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众急救普及率低 心肺复苏讲师培训需求加剧
来源:新华网 2015-12-28 09:27:00
图为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会长李立环
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刘映)由于心脏病突发、窒息、淹溺等各种原因导致心脏骤停,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然而,这项被称为“第一救命术”的心肺复苏技术,多是在医学院和医院内部实施,医院外公众普及率很低,每天仍有很多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而失去抢救时间。12月26日,在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第二期心肺复苏讲师培训班上,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会长李立环教授表示,心肺复苏技术并不高深,但在临床上要做到规范操作、有效抢救也不容易。因此,建立先进的心肺复苏技术推广培训体系,提高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是一项利国惠民的有益行动。
急救只在分秒间,急救不是“OTC”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当心脏停跳后大脑皮层能够耐受的存活时间只有4-6分钟,之后便开始不可逆的死亡进程,这个时间窗被称为“黄金4分钟”。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必须由第一目击者在现场就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如果每个普通公民都学会基本的复苏技能,关键时刻就能在现场挽救患者的生命。根据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统计,美国心脏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抢救成功率平均为9%,部分城市和地区可达50%。而我国大城市的平均水平不到1%,广大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则更低,这和我国的公众急救普及率低有直接关系。
图为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保办公室主任敖虎山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保办公室主任敖虎山表示,在现实生活中,心肺复苏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统一规范、符合社会公众认知度的具有国家权威性的培训教材,社会上有些开展心肺复苏培训的机构和形式鱼目混珠,有些不规范培训误导群众。很多活动都是一次性,掌握之后长时间不练后就会生疏,缺少可重复可持续机制。此外,还缺少法律支撑,施救者的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比如复苏失败,怎么办?
“急救不是‘OTC’,急救只在分秒间,只有规范正确的急救才能有效地救助生命。”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发起人、侯任主委,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副主任陈志说,鱼刺卡喉、溺水怎么做?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在各种朋友圈里狂转。由于群众对专业医学知识的认知度不同,一名高水平的心肺复苏培训讲师对于提高培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心肺复苏活动实践,以及对于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医生心肺复苏技术状况的调研,了解到我国心肺复苏讲师培训需求很大,与此同时,急救培训也需要实施准入制度,让真正能挽救生命的专业人才加入公众急救团队中来,促进我国公众急救普及率的提升。
图为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副主任陈志
建立先进的心肺复苏技术推广培训体系
面对更多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心脏骤停,群众中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率始终是薄弱环节。
敖虎山表示,为了推广科学规范的心肺复苏技术,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启动了“心手相连 点亮生命”心肺复苏行动计划,先后在内蒙古阿尔山、辽宁抚顺、江西瑞金、陕西西安、浙江杭州、福建福州、厦门、广东广州、云南大理等地开展针对社会公众的培训。由于目前我国尚未有自己的心肺复苏培训师认证制度,为此学会在西安开展了首期讲师培训班。
对于下一步计划,敖虎山表示,学会将致力于将现代救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心肺复苏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建立先进的心肺复苏技术推广培训体系。具体将从四个方面推进,一是推进法律法规建立。贯彻依法治国理念,推进依法依规开展培训、每个公民的施救义务、保护施救者的权益等法律法规的建议。这是活动长期稳定开展的基础保障之一;二是建立证书效期制、重复培训制度及长期稳定的培训教室,公众可以重复参加培训,考取证书。活动的可重复是保证持续开展的条件之一;三是制定我国心肺复苏普及培训教材及定期更新制度;四是推进建筑物设立除颤器的建筑标准。
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共100多名医生和群众在北京阜外医院参加了心肺复苏培训。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的陈志教授;常务理事齐娟教授、徐建红教授;理事陈世彪教授、吕黄伟教授等为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开展了专题讲座。讲解心肺复苏的意义、技术及技巧,以及如何消除施救者的心理障碍、如何正确的判断患者的情况、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等重点问题与大家交流互动,把在急救实践中积累的各种问题与解决对策与大家分享。北京急救中心的温新华教授、陈志教授、徐建红教授以及江苏省人民医院陈彦教授分4组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学员将获得学会颁发的心肺复苏讲师证书。
责任编辑:刘梅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