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的构成条件;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止;物权的变动;拾得遗失物和善意取得;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合同的效力;继承权的丧失;继承权的放弃;遗嘱的撤销与变更;各类侵权责任。
刑法考点
自首的认定;共同犯罪自首的认定;数罪自首的认定;立功; 交通肇事罪;合同诈骗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8种加重情节;抢劫罪;转化型抢劫罪;抢劫罪的加重情形;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抢劫罪和绑架罪的区别;盗窃罪;诈骗罪;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贪污罪和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的界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受贿罪;斡旋受贿;行贿罪;徇私枉法罪
二、专业综合
简答题预测考点
法理考点: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法的价值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法律价值体系的定义与特征;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的关系;法治的基本原则;法治国家的标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目标与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依法治国根本任务;法与政策;法律意识的作用;法与道德。
宪法考点:宪法的形式特征;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国家主席的职权;国务院的领导体制;国务院的职权;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宪法规范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
法制史考点:《法经》的内容、特点;《开皇律》的主要成就;清朝的秋审制度;《大清新刑律》;清末商事立法的主要特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特点意义;北洋政府时期立法活动的特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主要内容;《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地位。
材料题预测考点
法理考点: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法的规范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法的价值冲突与解决;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部门的特征;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法律规则;执法、司法;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立法解释的主要任务;法律责任的定义;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法律责任的构成;归责的原则;免责的条件;法治与法制;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的关系;法治的基本原则;法与政策;法律意识的作用;法与道德。
宪法考点:
1.法治原则;法律保留; 司法独立。
2.权力制衡原则:(1)从公民监督的角度;(2)从国家机关内部的监督角度。
3.宪法监督制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的程序。
4.关于人大制度:人大代表的权利行使;人大代表的权利保障;人大制度的完善。
5.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居委会;村委会。
6.公民基本权利
针对问题:某国家机关侵犯了公民的宪法性权利
参考答案:法条33-51
7.国家机构组织与活动原则
针对问题: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参考答案:民主集中制原则、法治原则、责任制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效率原则、联系群众原则(法院除外)、党的领导原则。
国家机关职权问题(全部国家机关的职权);国家机关工作程序问题(主要针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机关领导体制问题(主要针对国务院、中央军委、法院和检察院);国家机关工作制度和原则问题(主要针对法院和检察院);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合作问题(主要针对公检法)。
法制史考点:
1.《吕刑》
2.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意义。
3.《法经》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
4.秦朝主要的法律形式中的法律问答;秦朝定罪量刑的只要原则(区分故意与过失;共同犯罪加重处罚;自首减轻处罚)。
5.唐朝立法指导思想;唐朝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及其相互关系;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唐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唐朝定罪量刑的类推原则;唐朝定罪量刑的老幼废疾减刑;唐朝定罪量刑的累犯加重、贵族官员犯罪减免刑罚、同居相隐不为罪、良贱相犯依身份论处、化外人有犯、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原则;保辜制度;唐朝的契约;唐朝的婚姻家庭与继承;唐朝的官吏管理:科举制度、考课、致仕;唐朝法官责任制度。
论述题预测考点
1.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的关系;法治的基本原则;法治国家的标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目标与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依法治国根本任务。
2.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
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林露、杨丽萍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