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澳门城大梁文慧教授:教育工作是一项终身的事业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5-10-28 12:41:00
原标题:专访澳门城大梁文慧教授:教育工作是一项终身的事业
澳门城市大学教授梁文慧 本人供图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事业,能够在你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带给你远超付出的回馈的话,教育事业绝对当之无愧。而这份历久弥坚的事业,对于梁文慧来说,是一个郑重的承诺,履行承诺的时间,是一生。
优秀的学业背后,是艰辛的付出
18岁赴澳洲留学,2年读完本科,随后赴美读硕,1年后顺利斩获该届毕业生最高学术优异奖和完美GPA奖,并因此获得奖学金再次赴澳读博!作为当时班里唯一来自中国的学生,梁文慧的成功显得异常光彩炫目。再次回到澳洲,求学于中央昆士兰大学的梁文慧,真正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因为在这里,她不仅拿到了教育学博士学位,也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付诸一生的事业。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鲜花是灿烂的,掌声是动听的,光环是迷人的。可是,有谁看到他们背后那一点一滴平凡不起眼的积累?“当时歧视情况较严重,本地人不太愿意出租房子给中国留学生,当时我在本地人的房屋内分租到一房间,业主不许用电话,年少的我首次尝到受人白眼的滋味!”,除了生活上的不公平待遇外,家境上的困难让她的海外求学之旅变得步履维艰。为了省钱,她甚至每天步行或等待一个多小时坐公交车上学和到兼职公司工作,1天仅吃1顿饭。恰在此时,是老师们在生活中的热心关怀与在治学上的严格要求,才令她渡过难关并在今后很长的人生岁月里深深受益,于她而言,这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教育工作:不是简单的投入与产出
“教育,需要不断的投入。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梁文慧的身上有一种对教育事业由内而外的崇敬与感恩,这还与她少年时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她的中学是在澳门当地一所天主教学校就读的,在愉快的青少年时期,平等友爱的教学氛围、温和而又不失严厉的教师以及宗教学校特有的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严谨要求,让梁文慧从小就养成了勤勉、努力、克制的良好习惯。这是良好而又成功的启蒙教育带给她的第一个人生礼物。
回国后的梁文慧选择留在澳门城大从事教育学教学,在她看来,“教育,首先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其最终是影响到人的思想和行为。”师道,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相对于中国传统观念中对教育的解读,受过良好西方教育的梁文慧还有她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不断地接触和研究不同时代的学生,才能找到学生的特点和诉求。同时,还要不断的了解社会动态,保持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更新。”这份终身的事业,不仅使得梁文慧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沟通,保持了较好的心理状态也让她不断学习、进步实现自我增值,尤其是每当看到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内心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教育,不再是僵化的“投入—产出关系”,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自己也在成长也在收获,这是教育事业最具魅力的特点之一。
教育的群体,应该细分化
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梁文慧有着不同的教育心得:“对于那些年龄较小的学生的教育,我较为注重身体力行的传递自己的理念,其中较为重要的几个包括:诚信、感恩、亲情。诚信是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感恩是作为一个具有智慧的人的基本特征,关注亲情则生活幸福感和快乐的源泉。”
而对于处在人生重要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梁文慧认为应该秉承与时俱进的观念,理性地面对商业化席卷下的各种思潮。如今,创业的如火如荼,创业者的厚积薄发,都令每位大学生心驰神往、斗志昂扬,是否每个大学生都适合放弃500强而选择创业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梁文慧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学生关注创业是一个很好的事情,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较为容易找到创业的途径和机会。然而,对于学生的休学创业之举,则不敢贸然认同。就我个人的理解,摆地摊卖凉皮和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之间,并无本质性的区别,可能对于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而言,摆地摊可能会创造出更为新颖的业态和盈利模式。但是,这种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和意识的培养基础之上。而学习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过程。”
她还从教育的观点上给出了她对创业大学生的建议,认为学生还是要首先通过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和知识水平,并借助学习过程中的机会拓展自己的眼界,锻炼自己的思维,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多了解社会和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为之后的职业发展以及创业做好准备。
谈及多年来的求学从教经历,梁文慧说道:“海内外的生活,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冷静和独立地解决问题;如何管理时间,不断学习,高效高质地完成工作;如何把握机会,感恩地用所知所学服务学生和回馈社会;如何计划将来,有序地创造学问与财富……然而最重要的是让我更加热爱祖国。”教育是一项终身的事业,充满挑战,同时又充满希望,唯有不断与时俱进汲取时代的营养,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兴旺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理想抱负付诸于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才让这这份事业愈加恒久弥坚,闪耀出最耀眼的光芒!(记者 张胜磊)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