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业内揭全国字画造假地图 记者盘点各角色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3-03-15 09:10:00



    作家吴树在他的《谁在忽悠中国》一书中写道:从物质层面上看,持续近30年的全民收藏运动,是一场招摇文化反文化、披挂传统反传统的“金钱秀”,它直接导致了我国的文物资源危机。这样一场造假的盛宴是谁主导的?无知藏家和无良商贩 、贪婪的拍卖行和无品的鉴宝师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报记者花费近10天的时间,在与书画制假售假者接触的过程中,从画廊老板、拍卖会工作人员以及假画销售人员的口中,基本弄清了目前国内书画造假的网络分布情况。 

    ■揭秘国内字画造假分布图 

    “在这一行,你无法不和赝品打交道,但假画实际上也有自己的出身来历,不同地域仿做的假画,其风格也不相同。”青岛藏家高振洪说,拍卖会进的多了,国内大大小小的藏家也接触得多了,对国内的书画造假网络也有了大体的了解。据高振洪介绍,书画界把仿制水平较低的一类假画称为“行货”。“行货水平较低,另外它还有突出的特点,就是名头广、数量大和成本低。”高振洪说,制作成本一般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北京的老钟和天津的老徐,都对国内的造假网络非常熟悉。“行货分天津行货、南京行货、安徽行货、潘家园行货和其他地区的仿货。”老钟说,其中天津的行货最有名,而且规模最大,从业人员也最多,主要集中在天津的鼓楼地区。 

    天津的老徐说,南京假画则主要集中在南京夫子庙和清凉山古玩市场等区域。“这个区域的仿做对象,以金陵画派的傅抱石、陆俨少、宋文治、亚明、陈大羽等画家和当代江浙、上海地区的程十发、范扬和吴山明等当代画家的画作为主。而安徽仿品则主要集中在古徽州黄山地区,仿做对象上,主要以清代民国海派和新安画派老画为主。相比之下,潘家园货价钱最便宜,水平也最低,主要是以吸引行外买家和旅游者为主。” 

    “苏州,扬州地区也是全国有名的假字画产地。”高振洪介绍,“后人在鉴定的时候进行分类,并为这些赝品取了相应的名字,像湖南片、河南造、广东造、苏州片等。”还有江西、杭州、上海、无锡、绍兴、湖州等地也都有。只是规模、程度上有差异而已。 

    以“苏州片”为例,“苏州老片”可以上溯到明末清初的时候。精品苏州老片甚至是收藏佳品 ,频频拍出高价,至今全国各地的文物博物馆都有,流传到海外的也不少。“苏州新片”则指当代人对古画的仿制,大多数由于年代短暂,混入了太多的现代要素,价值远远不及老片,劣质仿品甚至可以说毫无价值 

    ■寻因资本的力量“无形的手”推动市场 

    2009年11月,北京保利秋拍《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中,曾巩的一幅书法作品《局事帖》以1.08亿元天价成交,而拍得者就是青岛的一位收藏家。 

    2012年,在保利的春拍上,傅抱石创作的《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以9200万元成交,同样落入了青岛买家的手中。上次傅抱石的这幅作品亮相还是在2009年,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这幅作品以5300万港元成交。当时就有收藏家估计,其在五年内价值可能会升至上亿元。 

    “现在的收藏界,其实有三股力量在相互较量。”高振洪说,一是活跃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的私人藏家力量,二是以各大美术馆为代表的机构力量,三是资本力量。资本进入书画市场,与整个经济大气候又息息相关。“2008年的时候,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好,股市、楼市、外贸行业均受到冲击,资本开始涌入艺术品收藏市场。”高振洪说。 

    水平不一的藏友多数人不会辨真伪 

    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民间收藏者的数量约为2000万;2005年,中国收藏爱好者的人数为7000万 ;2009年资料显示,这一人数上升为9000万;2011年调查显示,中国民间藏宝者增加到一亿以上,民间收藏的力量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增长着。 

    在长达半个月的走访调查中,记者注意到,藏家根据财力不同有层次之分,但更重要的衡量标准则是他是否真的懂行。有的富豪喜欢用钱砸到自认为的好东西,热热闹闹地演绎着荒唐无比的收藏故事。而另一部分,则是随处可见的普通藏家,说白了就是缺金少银,却也渴望在收藏市场上淘金的人。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只要你不懂行,只要你在“河边走”,便极易成为造假者下手的对象。

赵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