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2013年物价上涨幅度将进入新阶段
来源:中新网 作者: 2012-12-26 15:34: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至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费三元
作者:高姗姗
临近年末物价回升是意料之中的事,元旦、春节的节日效应和气候因素影响将促使消费需求量增加,这预示着新一轮物价上涨的到来。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出现温和反弹,重新返回“2时代”。
当前物价运行平稳
在国家扩大生产、搞活流动和加强监管等综合措施的调控下,2012年我国物价涨幅快速回落,通胀压力明显缓解。2012年以来,在粮食和猪肉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的背景下,我国食品价格涨幅明显收窄,居民消费价格平稳回落。
从宏观层面看,2012年宏观调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进一步加强调控物价转变为更加强调稳增长。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减速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也因为物价逐步回落给稳增长政策实施提供了空间。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说,在国家一系列稳定物价政策的作用下,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据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前荣介绍,1至10月,粮食价格累计同比上涨4%,比去年同期回落9.2个百分点,仅拉动CPI上涨0.1个百分点,对CPI的拉动比去年全年低0.21个百分点。1至10月,猪肉价格累计同比下降4.2%,比去年同期回落41.3个百分点,拉动CPI下降0.16个百分点,对CPI的拉动比去年全年回落1.5个百分点。在粮食和猪肉价格涨幅收窄的影响下,1至10月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累计同比上涨5.1%,比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
物价上涨:取决于两大因素
业界专家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通胀周期波动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货币增速,二是产出缺口即经济增速与潜在增长率之间的缺口。明年只要货币增速不超过14%~15%长期均值,而且经济增速回升但仍然不超过9%,通胀就可控。没有货币超速增长、没有经济过热,供给面因素也许会导致某些价格变化,但不足以产生全面通胀率上升。”
未来一段时期,总需求放缓、粮食丰收、大宗商品价格趋稳和翘尾因素减弱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但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猪肉价格止跌趋稳、电价格改革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推动物价上涨。因此,物价调控的重点应着重资源价格改革和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
物价走势预测:2013年涨幅有所扩大
从国家信息中心21日前发布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3)》中获悉,报告预测本轮物价回落趋势趋于结束,明年物价涨幅较今年有所扩大。
报告指出,2012年前三季度,八大类商品七涨一降,食品、烟酒及用品服装、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价格同比都在上涨。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2%。其中,食品上涨幅度最大为5.5%,居住价格上涨幅度最小为0.2%,但涨幅都低于去年同期。
报告初步判断,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猪肉价格将进入周期性的上涨阶段。我国猪肉价格在CPI中的权重约为3.8%左右,根据历史经验,猪肉价格上涨阶段的涨幅明显高于下降阶段的降幅,因此报告认为,2013年猪肉价格上行周期一旦确立,对CPI的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报告指出,明年房地产投资处于景气恢复阶段,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幅度有限。尽管房地产开发多项指标出现好转,但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尚未恢复正增长。此外,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2011~2012年已经开工了1700套,2013年~2015年需完成1900万套,新增投资可能低于2012年。综合看来,由于房地产调控不会出现明显放松,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2013年房地产投资增幅回升有限。假如明年GDP增长8%左右,房价同比增幅将小幅度上升。
相关数字显示,1~11月全国CPI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7%。尽管11月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0%,比前几个月低于2%的水平要高,但是全年物价保持在2.7%左右,低于年4%的调控目标,已成为定局。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表示,尽管11月CPI的同比增幅只比10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但这标志着本轮物价的拐点已经出现,未来我国物价水平将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这样的判断预示,2013年CPI将逐步上扬。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表示,就月度走势来看,2013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我们预计低点是1月份,高点是9至12月份。上半年略高于2%,下半年在3%左右。”他认为下半年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猪肉价格的触底回升。
从以上因素可以看出,明年物价上涨压力将比今年明显增加。不过考虑到仍然存在多方抑制因素,全年CPI涨幅可能不会太高,市场普遍预测在3%至4%。
临近年末物价回升是意料之中的事,元旦、春节的节日效应和气候因素影响将促使消费需求量增加,这预示着新一轮物价上涨的到来。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出现温和反弹,重新返回“2时代”。
当前物价运行平稳
在国家扩大生产、搞活流动和加强监管等综合措施的调控下,2012年我国物价涨幅快速回落,通胀压力明显缓解。2012年以来,在粮食和猪肉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的背景下,我国食品价格涨幅明显收窄,居民消费价格平稳回落。
从宏观层面看,2012年宏观调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进一步加强调控物价转变为更加强调稳增长。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减速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也因为物价逐步回落给稳增长政策实施提供了空间。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说,在国家一系列稳定物价政策的作用下,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据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前荣介绍,1至10月,粮食价格累计同比上涨4%,比去年同期回落9.2个百分点,仅拉动CPI上涨0.1个百分点,对CPI的拉动比去年全年低0.21个百分点。1至10月,猪肉价格累计同比下降4.2%,比去年同期回落41.3个百分点,拉动CPI下降0.16个百分点,对CPI的拉动比去年全年回落1.5个百分点。在粮食和猪肉价格涨幅收窄的影响下,1至10月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累计同比上涨5.1%,比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
物价上涨:取决于两大因素
业界专家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通胀周期波动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货币增速,二是产出缺口即经济增速与潜在增长率之间的缺口。明年只要货币增速不超过14%~15%长期均值,而且经济增速回升但仍然不超过9%,通胀就可控。没有货币超速增长、没有经济过热,供给面因素也许会导致某些价格变化,但不足以产生全面通胀率上升。”
未来一段时期,总需求放缓、粮食丰收、大宗商品价格趋稳和翘尾因素减弱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但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猪肉价格止跌趋稳、电价格改革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推动物价上涨。因此,物价调控的重点应着重资源价格改革和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
物价走势预测:2013年涨幅有所扩大
从国家信息中心21日前发布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3)》中获悉,报告预测本轮物价回落趋势趋于结束,明年物价涨幅较今年有所扩大。
报告指出,2012年前三季度,八大类商品七涨一降,食品、烟酒及用品服装、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价格同比都在上涨。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2%。其中,食品上涨幅度最大为5.5%,居住价格上涨幅度最小为0.2%,但涨幅都低于去年同期。
报告初步判断,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猪肉价格将进入周期性的上涨阶段。我国猪肉价格在CPI中的权重约为3.8%左右,根据历史经验,猪肉价格上涨阶段的涨幅明显高于下降阶段的降幅,因此报告认为,2013年猪肉价格上行周期一旦确立,对CPI的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报告指出,明年房地产投资处于景气恢复阶段,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幅度有限。尽管房地产开发多项指标出现好转,但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尚未恢复正增长。此外,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2011~2012年已经开工了1700套,2013年~2015年需完成1900万套,新增投资可能低于2012年。综合看来,由于房地产调控不会出现明显放松,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2013年房地产投资增幅回升有限。假如明年GDP增长8%左右,房价同比增幅将小幅度上升。
相关数字显示,1~11月全国CPI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7%。尽管11月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0%,比前几个月低于2%的水平要高,但是全年物价保持在2.7%左右,低于年4%的调控目标,已成为定局。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表示,尽管11月CPI的同比增幅只比10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但这标志着本轮物价的拐点已经出现,未来我国物价水平将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这样的判断预示,2013年CPI将逐步上扬。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表示,就月度走势来看,2013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我们预计低点是1月份,高点是9至12月份。上半年略高于2%,下半年在3%左右。”他认为下半年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猪肉价格的触底回升。
从以上因素可以看出,明年物价上涨压力将比今年明显增加。不过考虑到仍然存在多方抑制因素,全年CPI涨幅可能不会太高,市场普遍预测在3%至4%。
吴立州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