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400单位开放食堂停车场 以无偿或低偿形式
来源:新京报 2014-12-05 14:13:00
前日,西城区刘海胡同,中国林业出版社大院内停满车辆。两年来,该单位把20个车位提供给周围居民错峰停车。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新京报讯 昨日,“2014年社会治理创新·西城论坛”召开,谈及资源共享工作时,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宋贵伦表示,全市资源共享工作中,目前西城区开展得最好,但从全市总体来看,资源开放还需加快改革,通过政府引导和完善。
据悉,西城区资源开放已有五个年头,有近400家社会单位参与,具体措施包括老年人到机关食堂就餐、停车位错时共享、居民到周边学校锻炼身体等。
资源共享遍布全区街道
在昨日的论坛上,西城区委副书记王少峰表示,停车难、老年就餐难、旧小区设施需完善、养老服务无保障等是西城居民此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西城区辖区下设的15个街道、257个社区均多少存在此类情况。
近年来,西城区建立了“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鼓励街道自治自理,并引导各街道辖区内社会单位向附近居民开放食堂、停车场、礼堂、浴室等资源,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目前,西城区共有驻区单位3万余家,其中中央单位达2400多家,市属单位1400多个。经过沟通,多数单位均有对接民需的意愿。
西城区社工委数据显示,资源共享对接已遍布全区15个街道,参与资源开放的机关、社会单位有近400家,以无偿或低偿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场地、便民服务、就餐、医疗、停车等7大类资源。
便民车位150元可包月
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校内地上和地下停车场、中国林业出版社院内东侧和西北角、丰侨公寓地下停车场等,白天供单位员工使用,夜间和节假日低偿开放给附近居民,此类“便民车位”收费为150元至300元每月,帮老旧小区居民解决社区无停车位、乱停车的问题。
除了共享停车资源外,还有居民常去附近单位的食堂吃饭。一位家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附近的75岁居民表示,自从总局新302餐厅对居民开放后,他和老伴经常中午去单位食堂,一顿饭两个人只要20块左右,还能买点带走晚上吃。
西城区委社工委政策科科长朱永明介绍,资源开放以来,目前西城区已有约4.5万居民受益。今后,西城区政府会进一步给资源开放的单位以资金补助和荣誉奖励,引导社会单位参与到资源开放中。
■ 探访
1 什刹海刘海胡同
胡同居民把车停进出版社
位于什刹海街道刘海胡同7号院的中国林业出版社大院内,约100平方米的停车场内有42个停车位,办公楼后也有一个小停车场,这些停车位已向附近居民开放了两年。
“我们平时晚上把车停在大院里,早晨开走,一个月220元,居委会和社区还发补助,算下来一个车位一个月只要150元,”年近70岁的赵女士在刘海胡同居住了40多年,她表示,什刹海辖区内基本都是老旧小区,无地下停车场和规范停车位,且胡同内往来观光游客较多,“乱停车”现象较严重。自从林业出版社的车位开放以后,她再也不用四处找车位了。“有时候我们直接把车钥匙交给出版社大院的保安,让他们随时挪车。”赵女士说。
林业出版社办公室主任杨格介绍,出版社110名员工有43辆汽车,院内停车场共有42个车位,目前将院内东侧及西北角20个车位腾出,开放给居民。车位多为夜间“错时段”开放,居民停车时间为晚6点至次日早上7点半,白天时多为单位员工自用。单位为这些车辆都办有“停车证”,并为车主发放车辆电子门禁卡。
每个月150元的车位费会不会亏本?杨格表示,这个收费远低于市场停车收费标准,主要是为了方便居民。停车费用方面,区政府每年会提供五万左右的资金补助,来为居民提供优惠车位。
2 复兴门外大街
立体车库提供24小时服务
4层车库、40余个停车位、电子系统全自动操作……位于复兴门外大街6号的光大大厦楼后停车场内,一个为配合社会单位资源开放的移动式“立体车库”受到居民好评。
车库管理人员演示,在电子仪器操作界面输入车位编码,按“确认”后,相应车位会自动移位调整,将所需车位降至地面,即可从车库取车;停车时选好车位也同样输入车位编码,按“复位”即可停车,该系统24小时运转,居民可随时停车,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光大大厦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常耀军介绍,该大厦隶属的光大置业有限公司与月坛街道复外社区共建,开放了院内“立体车库”,与周边居民错时停车,提供机械车位45个。白天供给周边大厦写字楼及商场工作人员车辆使用,夜间和节假日开放给居民停车,每车位300元/月,并为附近居民办理临时停车证。
据介绍,光大大厦共有地上、地下停车资源300个,成为附近居民尤其是复兴门外大街8号楼居民的停车选择。
“现在租金花得少了,心里也更踏实,比停路边放心。”住在复兴门外大街8号楼的一位居民表示,以前下班找不到车位,要到附近6号楼区域和8号楼南边的社区找,现在租了立体车库车位,停车方便了很多。
声 音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宋贵伦
明年起政府参与引导资源开放共享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宋贵伦表示,西城区资源共享工作开展得好,一方面由于西城辖区内中央机关单位和社会单位数量多、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在于西城区政府较重视资源开放等社会治理工作,做得比较完善。此外,海淀区的中央机关也较多,同时教育资源丰富,在社区和单位资源对接方面,文体资源共享比较典型。
“但从全市总体的资源开放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宋贵伦表示,目前全市总体的资源开放单位数量还有待提升。“不理想”的原因在于部分单位认为资源只应属于内部员工;另外,部分居民使用社会单位开放的车位、场地等资源时不爱护,易产生安全问题。
宋贵伦透露,明年起,市政府将参与引导资源开放共享,完善相关政策。通过“组织对组织”的资源共享模式,即以街道、社区或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团体,与社会单位对接,明确开放资源的责任主体,避免矛盾纠纷。同时,将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统计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适当向居民收取费用,同时政府也将继续给予相关单位资金补贴。
“这两项措施会先在西城、海淀等资源开放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试点推行”,宋贵伦说。
记者 李婷婷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