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旨在整体上促进社会公平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6-03-24 15:17:00
我国现行的个税制度是一种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即对纳税人的各项收入进行分类,采取“分别征收、各个清缴”的征管方式取得个税收入。这种个税制度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个税的所有纳税人实行“一刀切”,而不考虑纳税人家庭负担的轻重、家庭支出的多少。同时,对个税扣除标准缺乏动态管理,没有与物价指数、平均工资水平的上升实行挂钩,导致提高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呼声时有发出。
而在一些个税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一般采取的是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除了对个人不同收入来源采取相应的分类外,还采用综合个人所得税制,将其全年的收入纳入计税范围,以家庭为主体征收个人所得税早就是国际惯例。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要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之路,早在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便确定改革方向。2006年,这个改革方向还被写入了“十一五”规划。
事实上,以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为目标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正在大力推进中。综合税制则考虑了纳税人的家庭负担,将赡养人口、按揭贷款等情况计入抵扣因素。此次个税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合并部分税目,是将工薪所得、劳务报酬、稿酬等经常性、连续性劳动所得等,合并为“综合所得”;其他财产性所得以及临时性、偶然性所得仍作为“分类所得”。这同时为税前扣除做出了铺垫。随后就是适时引入家庭支出申报制度、优化税率结构等。
在酌情调整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的基础上,先将部分劳动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再将子女教育和职业教育纳入专项附加扣除,而不是简单按统一标准做工薪项下的扣除,更具有公平性。
相较于单一的起征点税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操作层面难度加大。新税制的建立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支持来运作,对于个人所得税改革,个人收入流和支出项目、成本设定需要得到信息,才能去征税。按家庭征收则涉及对“家庭”的定义。改革方案和征管措施需要相辅相成,制度完美、征管跟不上,制度就没法运行。但要更公平,更符合公众的实际需求,这样的麻烦也是值得的。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直接税,在各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可以借鉴他们的成熟经验。
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优化资源配置,税收组织收入的能力也决定了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政府通过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能力。贫富差距与收入差距、财产差距、消费差距密切相关,光看收入差距是不够的。有时候收入差距很小,但财产差距或消费差距很大。
随着财产存量在中国居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财产差距也日益增大。因此贫富差距最终体现在财产差距或消费差距。税制改革要考虑怎样从整体上去促进社会公平,仅从财富和收入上去调节,是远远不够的。
责任编辑:潘文强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