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市救生协会30位队员接受培训 值守沿海七处水域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徐杰 刘鑫   2016-02-26 09:12:00

关键词: 队员;OK;市教育局;市体育局

     

  每次重大救援面前,都能见到民间志愿者的身影,近日,在即墨温泉镇一培训基地,青岛市救生协会30位队员“闭关”八天,接受国家级的专业潜水救援培训,下月将成立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岛城沿海潜水救援。采访中专业人士表示,志愿者救援光靠热情不够,有爱更需要专业,民间志愿者专业化是未来趋势。据了解,2016青岛十件实事之一就是在全市开展应急体验教育培训,提高突发应对能力。

  值守沿海七处水域

  24日,记者来到即墨市温泉镇一处培训基地,30名救生协会的队员正在接受潜水救援的理论培训。“我们邀请了国家体育总局的潜水教练,给大家进行培训。”青岛市救生协会会长王超告诉记者,此次培训从2月20日至2月28日,为期八天。培训期间,队员们上午接受系统的理论培训,下午进行潜水技能培训。

  “培训结束后,队员们还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合格后将分别获得由国家体育总局、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以及救生协会颁发的证书。”王超介绍,组织这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今年夏天储备水上突发事件的救援力量,“这次培训活动我们得到了山东省体育局、青岛市体育局的支持,也是山东省首期潜水救生培训班。”

  记者了解到,这30名队员通过培训考试后,将成为青岛市救生协会里潜水救援的教导员,通过他们培训更多的志愿者,将潜水救援的技能应用到岛城水上救援行动中。王超介绍,3月份他们将组织这些潜水救援队员成立专业的救援队,值守在灵山湾海水浴场、唐岛湾公园、第一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第六海水浴场、五四广场以及石老人海水浴场等沿海七处水域,参与各种水上救援行动。

  16岁男孩也想出力

  记者了解到,本次接受培训的队员大多是游泳教练,对于水下专业救援,他们也比较陌生。16岁的张园斌在读高二,是本次接受培训的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别看他年纪小,已经接触游泳十个年头。“俺爸喜欢游泳,受他的熏陶,我6岁就开始学游泳,想通过这次培训掌握潜水救援能力,在旅游旺季到来时出一点力。”张园斌说。

  48岁的郝金涛从事水上工程救援工作已经有十几个年头,多年前就取得了空气潜水监督资格证。他称,希望通过培训,在青岛培养更多的具备专业潜水救援资质的队员。

  马军曾是国家健将级游泳运动员,退役后成为一名专业游泳教练,加入青岛市救生协会后,马军曾多次参与救援行动。“重重的潜水装备、水下的能见度和复杂地形环境都是问题,如何在水下沟通以及呼救支援是最关键的技能。”马军告诉记者,水下的世界是无声的,沟通主要靠手势。

  “伸出大拇指不是夸你,而是要上浮到水面;大拇指垂直朝下,也不是骂你,而是要下潜;当手指自然伸直手掌朝下时,意味着你遇到问题了,需要帮助;做出OK的动作,是告诉对方状况良好。”24日下午,在潜水技能训练时,来自国家体育总局湛江潜水运动学校的教练袁东仔细讲解着。

  水下呼吸并不简单

  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记者穿上又紧又厚的潜水服,腰上绑着铅块,背着氧气瓶和呼吸装置下水体验。郝金涛教练一直在介绍注意事项,“水下完全用嘴呼吸,牙齿咬住呼吸器,嘴唇紧紧箍住,不能有空隙,不然会有水进入嘴巴里,影响呼吸。”教练介绍。

  入水后,眼前的朦胧和水的压迫感让人呼吸急促,咬紧呼吸器的嘴巴也有些放松,导致有些水灌入口腔。在教练的指导下,记者赶紧调节呼吸,这才透过弥漫的气泡看清了水下的世界。记者在教练的带领下沿水底潜行,水底的世界安静地只听得见自己呼吸的响动,和气泡的声音。经过几次上浮和下潜,体验结束,记者脱下了重重的装备。

  ■人物

  从志愿者到救生设备老总

  今年43岁的朱祥云是青岛高新区一家企业的老总,他曾经是汶川大地震的一名志愿者,在救援中他亲眼目睹了人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助。事后他了解到,在当年的地震救援中,北斗卫星对人员的定位、搜救和通讯起到关键作用,“先进的技术能发挥重大的作用,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下决心研发先进的救生设备。”朱祥云说,回来后他花费大半年走访调查,经过一番努力,他和研发团队研发了用于海上救生定位的“救生宝”。这种“救生宝”具有北斗定位模块和短报文通信功能,能对落水人员进行定位,大大提高了救生效率。

  “救援者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营救别人。”朱祥云说,在工作中他也接触到不少民间志愿者,缺乏专业装备,在实际救援中很难发挥作用。朱祥云坦言,现在民间志愿者装备明显提高,有些民间志愿者团体还拥有生命探测仪等设备。

  ■说法

  让救援越来越专业

  近年来,在重大事故的现场,都能见到民间志愿者的身影,而民间志愿者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政府救援力量的有效补充。李延照是青岛蓝天救援队的队长,参加过国内多次重大救援的他,有着丰富的救援经验,8年来,他亲眼见证了民间救援力量的成长和发展。李延照告诉记者,以前志愿者缺乏救援技能培训和相关保障,但这几年,政府加大了支持,岛城志愿者的装备和技术都有很大的提升,“专业这个词说起来简单,但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李延照说,只要有空他就和队员苦练救援的技能,只要有机会就会向同行请教和切磋,“平时多训练,才能保障安全高效的救援。”李延照表示,救援就是和时间生命赛跑,如何处置现场如何判断伤情都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救援不能光靠热情,如果志愿者不专业还可能给救援添麻烦。

  ■政府

  两年培训3万多人

  近年来,市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救生技能的培训,据市体育局负责人介绍,为了普及游泳安全知识,青岛市体育局联合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开展了免费的救生救援的培训,让中小学生掌握技能,更大范围内普及了救生知识和游泳知识,2014年、2015年两年来已经培训了三万多人。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目前,本市已有注册志愿者53万余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团队11700余个。据了解,“2016年青岛十件实事”中就提到,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利用已有应急安全体验馆,在全市开展应急体验教育培训,免费培训中小学生8万人,增强其应急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文/图 记者 徐杰 刘鑫(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初审编辑:于潇潇
责任编辑:安玉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