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重磅专题 > 世界人口日 > 新闻报道

卫计委:全国九千万夫妻想生二孩(全文)

来源:中国网   作者:   2014-07-10 21:14:00

关键词: 单独两孩;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于7月10日上午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生育政策调整完善有关情况。

  以下是发布会全部文字实录。

  宋树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7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7月11日,也就是明天,是第25个世界人口日,就在同一时刻,我们委会同其他相关部门正在沈阳市举办世界人口日的宣传活动,崔丽副主任出席。同时,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要发布两项内容,一是介绍我国单独两孩政策推进实施落实的情况,二是发布婚育新风的核心信息。下面我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是我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杨文庄司长,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杨云彦主任,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王国敬副主任,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专家组组长、南开大学原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翟振武教授。

  宋树立:

  今天除了杨文庄司长之外,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两位省里面的卫生计生委领导,这种形式我们今后会长期坚持,目前除了向大家介绍全国面上的卫生计生工作情况之外,也要介绍在省里推进工作当中的做法、经验、亮点,让各省卫生计生的领导也和大家亲密接触。下面我们首先请杨司长介绍全国实行单独两孩政策的推进情况。

  杨文庄:

  谢谢宋司长。非常高兴和杨云彦主任、王国敬副主任出席这次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也向长期关心、支持计划生育事业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感谢。

  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13年我们有13.6亿人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总人口迅速增长,妇女总和生育率高达5.4,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矛盾非常突出。

  党中央审时度势,从我国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确立为基本国策。40多年来,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少生了4亿多人,缓解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人民的生活和发展状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也创造了较长一段“人口红利期”,为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动力。我国人类发展指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53上升到2012年的0.699,也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越来越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树立了负责任的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

  杨文庄: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群众生育意愿已发生明显转变,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观念已经形成。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家庭规模持续缩减,发展能力有所弱化。

  中央高度重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基层同志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及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顺应时势、符合民意,不仅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还有利于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结构、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更加良好的人口环境。“十二五”成为我国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要窗口期。

  杨文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战略部署。2013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2014年2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对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和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做出部署。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策部署,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一系列文件。一是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二是印发《关于做好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宣传引导工作的通知》,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发布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三是印发《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调整扩充服务资源、加强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管理、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密切监测服务需求变化等要求。

  杨文庄:

  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组织指导各地备案审核和政策统筹工作。各省(区、市)行动迅速,在客观评估当前人口形势、计划生育工作基础以及政策实施风险的基础上,拟定实施方案,以省级人民政府名义向我委报备。领导小组在对各地备案审核以及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函复中,综合各地现行生育政策及其落实情况、符合单独两孩政策条件人群数量、生育意愿等因素,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各年度出生人口增幅调控目标,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做好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大中城市妇幼保健、方便群众办证等重点工作意见。省级人大及时修订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作出专门决定,依法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根据各地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时间,分批开展了调研指导。已完成对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陕西、内蒙古、广西、天津等9省市的调研指导,通过座谈交流、查看资料等方式,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及时研究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杨文庄:

  目前,除西藏、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已依法启动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其中,浙江省于今年1月17日启动实施,是全国最早的省份,最晚实施的是河南省。据统计,截至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共有27.16万对,已批准的有24.13万对。可以讲,“单独两孩”政策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一是加强宣传倡导。各地按照我委《通知》要求,制定宣传方案,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利用电视、报纸、官方网站等主流媒体就单独两孩政策适用对象、审批流程、办理时限、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基层计生干部深入村居,调查核实目标人群,面对面向育龄群众宣讲政策,宣传优生优育知识,讲解扎堆生育的弊端,引导群众合理安排生育间隔。

  杨文庄:

  二是简化审批程序。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政策落地的实施细则。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责任追究制和办证承诺制。许多地方为了方便群众办证,实行全程代办制,充分利用全员人口数据库进行信息核查和流动人口基础信息网上核对。如广东省精简申请资料(四证一表),信息核查由计生部门完成,实行无章式审批,一些地方将审批时限从原来的50天缩减到10天,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获得了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三是加强妇幼资源建设。各地按照《通知》要求,迅速开展妇幼资源调查,及时调整扩充服务资源,加强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管理,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密切监测服务需求变化等。我委将2014年确定为“全国妇幼健康服务年”,规范妇幼保健服务,强化产科服务质量。如一些地方开设了再生育咨询门诊,开展一对一优生指导,提供健康教育、优生检查等服务,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保障母婴安全,满足群众需求。

  杨文庄:

  我委将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政策执行不打折扣、不走样,确保生育水平不出现大的波动。

  一是不断健全完善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体制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机制,坚持计划生育兼职委员和领导小组制度,改革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好“一票否决”制。处理好政策衔接和过渡问题,促进政策公平合理。

  二是不断创新基层服务管理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近期我委出台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工作机构和队伍,抓好经常性工作,研究解决好难点问题。鼓励各地改革创新,转变工作作风和方式。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

  杨文庄:

  三是注重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人文关怀。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在经济、养老、医疗保障方面的扶助力度。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幸福工程以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在全面落实现有各项利益导向政策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民生保障水平。

  四是研究建立出生人口分级监测预警和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加快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推进信息交换与共享。完善再生育审批报告和出生人口信息报告制度。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配合相关部门制定规划方案。研究设置人口预警线,探索建立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计划生育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关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大家关注计划生育工作,宣传计划生育工作,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永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