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12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 失传绝活重现(图)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杨海涛 马晓婷   2015-06-15 07:38:00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胶州秧歌 崂山道教音乐 胶州茂腔 失传

  昨天是第十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围绕“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主题,我市文化部门在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天后宫、海云庵等场所举办了非遗展示活动。在近日公布的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中,我市41项传统文化工艺入选,其中一些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失传30年之久的九狮图、庄户棋等。在昨天的展示活动中,各非遗场馆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参观市民直呼“开眼”。

  现场1

  失传30年九狮舞亮相

  昨天上午9时,记者赶到即墨市鹤山路与204国道交界处的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院内正锣鼓齐奏,9只大小狮子正围绕一颗绣球上蹿下扑。和普通的双人披套舞狮不同,该舞狮团的舞者为单体,每人手持一根木棍,顶着一个狮子造型的披挂,围绕一颗绣球展开各种动作,时而惊心动魄,时而轻柔和缓。其舞动方式就似传统的舞龙术,绣球则似一颗龙珠。

  “其实并不是什么创新,而是咱们青岛传统的舞狮方式,上了年纪的青岛人估计都见过,这叫九狮图,又称九狮舞。”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行政主任王德胜说,九狮图是山东省的汉族民俗舞蹈,由老青岛的民间艺人于1924年创作编排的,第二年的元宵节期间首次于原即墨县演出,深受百姓欢迎。此后,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节目保留至今。

  据介绍,九狮图的表演阵容由12人和9只狮子道具组成,其中4人手执2只母狮,7人各执1只子狮,另1人手执绣球,引诱狮子起舞。群狮舞动时,配以欢快激越的锣鼓声,7只子狮环绕2只母狮合着节拍,欢腾跳跃,时而翻滚扑球嬉戏,时而摇头摆尾扭动腰身,一举一动都把狮子雄健威武的凶猛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记者了解到,九狮图虽然是我市传统的民间艺术,但随着表演形式的演变和社会需求的图新,这种表演方式已经失传30年。此次,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特地邀请了舞狮团队,通过示范教授的方式,让这一失传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出现在市民眼前。

  现场2

  国内最大最小榼子出镜

  昨天,在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有20多名国家级、省级、青岛市级、即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演,项目涵盖即墨柳腔、即墨镶边、烙画葫芦、大欧鸟笼等,共有300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展示。

  在三楼工艺品制作展示区,记者看到了两个特别的榼子,和此前记者所见过的榼子不同,这两个榼子个头可谓天壤之别,一个硕大无比,需要肩扛,一个袖珍小巧,可握于掌内。

  “青岛即墨榼子,产自即墨,迄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制作象形馒头的工具。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负责人之一卜晓宇说,榼子制作技艺早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青岛非遗博览园拥有手工制作榼子100多个品种。记者见到的这个最大的榼子名为《年年有余》,在一根带着树皮的梨树原木上,雕刻出一条栩栩如生的大鲤鱼。该榼子由园区非遗传承人王丕文设计制作,他用数十年年龄的梨木,耗时一个月制作完成,长1.7米,宽0.6米,厚度0.06米,重30公斤,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手工榼子产品。记者见到的这个大小只有食指一般的榼子,是目前国内最小的榼子,长三厘米,有十多个品种,是制作精美民间工艺品,有收藏价值。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