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山东新闻

精神病人住院条件挺"苛刻" 先要经三名医师诊断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2-10-25 08:23: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23日第三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精神卫生法草案再次引发热议,不少人大代表认为,出台精神卫生法,对于用法律的力量保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至关重要。24日记者就岛城精神病患者的收治等问题进行了探访,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表示,现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条件非常苛刻,门诊上确诊之后,入病房还得再确诊一遍。

住院先要经三名医师诊断

  草案中规定,病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应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严格依条件和程序作出判定,以医疗机构作出的“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为依据。

  目前医院是如何收治精神病患者的呢?“患者住院有很严格的要求。”记者采访时,市精神卫生中心医教科董主任称,患者到门诊就诊时,一般要经过三名精神科执业医师诊断,其中有一名医生必须是高年资的,主治医师以上的。如果根据诊断标准,患者是精神病患者,需要住院的话,病房里会派一名护士下去把他们接到病房。

  “接到病房之后还得再次诊断。”董主任称,由于门诊上只是一个初步的诊断,所以入院之后他们还需要进行详细的问诊、检查,进入病房后的诊断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是3天的时间,这个时间内一旦确认是精神病患者,住院的时候需要填写知情同意书,需要患者的第一监护人和主管大夫签字,没有第一监护人的就找亲属,如果患者没有亲属,他们会联系公安部门。如果在3天的时间内没有确诊的话,就不能收治住院。

  “我们曾经遇到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的女子。”董主任回忆说,他从业近二十年就遇到这么一次,当时这名女孩还不到20岁,是单亲家庭,她在家里总是发脾气,甚至还动手打她母亲,后来被她母亲当成精神病患者 ,在110的陪同下来到了医院,不过经过他们的诊断,这名女子并不是精神病患者 ,后来就让她出院了。

部分重型患者可由亲属决定

  草案中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或者不住院不利于其治疗的;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

  对于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或者不住院不利于其治疗的,经负有监护职责的近亲属同意,医疗机构可以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负有监护职责的近亲属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得对其实施住院治疗。

  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李主任称,目前从住院情况来看,病情比较轻的患者住院都是自愿的,不过重型精神病患者都是家属签字。精神病的特点就是病情越重越认识不到自己的病,所以这种情况下,让患者自己签字恐怕不可能,需要患者的近亲属来签字。

聚焦草案新增条款

  精神卫生法草案此前已经常委会两次审议,提交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草案三审稿增加了不少规定:针对我国精神卫生资源不足的状况,草案增加规定,要求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同时要求给予精神卫生工作人员适当津贴。

综合医院应开精神科门诊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在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力量较弱,多数综合性医疗机构没有开设精神科门诊。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虎表示,建议加强医疗机构的精神障碍防治能力建设。因此,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

精神科医护人员可享津贴

  洪虎说,目前精神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医务人员收入低、风险高,为稳定队伍,应当对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给予适当津贴。因此,法律委员会经同有关方面研究,建议在草案中增加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精神卫生工作人员适当的津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程津培在审议草案时表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属于高危行业,目前我国精神卫生的工作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这种局面的出现,归根结底是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太少,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事精神卫生人员的待遇普遍偏低。

家庭成员应互相关爱

  草案三审稿明确了家庭在精神障碍预防和患者看护方面的责任。草案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关爱、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提高精神障碍预防意识;发现家庭成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帮助其及时就诊,照顾其生活,做好看护管理。

  在草案进行前两次审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家庭关系在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影响。

  据《京华时报》

不能告诉重病号其真实病情

  “精神病患者跟其他疾病患者就诊时不一样,病情越重了我们越不能告诉他们。”李主任称,精神疾病患者在门诊看病时,医生了解病史往往不是让患者来自述,而是通过他们的家属或是朋友来了解病情。如果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他们会让患者先到外边等着,单独跟患者家属沟通。

  比如说,一名抑郁症患者 ,因为病情严重有了自杀的可能,这种情况下,他们跟患者说病情时会说得很轻,会安慰他说没事的,吃点药就好起来了,多说一些增加自信心的话,让他们放心。“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 ,不能跟他们说详细的病情,这样反而会刺激他们,所以只能让家属签字。”

  “现在医院收治的重型精神病患者都是家属签字的,经过治疗病情缓解了很多,有的直接好转了。”李主任说,一个月前他接诊了一名三十多岁的男性,这名男性因为工作上出现了差错被单位开除了,被开除之后他情绪很低落,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慢慢地就出现了精神分裂症。

  李主任说,这名男子出现了幻听,他总能听到有人让他从楼上跳下去,他自己知道跳楼的危险,不想跳,所以心里很痛苦,后来家人将他带到了医院。“这个病人症状已经很典型了,但是他自己不能辨别病的症状,不觉得自己是生病了。”李主任说,“这名男子住院后治疗了一个月病情就缓解了,现在已经没有幻听了。”记者 韦丽丽
吴立州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