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女童疑因输血感染艾滋调查:“无人有错”谁来担责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金振娅   2015-01-19 09:53:00

关键词: 窗口期 无血手术 经血传播疾病 感染艾滋病 感染疾病

  近日,年仅5岁的福建女童毛毛疑因输血感染艾滋病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

  为孩子感到痛心的同时,社会也在思考。因为输入处于“窗口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所以“无人有错”,那么谁来担责?如何利用新的检测技术和医疗技术,将受血者的风险降至最低?

  消除输血“窗口期”传播疾病是世界性难题

  何谓输血“窗口期”,简单说,一个人虽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在最初感染20天内,血液中还检测不到抗体成分,期间,一旦此人去献血,这种血液可能会让受血者感染上艾滋病毒。毛毛就是这种受害者。

  “‘窗口期’是绝对难以避免和回避的科学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郭彩萍认为,不只艾滋病,乙肝、丙肝等很多疾病都有“窗口期”,“事实上所有的病毒感染在产生抗体之前都需要一段时间,这都可以统称为“窗口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国内外均无法消除“窗口期”的输血传播疾病风险,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只能通过新技术缩短“窗口期”,降低传播传染病的风险。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和各国一样,我国的科研人员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怎样减少“窗口期”感染风险,研发了“核酸检测”的方法来降低包括艾滋病、肝炎等通过输血可能感染的风险,2015年内所有血站都将采取“核酸检测”的方法,降低因输血感染疾病的风险。据他介绍,“核酸检测”的方法全覆盖后,艾滋病毒感染10天后就可以被检出,而丙肝病毒则只需1周,大大降低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目前,我国已培训核酸检测技术骨干和师资队伍1800余人,初步建立了我国血站核酸检测人才队伍。但是,这位负责人也表示,相对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核酸检测灵敏度高,对设备、实验室条件和操作人员技术等的要求较高,而我国各血站的水平差异较大,尤其是一些中小血站,人员素质和基础设施的提高将面临一个不小的挑战。

  “窗口期”虽无症状但具传染性

  目前,因毛毛的遭遇引发了社会对“窗口期”血制品应用的关注。

  “事实上,受血者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郭彩萍强调,更重要的是,“窗口期”尽管抗体暂时检测不到,但是感染者体内是有病毒的,甚至还会达到一个峰值。

  她介绍,处于这个阶段的大多数人几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当与他们共用注射器、有不安全的性行为等高危行为时,将会十分危险。

  输血不是每个人每天要面对的事情,但是日常生活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对于公众而言,加强对艾滋病以及乙肝等一些传染病的正确认识,加强日常正当的自我保护观念非常重要。”作为常年在感染中心工作的专家,郭彩萍呼吁。

  对于曾经有过吸毒史、男男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等的高危人群来说,郭彩萍建议,应该及早识别、及早诊断,定期到就近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传染病医院进行相关咨询和检查。“一旦发现感染,可以尽早得到规范科学的治疗。”

  低危人群献血是保障血液安全的关键

  溯本求源,保障血液安全还是要从源头上抓起。对此,政府、专家以及公众的观点几近一致,安全献血是关键。

  如何避免或降低经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就要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按照《献血法》的要求,大力开展无偿献血,采集低风险人群的血液,不断提高血液安全水平,满足临床用血。

  2012年7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明确规定:具有易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不应献血。

  对于故意献血导致传染病传播的高危献血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77条、《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8条和第62条规定,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除了法律应有所作为外,‘无血手术’应当在有条件的三甲医院开展,因此而产生的一些项目费用应该尽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1月16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岳在《堵上“无过错输血”法律漏洞》一文中举例,一个体重3000克的婴儿,体内全部血液大约是300毫升,手术一般需要备用400至800毫升的异体血,而应用无血外科新技术,异体血的使用量会降低到200毫升以下。而对于大体重儿童,甚至可以完全采用自体输血。在文中,王岳以北京阜外医院为例,1994年该院在全国率先提出血液保护,目前超过七成以上的成人患者住院期间不需要异体输血,实现了“无血手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因输血导致的传染病传播。此外,为避免“输血染艾”悲剧的重演,他还建议:所有择期手术患者,尽量使用与其血型相符的非直系亲属和朋友的献血。

  由于“窗口期”的存在,导致“无人有错”,那么谁来担责?对于目前已经因输血导致感染传染病的受血者来说,邱仁宗、翟晓梅等著名的生命伦理学家提出,在提高检测技术的同时,不妨效法一些欧美国家,建立“无过错”补偿,为感染者探索多形式的保险与保障机制。

  对此,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呼吁,通过保险和基金的方式建立医疗意外补偿机制,给患者进行合理的补偿。(本报北京1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