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木船盐井还原红岛往事 渔盐耕读文化基因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5-06-14 08:58:00

关键词: 红岛;往事;渔盐业;文化基因

  

  

  

  清晨蒙蒙雾气还没有散去,天色阴沉,在望不到边的红岛东风盐场中和巨大的盐垛下,散落着几个孤零零的身影。盐场日渐衰落,这些老盐工也许会成为最后的坚守者;在距离盐场不远的一个沿海岬角,也有一批坚守者,他们是正打造木质渔船的六七个造船匠,他们的作坊是红岛仅存的一个传统木船制造地了。“渔盐耕读”四个金字刻在韩家民俗村内的一块牌匾上,这几个字很好地描述了红岛人所传承的古老文化基因。然而,因为社会的剧烈演变和传承人群的流失,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已经岌岌可危。为了探寻红岛往事,记者近日来到红岛,与传统木船匠人一起聊古法造船的技艺,倾听老人讲述这里的渔盐传说。

  最后一个木船作坊

  驱车沿着空旷曲折的海边公路,经过几座村庄,然后顺着狭窄的土路进入突入海中的狭长岬角,一个制造传统木质渔船的作坊就映入眼帘。同行的韩家民俗村负责人刘群英告诉记者,这个作坊虽然狭小简陋,却是红岛最后一个制造传统木船的基地了。作坊一侧是几间八面漏风的砖瓦房,里面摆放了许多造船工具和板材;另一侧是两艘正在建造中的木船,其中一艘已经完成了多半,另一艘才刚刚做好了龙骨,五六名中年造船匠正围着木船敲敲打打。

  “我们现在有7个工人,基本都是50多岁的邵哥庄村民。”这家作坊的主人刘方林对记者说。刘方林已经六旬,他也不知道这个简陋的作坊存在多少年了,或许在几百年前村庄建立后不久就有了,他只知道祖辈都是建造木船的能手。这些造船匠并不在意自己所掌握的木船建造技艺有多么珍贵,也不清楚这些技艺和故事已经被《红岛志》等书籍记载。对于他们来说,造船只是他们养家糊口的一种方式。

  记者了解到,红岛木船制造技艺起源于清朝咸丰三年即1853年,当时阴岛(即红岛)社大洋村(现东大洋村)渔民于海先耗时两年制作了第一艘简易木船,之后被不断改善并最终成为红岛渔民捕鱼作业的重要工具。

  一艘船要造两个月

  从选料加工到渔船成型,建造一艘木船的过程十分复杂。虽然有人总结说建造木船需要100多道工序,但是刘方林却表示并不知道这些名目。“这全靠经验,如果懂,直接造就行了,哪里用得着记住那么多工序?”刘方林说。他的回答也正好佐证了造船技艺传承的不易,这项技艺依赖于眼看、手拃,全凭经验掌握。虽然他这样说,但造一艘木船还是有一定顺序的,除去选料,需要先制骨架,然后定盘、艌船、做橹、做舵、做桅杆和帆、做锚,最后刷漆,变为造型美观,坚固耐用的成品。

  7个人建造一艘木船需要多长时间?两个月。眼前的这艘快完成的木船已经建造了一个多月,另外一艘刚刚搭好龙骨,它们都出自这些造船匠之手。不过刘方林说,能否造成木船关键不在人手,而在是否有一个精通每个环节的主心骨。

  加工技艺后继乏人

  一艘造好的木船吨位在20吨左右,它们都配有发动机,是用于海上作业的捕捞船。如今刘方林的木船作坊主要以接单形式经营,这艘木船就是崂山区沙子口一个渔民定下的,一艘木船需要30万元。当谈到作坊的经营状况时,刘方林笑笑说:“还算可以。”但是他的儿子并无意接手他的作坊。“造船这活儿太累了,现在年轻人有点门路的都去干其他的了,谁还愿意做这些活儿。”刘方林无奈地说。

  在作坊里,最年轻的工人是今年36岁的韩同旭,“我干了6年了,但是那些复杂的工序还没有搞明白,学这个必须得积累经验,还要有天分。”韩同旭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木质渔船的制作技艺全靠师徒传承。如今,虽然有关机械渔船的工艺流程已经很完善,但真正的木质渔船加工技艺仍然要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及感觉才能掌握。

  曾经“清水捞白银”

  离开木质渔船制作作坊,记者来到了红岛北部的东风盐场。雾色茫茫的盐田间,几台收盐机和运盐机正在孤独地作业。偌大的盐场只有五六个盐工,十分冷清。在一台轰隆隆作业的收盐机旁,50多岁的张元耀正在注视着结满白色晶体的盐田。上世纪80年代,他与许多村民一起进入了东风盐场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以前盐场的面积很大,人多,效益还好,但是现在不行了。”张元耀忧心地说,如今生产的原盐一吨才卖100多块钱,几乎没有什么盈利。他说现在剩下来的老盐工已经不多,前一段时间又走了一批盐工。

  79岁的韩明平老人向记者介绍,因为海水本身没有成本,煮海取盐几乎是无本万利的买卖,所以做盐生意有“清水捞白银”的说法。

  海边追野猪意外熬出盐

  在韩家民俗村内的一处人工湖旁,有一口上世纪90年代发现老盐井。“当时村民挖虾池时,发现了十几口盐井遗址,文物专家考证后说是古人制盐留下的古盐井。 ”刘群英说。除了历史实物,当地流传了许多关于古人制盐的传说。韩家民俗村艺术团的韩明万老人给记者讲述了他打小时候就听过的传说。

  相传炎帝时期,在胶州湾北部莲花岛也就是今日红岛一带,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夙沙。他勇猛能干,每次外出打猎,都能捕获很多的禽兽鱼鳖。有一天夙沙在海边煮鱼,提着陶罐从海里打回半罐水放在火上煮,此时突然有一头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见了岂能放过,拔腿就追,等他扛着野猪回来时,罐里的海水已经熬干了,底部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他用手指沾了一点放到嘴里尝尝,发现味道又咸又鲜。夙沙用烤熟的野猪肉蘸着它吃起来,觉得味道很鲜美。从此盐就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夙沙氏被后人称为盐宗,并建庙纪念。

  依托资源发展旅游业

  在韩家民俗村内,记者看到公园人工湖旁有20多艘木质渔船,上面写着“阴岛公社捕捞”等字眼。这些船已经报废,还有一些可以使用的木质渔船则用于游客租赁游玩和展览。在村内,记者还看到了青岛市渔盐文化博物馆、渔祖郎君氏庙、盐宗夙沙氏庙、古码头、古船馆等。刘群英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们为了保护和展示本地渔盐文化而建造的。如今,韩家民俗村的木质渔船制造工艺和盐宗夙沙氏煮海成盐的传说都被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能够保护传承好这些传统技艺和民间文化,他们希望能够依托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让更多游客知道红岛本地悠久的渔盐文化。

  一个地方传统的生产方式会给这个地方留下深深的文化烙印,譬如红岛地区的渔盐耕读,如今已被今人想象成理想中古典的生活方式。然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巨变,无疑会动摇传统文化根基。如果听任根植于地方灵魂中的渔盐文化走向消亡,人们终有一日会遗憾不已。只有秉承延续传统、开拓未来的精神,方可重塑地方文化,延续我们的精神遗产。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孙亚楠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