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水质监测中心将启用 饮用水要过201道检测关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2-12-29 08:19:00
费三元
昨天,记者从全市市政公用工作会议了解到,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水质监测中心在青岛建成,明年将启用,岛城居民喝的水要被检测201道关。
水质监测国内领先
今年,我市总投资75亿元,建设了44项民生工程。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20公里,新增一户一表3万户,建设水厂两座,年供水总量达到5.8亿立方米,实现建市以来的历史性突破。
记者了解到,2006年,国家颁布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原来的35个水质检测项目增加到106项,并且留了6年的缓冲时间,从2012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早在2007年就已经对饮用水的检测项从35项增加到106项,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水质消毒、砷、铅、铬这些重金属类的检测。
为进一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对供水水质的要求,海润集团今年投资约1900万元在哈尔滨路建设新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中心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监测能力达到了200项以上,无论是面积还是监测能力均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中心主体已经建成,其中有201项取得国家有关部门认证,明年将正式启用。该中心的建成,将增强水质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能力,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性。
新建区域推广天然气
记者得知,我市将优化市区天然气中压管网布局,加快推进中石化LNG项目建设,管输天然气由胶州门站向黄岛、平度、即墨莱西三线延伸,年输气能力达到51亿立方米。
在“一谷两区”(蓝色硅谷、高新区和西海岸新区)等新建区域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三联供”等清洁能源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年用气量16亿立方米的大型燃气轮机等项目,建设10座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积极利用海水源、污水源、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新提升。
组建大水务大热电
市市政公用局将进一步完善环湾区域城市供水专业规划,逐步整合重组六区四市供水企业,大力推进“三城联动”的城镇水务一体化进程,形成“全城统筹”的供水发展新格局。通过组建水务集团,对全市原水、供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水资源保护等实行统筹规划,统筹配置,着力打造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投融资的特大型水务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水务产业链,打造供水、排水、高端饮用水、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水工业设备6条亿元级产业链,形成 “两主四辅”的大水务产业发展格局。
组建热电能源集团,统筹全市供热燃气的供应、建设、运营,着力打造具有完善投融资功能、覆盖全城、热电联动、城乡园区统筹,良性运转、高效优质的特大型热电能源服务企业。以管输天然气和热电联产为主,以天然气“三联供”、清洁能源制冷供热、液化石油气销售、车船用天然气等为辅,形成“立足热能供应、致力能源服务、辐射山东半岛、面向全国发展”的大能源产业发展格局。
解决污泥处置难题
据介绍,为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及时处置污水处理厂沉积的污泥,我市已经在李沧区建设了一处绿洁污泥处置项目,主要采取干化焚烧等方式,目前正在调试中,预计日处理100吨污泥。明年,我市还将在华电青岛发电公司、小涧西垃圾处置场各建设一座污水处置项目,三个项目投产后日处理污泥550吨,将彻底解决城市污泥处置难题。建成污泥处置项目3个,5个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将被彻底处置。其中,小涧西污泥处置项目将把污泥变成肥料,实现污泥变废为宝。
污水处理厂全监控
现在,市区的污水处理厂、泵站全部实现视频监控、远程联网,排水监测能力通过国家实验室13类、416项资质认证,居国内领先水平。在今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排水目标考核中,岛城排名第四。
明年,市市政公用局还将完善排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将四市污水处理厂纳入全市视频监控平台,形成全市“统一规划、统一监控”的排水发展新格局。
相关链接
建36个民生项目
明年,市市政公用局将投资80亿元,建设36项市政公用民生工程。
供水:建设大沽河水源地供水设施保护改造和崂山水库溢洪道修复工程,新建、改造供水管网70公里,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1万户,建成世园会配套水池及加压泵站6座,进一步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推进自来水厂技术升级改造,建立完善从水源、水厂到管网的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完善现场应急移动监测设施,新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投入使用,水质监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供气:开工建设即东天然气高压管线,新建、改造燃气管网265公里,建成世园会LNG储配站,发展管道燃气用户6万户,液化气瓶组气化站实现并网,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供热:开工建设华电青岛发电厂三期工程等热源项目,建设换热站60座、供热管网210公里,市区新增供热面积560万平方米。
排水:升级、扩建改造污水处理厂4座,建设太平路泵站,改造南海路泵站。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30公里,进一步提高排水保障水平。
环卫:日处理能力2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投入使用,建设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等工程,新建、改造公厕25座,加快推进环保教育、技术研发、生态示范“三个基地”建设,小涧西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园区基本完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