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骗补内幕:电池没编号一辆车卖好几次
来源:央广网 2016-03-28 09:34:00
新能源汽车火了。根据“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年产销量要达到500万辆,2015年,中国新能源车年销量为33万辆。换言之,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车将实现从33万辆到500万辆的巨大跨越,每年平均需要新增至少93万辆新能源车销量,这是一个资金规模达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巨大的市场前景催生了一批钻新能源补贴空子“发横财”的企业。过去几年间,前所未有的高额补贴和不够严格的监督机制,让大量“骗补”行为浮出水面。
国家地方两级补贴 发放补贴需审核发票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政策是国家、地方两级补贴。
2015年4月29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2017-2018年的补贴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单车续航里程必须达到100km,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方可获得补贴;此外,去年续航里程在100-150km的车型,国家补贴金额为3.15万元,而到2016年仅为2.5万元,下降6500元。
近日,全国不少地方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恰逢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政策调整期。
在已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省市中,北京、天津、西安、河北、长春、山西、哈尔滨按国家标准1:1比例补贴,沈阳按照国家1:0.7-0.9比例补贴,青海按国标1:0.5比例补贴。深圳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8万元(包括购置和使用补贴),江苏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2万元。
新能源补贴的发放门槛也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部分,在国家补贴的发放上,四部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经过审核,根据企业年初上报的本年度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情况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后,年底会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地方政府的补贴同样需要上传发票到专门的系统里等待审批。
骗补内幕:电池没编号 一辆车可以卖好几次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骗补”之痛如影随形:2015年1月至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7.4万辆,对应的上牌量累计仅10.8万辆,高达7万辆的“数据黑洞”背后,可能存在非法获利的“骗补”行为。
那么这几万辆新能源车都去哪了?一位汽车企业人士表示,“可能拿完补贴就停在库房了,也可能把电池拆了卖了,更可能是拆下电池重新组装,再申请一轮补贴。”
有些所谓的新能源车企,通过一条简陋的组装线就能生产出电动车,或者转手卖给自己的租赁公司,或者获得补贴后拆下电池重复利用循环申请补贴,以大量未达到安全技术标准、产品一致性差的电动车,轻易便套取上亿元的新能源补贴。
而其中相当一部分车型并未进行公开销售和进入交通领域,只是汽车厂商在自己手中“倒手”,就可以当做骗取补贴的工具。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公开的秘密。
“部分投机企业在造车的同时私下成立租赁公司,生产出的电动车转手就卖给了自己的租赁公司,从左手倒到右手,补贴也能拿到。”上述人士认为,这种行为已经属于恶意骗补。
骗补产业链后半部分的二次套利,是众多新能源车凭空“消失”的主要原因,也是情节最为恶劣的骗补手法。
“租赁公司买来车后会将车返厂,车身可以回收。由于与燃油车的每一台发动机都有编号不同,电池系统并没有可核对的标识,因此完全可以再利用。就这样,一辆车来回卖好几次,补贴金额也随之循环领取。”
他山之石:碳排放交易 补贴门槛高
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也有补贴政策,和中国并不相同。
美日德等国更重视补贴电动汽车产业链上游的研发环节,重视生产性价比高的新能源汽车,主要通过税收优惠促进市场发育。
美国加州规定各汽车厂商在加州汽车销售总量中“零排放”车必须达到一定比例,达不到可向其他公司购买指标,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每年得到几亿美元补贴就来自这种交易。这种交叉补贴是汽车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影响政府税收。政府的职能是建立降低碳排放的交易平台,并进行监管。
在德国、法国等国家,会提高补贴的门槛,提高续驶里程数标准,从而推动真正的电池技术研发。在日本、韩国则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顾客提供高额补贴,补贴在用户端,以提高此类汽车的销量,刺激车企转型。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姜付进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