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青岛6月6日讯(记者 刘宇昕)针对加快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青岛市副市长黄龙华6日在山东省产业精准扶贫电视电话会议青岛分会场上表示,要结合镇、村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等实施扶贫政策,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同时,要动态跟踪贫困户信息、实现精准化管理与考核。
大众网记者从全省产业精准扶贫电视电话会议青岛分会场上了解到,目前,各级各部门对产业扶贫非常重视,都做了大量工作。黄龙华表示,各区(市)、各相关部门和对口帮扶单位要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调度,立说立行。已经开工的项目要加快推进,加快见效,尽早让贫困对象受益;没有开工的项目,要抓紧行动,迅速实施,确保6月底前全部开工;没有确定项目的,要积极对接,外引内联,7月底前落实到位。项目选择要发挥好当地优势产业和企业的作用,注意规避风险。
据悉,产业扶贫作为一项扶贫措施,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作用的核心和重点是促进产业发展与贫困人口脱贫对接,让贫困人口从产业发展中受益。贫困人口脱贫是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是脱贫攻坚的核心、要义和根本。各区市要抓紧落实镇、村脱贫规划和贫困户脱贫方案,立足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片区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效益好、见效快、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科学客观地分析产业状况,找准发展重点和突破口。已有的主导产业,要继续扩大规模,完善产业链,将更多的贫困对象纳入产业发展体系;正在培育的产业项目,要注重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争取尽快做出规模、做出效益。
要结合镇、村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和资源特色,扶持农户发展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特色“种养加”产业,积极实施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高效农业扶贫等;充分发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引擎带动作用,借助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载体和平台,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要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采用委托帮扶、资产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盘活承包地、宅基地、固定资产、自然资源等,让贫困农民既可以获得产业发展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也可以通过股权分红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各有关部门要把涉农资金向扶贫对象倾斜,各区(市)要统筹整合、集中使用各级各类扶贫资金,重点瞄准产业、瞄准项目,支持和引导贫困镇、村和贫困户自主选择发展产业。市专项产业发展资金要全部用于产业扶贫,精准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绝不能改变用途、超范围使用。这一点财政、审计部门要协同市扶贫办做好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全部用在贫困群众身上。要创新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公益扶贫基金等多元化方式,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使财政扶持资金由直接投入为主转为直接间接相结合,发挥好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青岛市金融办要积极协调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例如扶贫小额贷款、扶贫再贷款等。探索开展价格保险试点,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产品保险和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有效防范和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造成的损失。市财政部门要尽快确定财政扶贫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撬动方式,包括担保、贴息、贴费等。要畅通扶贫渠道,建立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产业扶贫的机制。
同时,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脱贫信息报送制度,动态跟踪、及时更新产业扶贫信息,实现精准化管理与考核。要加强督查指导和考核评估,开展专项督查、联合督查、行业督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把产业精准扶贫的督查结果作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6月底,青岛市扶贫办要着手组织开展半年督查考核。同时,要抓紧时间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