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群:谈青岛制造【之二】供给侧改革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6-12-13 09:00:00
8月28号至9月10号,由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宫喜祥,总编辑赵新兵,新华社国内部重大报道策划中心执行主任李斌,新华视点室主任张旭东组成的“新华社”解码青岛专题组一行18人来青,围绕青岛制造主题开展了集中采访,并专访了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
青岛作为中国制造业强市,始终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努力使之成为促进工业结构调整的“向上阶梯”、培育新动能的“肥沃土壤”。
那如何看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关系,又怎么依靠改革来重塑“青岛制造”呢?
李群:对青岛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然趋势,必须把这个题目做好,而且要努力拿到高分,争取为全国全省多作贡献,体现青岛应有的担当和责任。
针对青岛制造业供给侧的短板,我们主要抓了“三个三”:第一个“三”是“互联网+”“海洋+”“标准化+”。“互联网+”,就是推进青岛工业向着智能制造转变。目前青岛的“两化融合”指数已达到74,比全省平均指数高出17个百分点。海洋经济是青岛的优势,我们提出“海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供给侧路径,这几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都是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总量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23.1%。制造的生命在标准,我们提出把“标准化+”作为城市战略来抓,推动青岛制造业在新一轮竞争中持续提升品质。
第二个“三”是蓝谷、西海岸新区和红岛高新区“一谷两区”。未来经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平台经济,所以我们打造了“一谷两区”三大平台。蓝谷围绕国家战略特别是海洋战略来布局,未来蓝谷将聚集最高端的海洋科技研发资源。西海岸新区是国家级新区,突出海洋经济特色,形成大而强的制造业新平台。红岛高新区在做高做新上下功夫,形成软件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的新聚集。
第三个“三”是“去旧、促新、减负”。去旧,就是“腾笼”,特别是对城区10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我们启动最大规模的搬、关、转,坚决淘汰过剩产能。促新,就是“换鸟”,促进新产业、新动能的形成。减负,就是大刀阔斧地为企业降成本。青岛制造业百元产值成本持续下降,去年降了1元,今年上半年又降了0.9元。我们有信心,把青岛制造的效益提得更高、质量提得更好。
专访李群:供给侧改革要体现青岛的担当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