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携手岛城共育国际人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落户青岛
来源:大众网 2016-08-11 16:45:00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大众网青岛8月11日讯(记者 任聪聪)8月11日上午,上海财经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青岛市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签约仪式,双方成立“上财(青岛)-伯克利(哈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这标志着青岛市在引进世界一流大学来青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副院长Michael Rielly讲话
名校联手 共建国际人才培养基地
记者了解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与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一同被誉为美国工程科技界的学术领袖,而上海财经大学则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商科院校,两大高校强强联手,在青岛成立“上财(青岛)-伯克利(哈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将作为上海财大与伯克利在青岛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运营管理机构,承接并落实金融、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和财务会计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咨询任务,并负责中美合作双方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同时,上海财大和伯克利将分别派出教授和高级管理人员联合组成学术指导委员会,负责管理教学标准与处理学术事务。
在该国际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之前,双方已在青岛落地“上财-伯克利金融硕士(全球财富管理方向)学历学位教育项目”。据介绍,该教育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参照国际标准进行设置,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各承担1/2课程,中方教授主要负责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和财富管理专业课程,美方教授主要负责金融量化分析相关课程。此外,该项目还邀请了大批行业精英和业界专家作为实践导师参与教学和就业指导。学生们不仅能够接受系统严谨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而且还能充分享受青岛、上海和伯克利三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并有机会到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进行实习和实践。
优势引领 培育金融界精英人才
早在2014年12月,上海财经大学便与青岛“结缘”——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青岛共建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一直在发挥财经类专业优势,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助力青岛发展。”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表示,在人才培养上,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延续了上海财经大学精英化教育、国际化及专业化发展等特色,培养高端专业人才。而“上财(青岛)-伯克利(哈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的成立,则标志着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在青岛迈出了探索高级金融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第一步。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晖表示,未来四到五年内,双方将在履行协议、实现双赢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举办双学位教育、建设国际商学院等中远期目标构想。
共育人才 注重提高实践能力
今年9月份,研究院将迎来20名该金融硕士项目的首批新生。据介绍,这20名学生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就可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学位证书”,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授予的课程结业证书。在国际人才培养基地正式签约启动的基础上,合作办学双方今年又在青岛落地了“上财-伯克利国际商务硕士(自贸区与国际投融资方向)学历学位教育项目”。该国际教育项目同样由上海财经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开设,目的是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国际经济、商务、法律与国际关系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娴熟的英语能力、能够在国际组织及跨国机构中胜任经济贸易、商务等工作的国际化高层次管理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上海财经大学模块占3/4,由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承担授课任务;伯克利模块占1/4,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承担。授课方式将采用课堂讲授、案例研讨、管理实战、情景模拟、现场访谈、名家论坛、项目作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以保证教学质量。在培养方式方面,该项目将实行双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校外兼职导师各一名。其中,校内导师侧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校外导师由相关领域的企业高管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学者型领导担任,侧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项目还开设了海外游学模块,定期组织学生赴海外知名学府及机构参访交流。
2017年,上财-伯克利国际商务硕士(自贸区与国际投融资方向)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招生25人,报考资格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的在职工作人员或往届生,学制为2年,一般为周末授课。报考该教育项目的学员,要参加每年12月底的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和第二年3月由上海财经大学组织的复试。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考生可获得由上海财经大学颁发的国际商务硕士学位和学历证书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颁发的课程结业证书。
责任编辑:曲顺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