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银行拒收5万元硬币工程款 零钞流通遇尴尬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3-11-10 09:47:00

关键词: 银行;硬币;零钞

  新华网武汉11月9日电(记者沈翀、谭元斌)作为法定流通货币,5万枚1元硬币日前在武汉遭遇尴尬,多家银行拒收这5万元。银行对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厚此薄彼,原因竟然是太麻烦。

  银行拒收硬币

  日前,武汉市民梁先生收了一笔5万元的工程款,全部为1元面额硬币。他和妻子黄女士驾小轿车载着这批硬币跑了好几家银行想把钱存起来,怎奈每家银行的工作人员都拒绝接收。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把硬币搬回家中存放。

  夫妻二人把硬币捆成了50捆,每捆1000枚,重约6公斤,50捆总重约300公斤。据了解,为了装运这批硬币,家里的小轿车轮胎都被压爆了一个,靠一辆婴儿车,夫妻二人把硬币一趟趟地往19楼的家中搬运,来来回回跑了10趟才搬完。

  黄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奈之下,我们找到媒体,才有银行愿意兑存这5万元。”

  记者了解到,按照银行法和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而目前,1元、0.5元等硬币均为流通人民币,这意味着包括银行在内任何单位的拒收行为都是违法的。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梁先生夫妻的遭遇并非个案,我国不少地区出现了零辅币在银行存兑遇阻事件。

  今年7月,因为搬家不方便携带,烟台市一女士把积攒了20多年的2000多枚1分、2分和5分硬币拿到银行兑换,找了三家银行。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称分币不流通了不兑换;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称没这个业务让她留作收藏;还有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称人手不够得预约。

  在四川成都,冯女士抱着1000枚硬币跑了7家银行,得到的答复要么是“数量太多,接收不了”,要么就是“人手不够,请另找别家”,仅1家银行表示可以接收,但需要提前一周预约。

  早前,还发生过公交公司因积压的50万元硬币被银行拒收而不得不用数公斤硬币给员工发工资的事件。

  服务意识须增强

  有关专家表示,冒着违法被投诉的风险,银行屡屡出现拒收零辅币情况,主要是其服务意识不强,再加上外部监管乏力。另外,有些地方在银行监管部门督促下已经被动开办的服务,由于宣传力度不够,长期以来不为老百姓所了解。

  湖北成和诚律师事务所主任欧阳云清说:“银行拒收硬币是违法行为。为储户提供便利是银行应尽的义务,存款必须接收,面额很小或者数量很大都不应拒绝。”

  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叶学平说,银行工作人员明目张胆地拒绝接收硬币,是垄断经营在作怪。监管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般人都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投诉,对银行的投诉缺乏像12315这样的公众投诉热线。”

  记者了解到,包括武汉在内的一些地方已经开办零辅币兑换业务,然而老百姓仍然不知道何处办理。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货币经营处副处长黄粤解释,银行柜面资源有限,清点硬币工作量非常大,如果不预约,仅靠营业网点的人手肯定不够,会占用大量时间,就比如为清点梁先生的5万枚硬币,网点从分行抽调人手还清理了好几天时间。

  他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人民银行武汉营管部的协调下,已经开辟了三条渠道解决零辅币兑换回收:第一,通过人民银行武汉营管部预约,2008年武汉就已开展此业务。第二,中百超市的零辅币兑换机。第三,今年10月在全市18家银行机构网点开辟了专门的零辅币兑换“绿色通道”。

  店大欺客须终结

  其实,银行服务意识缺乏、霸王条款近期屡被诟病。为了改银行卡密码,西安7旬病重老人被担架抬进了银行;广东一老人中风无法行动,农信社要求老人亲自到网点才能取钱,病重的老人被拉到信用社不久,不幸猝死。

  此前多家银行曝光“存单缩水”,储户存款反欠银行钱。武汉一老人26年前办的存折,有75元余额。2005年起,银行每年收取12元小额账户管理费。但老人一年利息不到12元,取款时被告知还欠银行的钱。

  “从根源上说,出现折现情况还是由于对银行缺乏制约。”欧阳云清说,“现有的维权制度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一旦银行与消费者出现矛盾,天平往往向银行一方倾斜。”

  他认为,解决的办法还是要增强银行的服务意识,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应该改变过去的衙门文化,真正将自身定位在一家服务企业的层面,依法依规办事。从外部约束机制看,建议制定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将金融领域的侵权形式具体化,并设定一个健全的纠纷解决机制。

  叶学平建议,通过强化市场竞争,形成利用市场竞争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和增强金融体系稳定的市场机制,让银行有内在的动力提升服务质量。

    原标题:银行拒收5万元硬币工程款 谁该为零钞流通尴尬负责?

初审编辑:赵永刚
责任编辑:徐丽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