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站每天救助150多人 今年帮9人DNA寻亲
来源:大众网-城市信报 2016-12-12 14:20:00
岛城大风降温,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成了大家内心的牵挂。12月7日,记者从青岛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每天150多人从这里获得帮助;工作人员每周两次为不愿来救助站的流浪汉送去衣食;今年通过DNA比对,帮助9人找到了回家的路……这里每天都发生着各种有泪有趣的故事。而让工作人员颇为头疼的是 ,街头的职业乞讨者成了“最难”救助的对象。
工作人员每天“巡街” 隔两三天就送衣食
最近,岛城又降温。12月7日一早,记者来到了青岛市救助管理站,这里每天都在为寒冬中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这么冷的天,真替这些流浪人员担心,我们这里有5名工作人员整天在外面跑,给他们带点衣服食品。”救助管理站救助科副科长孙永生介绍说。据他介绍,每年从11月20日开始一直到来年3月初,就是救助站最繁忙的时候,寒冷的冬天,街头巷尾总有一些流浪乞讨人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对于常年从事救助的工作人员来说 ,因为经常到外面给他们送东西,所以流浪乞讨人员大致都分布在哪些地方他们心里有数。每次出去,工作人员就会将饼干、方便面等容易存放的食品送到他们手中,外加一件厚实的棉衣。
早在今年11月21日首场降温的时候,救助管理站就曾组织过一次全市范围内的送温暖活动,为流浪乞讨人员送去生活必须的食品和棉衣,但除此之外,孙永生告诉记者,救助站救助的方式远不止这一种。在救助站里,一部热线电话随时都会响起,不少热心市民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看到情况反映到这里。“大概一天能帮助150个有着各种各样困难的人,但其实70%是自己主动寻求帮助的。”孙永生说。
据介绍,这70%的人中当中,有来青务工找不到工作,花光身上带的钱无依无靠的;有在这边被偷钱包,没办法买票回家的。“对于这一部分精神状况正常的人来说,我们一般会收留他们在站上住一晚,然后第二天为他们提供一张回乡的车票。”除了工作人员在街边寻找到的流浪乞讨人员之外,公安部门、热心市民都是时不时地送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员过来。
从事救助工作多年,孙永生遇到了不计其数的故事,这其中既有催人泪下的,也有的让人哭笑不得。“每次突然大风降温,我们都会组织集中救助,有一些会跟着我们来救助站过冬,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来,这时候我们就要把食品衣物给他,有些精神受过创伤的流浪汉就挺奇怪,你直接给他他不要,你要是把东西扔在地上走了,他才会捡起来用,捡到了才会觉得这东西真正属于他。”据孙永生介绍,经过多年的摸底,全市常年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大约有18到20位,桥底窄巷等避风的地方成了他们的栖身之所。
职业乞讨者成难题 救不救助两难
如果说常年露宿街头的流浪汉只是增加了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已,那么对于相当一部分职业乞讨者的救助而言,就真是步入了一个不救助惹投诉,想救助又遭拒绝的两难境地。
“经常会有热心市民打来电话,说说某某地方有个流浪乞讨人员,非常可怜,希望我们派人过去看看,能否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结果去了一看,发现是职业的乞讨人员,本身就是依靠这种方式来赚钱的,所以根本不会理会我们的救助,但是打来电话的热心市民过几天一看,流浪人员还在这么冷的天乞讨,就会投诉我们不作为。”救助管理站安置科科长王享德说,因为现在从政策上来说,救助必须遵从自愿的原则,所以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成了救助中最尴尬的情况。
“这部分人还不少,打来十个电话寻求帮助,其中大约有七个反映的都是职业乞讨者。”王享德介绍说 ,之前还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部分职业乞讨者住在居民楼的楼洞里,收拾的一些破烂垃圾都放在里面 ,让居民很不满意,于是将电话打到了救助站,可是工作人员到现场一看,他们确实有不符合救助条件,又不能强制驱赶,所以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现在开车的人都深有体会,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常常会遇到敲玻璃乞讨的,按照法律法规,这就属于妨碍正常交通通行,需要交警部门管理,像居住在楼洞引发投诉的,街道、城管等也应该去做工作 ,所以如果说广义的救助,如果多个部门能够相互配合,这样会把救助问题解决得更好。”王享德说。
DNA寻亲 今年帮9人圆梦
在救助站里,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帮助一些因为精神受创等原因,导致与家人失散的流浪乞讨人员寻亲。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光是今年,就已经有9人通过DNA比对这种方式,找到了各自的回家路。
据悉,去年年底,民政部、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对当前滞留在救助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尽快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数据,公安机关应及时组织免费采集,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反馈给救助管理机构。而对于新进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在其入站7个工作日内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数据。
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1月开始,青岛对长期滞留在救助管理站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了DNA数据采集,分3批采集血样共计221份,其中,男性135份,女性86份。目前,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的DNA数据信息已经全部录入全国失踪人口数据库和全国打拐DNA信息库。
“长期滞留在救助管理站的流浪乞讨人员多有智力障碍,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进行有效沟通,不能提供个人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等等,DNA采集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救助站DNA血样采集工作将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采取边入托边采集,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光是今年,就已经有9人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回家路。”
不过,目前通过DNA比对送回家的流浪乞讨人员还是少数。“如果流浪乞讨人员的家庭成员血样入库了,我们这边采集流浪乞讨人员的DNA血样,进行对比,基本能找到。”青岛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说 ,还是得呼吁失踪人口的家庭成员去报案,并采集血样。“两端的采样,才能将流浪乞讨人员DNA寻亲做好。”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张鹏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