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邻居节”引热议 改善邻里关系离不开物业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2-12-23 09:33: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这是去年洛阳路街道社区居民吃百家宴的情景。(资料图片)

    12月22日,本报报道了《让“邻居节”给邻里关系增温》一文。看到曾经发起山东省首个“邻居节”活动的孙睿涵建议“邻居节”继续办下去,并在全市推广,社会各界都参与到邻里话题的讨论中。“我觉得小姑娘的想法很好,我接的案子中有的因为邻里矛盾有别墅都住不了,邻里缺少沟通和互动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市人大代表、山东汇海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冰表示。省政协委员杨乃瑞提出建议,新建小区和老小区可以用不同方式协调邻里关系。

    邻里需要这样的载体

    “我注意到你们报道中,原来老四方区的邻居节让邻里之间关系融洽,有的老人都不想搬家,但是我接的案子中有的人却有别墅也住不了。”12月22日下午,市人大代表、山东汇海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冰告诉记者,她对孙睿涵的想法很支持。

    “我接触到的很多案子都是因为邻里关系不好而产生矛盾的。”杨冰说,她接触的案例,不是这家安装探头就是把别家院子里的菜给拔了,各种矛盾让两家不能住在一起。“现在人和人之间太冷漠了,真的需要一种载体让大家都能沟通交流,遇到问题有人劝说,也不至于闹成这样。”

    杨冰表示,现在青岛的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还有很多空巢老人,如果单纯依靠政府机构来照顾他们的话,能力也是有限的。“邻里关系其实是一种公共道德,是一个伦理问题,构筑和谐的邻里关系可以加强社会团结。”杨冰说,尊老爱幼不仅仅是在家庭内部中,更多的应该体现在这种社区邻里之间。“现在市民上班压力都比较大,回到家就需要有个能够休息放松的环境,应该有一种生活的调和剂而不是干扰剂。”对于孙睿涵的建议,杨冰很是赞同,“可以逐步推广开来,有好的做法大家都可以借鉴。”

    形式可以多元化

    市人大代表、民进青岛市委秘书长林光琳对于原四方区举办的“邻居节”早有耳闻。“好邻居胜过好亲戚,邻居之间应该相互爱护。”林光琳告诉记者,据她了解,现在很多邻居之间回到家就关起门来过日子,互相之间都不往来,“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来让邻里之间互相联系,这种做法非常好,可以借鉴。”

    不过,林光琳也表示,虽然通过“邻居节”能够让邻里之间关系变好,但是没有必要一定要在全市都要展开。“我觉得作为原四方区的一种好的节日可以融合到新市北区内,要在全市推广的话可能会比较复杂。”林光琳说,这种事情不要一刀切,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过去我们都是在一个单位里的人住在一起,大家相互之间都比较了解,所以关系比较好。而现在的新建小区居民都是天南海北过来的,居民相互之间不认识,需要借助一个不一样的平台。”

    新建小区让物业协调

    “邻里关系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原先大家都是住四合院、胡同、弄堂,那时大家也会有矛盾,但是和现代人的矛盾明显不同。”省政协委员杨乃瑞举例说,以前多是由于人多拥挤,晒被子等小事也可能引发邻里互相埋怨,但是大家的关系不会太差,毕竟是熟人。然而现在高楼林立,不少人与邻居都是‘猫眼式关系’,互相之间不走动,一旦因小事引发矛盾,就可能会不断升级。

    对于这种情况,杨乃瑞建议,新社区和老社区促进邻里关系的方式可以有所侧重。“老社区坚持邻居节,不少作为家中指导地位的老人来参加,对促进邻里关系有很大帮助。在新小区则可考虑让物业也参与到协调中来。”杨乃瑞说,正是由于新老社区人口结构的不同,在搞好邻里关系方式上也要有所不同,“除了居委会、调解员等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将物业管理人员吸纳进来,一同改善邻里关系。最好是以社区为单位,让物业参与进来一起开会,这对处理小纠纷都会有所裨益。”

    ■社区“邻居节”还要办下去

    每年的“邻居节”期间,阜新路街道南山社区居民都要提前准备,忙碌着蒸出花样馒头给社区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送去。“我们今年蒸的是‘龙腾盛世’,明年蛇年还得出关于‘蛇’的新花样。”当记者问及区市调整后社区是否还会举办“邻居节”时,南山社区书记逄玉芳回答得很肯定:“我们社区肯定还是要办的,办了八届,我们邻里关系真是越来越好。”

    逄玉芳告诉记者,第一次举办“邻居节”的时候,大家进了社区都会询问对方是哪个楼的,这样一来二去大家都熟识了。“现在我们社区有3000多人,不管是有户口的还是没户口的,见面了都会打招呼,就算是叫不出名来也都面熟,彼此都很和气。”逄玉芳告诉记者,不管以后会不会继续举办统一的“邻居节”,他们社区肯定是要一直办下去,“这已经成了我们邻里之间的一个节日,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

    文/图  记者 郝园园  郭玉华

徐丽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