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支付宝发布十年对账单 西藏排名远超北京上海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2014-12-09 14:12:00

关键词: 支付宝 对账单 2024 移动支付 2004年

  昨天上午,无数剁手族一片哀嚎,“你敢看你的对账单吗?整整10年的。”好吧,支付宝太残忍了,竟然把这10年的花销给人家整了出来,多么血腥啊。

  “土豪五省”诞生了,从十年的总支付金额占全国的比重来看,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和江苏稳坐前五,占比分别为15.5%、12.5%、9.3%、9%和8.8%。在2014年,浙江省人均支付 32598元,居全国第三,其中人均购物支付10440元。而在2004年,浙江人均支付金额为878元。

  杭州人2014年最会花

  人均支付44197元

  2004年 12月8日,支付宝正式成立,至今正好十年。这十年里,很多人开始用互联网支付,转账、理财、公共事业缴费、吃饭、看电影等……作为拥有3亿多实名用户的支付宝十年对账单数据,也成为一名分析师。自2004年支付宝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十年网络总支出笔数为423亿笔。便民支付让用户一年比一年更习惯使用支付宝。以生活缴费为例,2008年,生活缴费上线,那时人均生活缴费笔数为2.17笔,六年后,这个数字已经上升为5.96笔。

  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和江苏仍然是花钱大户。按照年人均支付额来排名,上海以38561元居第一。但是,如果将上海看做一个城市的话,2014年,它在全国只能排第四,杭州、金华、黄山抢了头三把交椅。它们的人均支出金额分别为44197元、39965元和39029元。回顾10年前,2004年杭州人均支付额为878元,2014 年是2004年的50.3倍。

  移动支付比例超过50%

  西藏排名远超北京上海

  从全国来看,2014年,支付宝移动支付都迅猛增长,在所有大陆省份,移动支付占整体支付的比例全面超过50%。

  有趣的是,西部地区移动支付比例整体较高,也就是说,西部地区在网络支付方面更时尚,在新一轮信息化过程中迎来了对东部强省弯道超车的机遇。2014年,各省移动支付占比的排名中,西藏、陕西、宁夏、内蒙垄断前四名,占比分别达到62.2%、59.6%、58.3%和57.6%。与之相比,北京、上海、广东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中,仅仅排名第29、第24和第27位。而从省份来看,西藏已经连续三年名列移动支付占比第一。

  1.49亿草根学理财

  “8090”占77.1%

  一岁多的余额宝所吸引的草根用户数继续成倍增加。天弘基金和支付宝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前三季度,余额宝用户数达到1.49亿,创造的总收益超过200亿元,人均收益133元。

  余额宝数据也显示,“80后”是申购余额宝的中坚力量,占到全体用户数的43.9%,“90后”崛起成第二大群体,占用户数的33.2%。事实上,在支付宝的总用户数当中,“90后”也能占到32%。除了聊天、游戏和社交,“90后”已经成为网络经济生活的主力人群。

  十年后,你有多少钱

  新功能先让你娱乐一下

  昨天,朋友圈中不少小伙伴都开始晒10年花销,有网友晒的一份账单,让人震惊了,其账单总额高达2993万元,在其所有好友中排名第一位。关键是从截图来看,这个账户是2012年刚刚开的,今年的账单就有2100万元。“这得剁手到什么程度啊?”网友惊呼。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支付宝对账单推出了新功能“我去2024”——根据过去十年的数据,预测十年之后的财富数额。不少用户试用后发现“钱途”光明,“不知道是怎么算出的,但感觉一下子成了有钱人,幸福来得太突然。”

  在“2024”上可以看到,根据用户过往十年的“花钱能力”、“理财能力”、“人脉实力”、“信用能力”、“管钱能力”等几项指标,支付宝综合分析得出个人的2024财富值,而且还会给出用户在好友中的“2024土豪榜”。据了解,这个功能是根据用户自注册支付宝账号以来,在购物、便民支付、理财、通讯录好友等多个维度数据综合得出,可以看作是对个人信用和理财能力、消费能力的一个有趣和直观的评估。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