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谈即墨古城:即墨复建模式可作全国范例
来源:齐鲁晚报 2015-11-04 09:18:00
10月31日下午,即墨古城学宫会客厅,冯骥才与即墨古城规划建设者和市民谈笑风生,畅谈《文脉与传承》。“震撼”,这是即墨古城给冯骥才的初见印象。他认为,即墨古城是新城,也是老城,即墨市尊重传统文化,注重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复建古城并留给后人,这种尊重历史、整体原址复建的古城建设模式,目前尚属国内唯一,可作为全国成功范例。
即墨古城复建模式可作全国范例
“历史的鸿鹄飞走后,即墨古城早已没有踪影,只留下一片片彩色的羽毛,遗落在这片土地上,似乎历史在此没有发生过一样,即墨凭什么来建这座古城?”当日,冯骥才首次到即墨古城。2014年冬以来,作为即墨古城的文化顾问,他一直在时刻关注着古城复建,不断出谋划策。
“看了即墨古城,我心里的两个问号找到答案了,这个答案超乎我的想象!”实地调研之前,冯骥才心存疑问:即墨市到底为什么要建古城?即墨恢复重建古城用什么方法?什么标准?尺度?即墨市通过复建古城,找回历史的感觉、尊严和精神,这是冯骥才之前没想到的,也恰恰是他所希望的。
冯骥才之前曾担心,即墨同很多城市一样,重建仅仅是为了旅游,借历史的由头建一个更适合旅游、不伦不类的所谓古城。“即墨市没有这么做,而是用恢复重建的办法解决历史建筑问题,就像二战之后圣彼得堡的重建。”冯骥才说,当年,圣彼得堡严格按照史料记载复建,不仅恢复了俄罗斯的尊严,也找回了俄罗斯的城市精神。 这些年,冯骥才的足迹遍步许多国内外的古城和古村落,让他感到失望的也很多。冯骥才认为,即墨古城总体规划设计起点高,严格参照史料记载复建,统筹考虑建成运营管理,建筑质量高且精致、有品位,古城建设者勇于钻研与担当的为民情怀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冯骥才说,市场经济时代,城市发展担负着很大的经济责任和目标,还要关乎民生,注意社会精神的传承,即墨市出于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和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精神需求,恢复重建古城,找寻历史文化的根源与自信,这些所作所为让他心生欣慰。
近几年,即墨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但这座城市留下的历史遗迹不多,缺乏历史的直观形态,无法触摸。即墨人民迫切需要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身份,所以该市通过恢复重建古城,找回历史的感觉、尊严和精神。这,是冯骥才到即墨之前没想到的,也恰恰是他所希望的。
建好即墨古城,将财富留给后人
在即墨,冯骥才盛赞一个浪漫的故事,感慨一句令他吃惊的话。这个浪漫故事和德国老太太有关。她叫吴淑曼,今年70多岁,是德国汉堡大学的教授。几年前,即墨市从吴淑曼手中获赠几十张清末民初时期即墨古城的老照片。这些照片收藏于柏林博物馆,是德国传教士当年所拍摄。
“真没想到,即墨的古城遗存没有了,凭一个德国老太太提供的照片,引发出一个关于古城的浪漫故事。”冯骥才认为,凭老照片等史料恢复重建古城的想法非常好。“我看到即墨古城的老牌坊、城门楼等建筑,严格按照史料记载的建筑形态恢复,在建筑细节把握上非常负责,保持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延续。”
令冯骥才吃惊的那句话是:建好即墨古城,将这笔历史文化财富留给后人。此话,出自即墨市这项宏伟工程的决策者们。“我很钦佩即墨市有此胸怀,他们重视古城复建,就是要恢复历史尊严,寻找文化身份,传承一种精神。”
冯骥才说,幸好即墨古城还没建成,他接着谈了自己的见解。
“一座古城是有生命的,需要长期积累,期间可能经历战争或大规模建设,是线性的、复杂的发展过程。恢复重建即墨古城,可以为后人在某些节点适度留白,留下追寻的空间,也许他们未来比我们更有智慧,一代代不断去丰富,完成一个城市生命的过程。”听到即墨古城在县衙中轴线两侧已适度留白,冯骥才翘起大拇指。 为全国古城、古建、社区或群体复建提供有价值的范本
“即墨古城是全国首个尊重历史、整体原址复建的古城,复建模式将成为范例。”冯骥才如此评价。他一再嘱咐,即墨市要坚持一边恢复重建,一边思考古城价值和文化诉求,积累工作经验,将来为全国古城、古建、社区或群体复建,提供有价值的范本。
冯骥才解释,复建古城,不能仅仅为了旅游价值,而牺牲别的价值。文化有多种价值,历史文化因为与经济结合,将旅游提前了,实际上历史文化是不能排队的,首先它是一个城市的立体见证,另外它有研究价值,还有欣赏价值、旅游价值。
“即墨古城的体量这么大,做得这么精致,是我没想到的。”冯骥才认为,恢复重建古城,不一定完全用历史上的材料,可以在确保原有形态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材料。他呼吁更多的专家积极参与即墨古城复建。譬如,建筑方面,应该研究胶东半岛的建筑形态、制作工艺等特点,用哪些古代元素,放哪些现代因素,需要专家用心研究。文化界人士可以帮助即墨总结各方面有形的、无形的文化特色。
建一个老城博物馆“留住乡愁”
“即墨应该建一个老城博物馆,陈列这方土地上出土的文物,原住民最有纪念意义的生活用品,以及具有地方特点的各类物件,向人们讲述即墨古城复原的故事,以及发生在古城的故事”,冯骥才支招道。
老百姓看得见山、看得见水,所谓乡愁,就是对这片土地的情怀。获知即墨古城原住民很支持古城建设,纷纷捐赠珍藏的一些老物件和对古城研究有价值的成果,古城还为捐赠者印制收藏章,他对此连声说好。“还应该进一步号召动员原住民,捐出家谱、瓷器、文书等代表这片土地特征的东西,将捐赠人姓名一并放进博物馆,代代相传,一百年,甚至五百年,将他们的感情和灵魂与古城紧紧相连。”
冯骥才认为,原先在老城区生活的一万多名居民,每个人的记忆都值得保护,这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对原住民进行口述历史记忆采访,留存影像证据,把离我们渐渐远去的历史召唤一下,回过头来正面看一眼,多获得一些资源,这非常重要。”
他强调,即墨的历史遗迹较少,每一个历史年代遗落的“羽毛”都要搜集下来,像考古发现的康熙年间的文庙碑、乾隆年间的诗文碑等文物,可以用玻璃封起来,安装上灯照亮,让来即墨古城的人近距离触摸历史。
现代与历史深度融合,是一个成功的独特范例
在冯骥才眼中,即墨古城,既是古城,又是新城,有历史元素,也有时代特征,是一座有“生活温度”的古城,因与安置房毗邻,犹如原住民的城市客厅。现代与历史的深度融合,很多地方总是做不好,而即墨古城将是一个成功的独特范例。
冯骥才说,他不希望复建后的即墨古城,是一个仿古建筑拼接起来的古城、供人旅游的粗劣化老城,而应该是当地老百姓喜欢去,外地人也喜欢去,有了人气后,慢慢会形成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特有的文化氛围。他相信,当大批游客来到即墨说“古城真好”,即墨的原住民心里肯定也很自豪;原住民的亲朋好友来到即墨,他们也一定会带着到古城里走走、看看!
即墨之行,给冯骥才留下深刻印象。来之前,他专门查看了地图,发现这里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交通便捷,山环水抱,与日韩隔海相望,当年先人选择在此耕种牧渔,非常明智。
到即墨后,冯骥才发现,这座城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干净整洁,文明程度较高,大街上看不到一个随手丢掉的烟头。“我对即墨人的印象‘蛮好’,这里的风土人情非常吸引我,作为一个北方人、文化人,我为即墨老百姓感到高兴!”
【嘉宾名片】冯骥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国务院参事,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文艺家、画家。
责任编辑:安玉生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