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傅仁德:桃源河畔的“幸福实践”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3-05-16 17:17:00

  桃源河畔的“幸福实践”

  市残联驻城阳区棘洪滩街道魏家庄社区“第一书记” 傅仁德

  “现在可以到家门口的专用场所上网学习、打台球、看电影了,真是太好了!”看着全新启用的社区“残疾人之家”,社区残疾人魏阳阳打心眼里高兴。残疾人群众梦想成真的喜悦表情,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这也是自己作为社区“第一书记”,在桃源河畔辛勤工作“幸福实践”的一个缩影。

  魏家庄社区地处桃源河东岸,是城阳区的“西南边陲”,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租赁,年仅100余万元。现有居民514户、农业人口1380人、困难户21户、持证残疾人71名。

  面对社区经济不发达、残疾人等困难群众较多和我本身农村工作经验缺乏的现实情况,我没有退缩的余地,只有真心实意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

  社区的困难户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冷暖必须倍加关心。2013年春节前,我积极协调青岛狮子会会员捐赠了棉被和米、面、油等慰问品,送到了40多名困难群众的家中。老党员魏玉梅动情地说:“你们那么忙,还来看望我,党组织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党员,感谢共产党”!听到这发自肺腑的话,我感到,她的喜悦和激动,绝不仅因为几百元现金和物品,更是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在工作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第一书记”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是能不能付出真情、崇尚责任,是不是真正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对待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有没有热情、有没有耐心、有没有用心。

  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重于山。作为“第一书记”,贵在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惠作为工作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魏家庄社区有持证残疾人70多人,方圆1.5公里的张家庄、黄家庄等6个社区,共有残疾人300多人。没有专用的学习知识、康复训练、文体活动场所,直接影响到他们走出家门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在市残联支持下,我们投入25万元建成了社区“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配备了电脑学习室、心理咨询室、康复训练室和文体活动室,同时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社区残疾人协会。协会根据残疾人不同需求,定期组织残疾人进行技能知识培训及心理咨询,不仅方便了本社区残疾人,还惠及周围社区的数百名残疾群众。

  老百姓最讲实际,“民生工程”往往就是“民心工程”,需要用耐心、恒心去谋划。魏家庄社区西北角村民的墓地区域汛期积水严重,村民需要涉水出入,群众意见很大,普遍盼望能异地规划建设一处“怀念堂”,实现墓地搬迁。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几年了,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我成了社区“第一书记”,问题摆在了自己面前,怎么办?只能迎难而上!考虑到这个问题涉及土地、规划等多个方面,且投资较大,仅靠社区自身力量难以解决,我会同包村干部向街道反映,最终,街道决定投资500万元,将包括魏家庄社区在内的9个社区的墓地统一搬迁,彻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这一问题,更好地促进社区稳定与发展。

  波光潋滟,清澈浩淼,阳光照耀下的桃源河仿佛传说中的桃花源一般美丽。一年来的“第一书记”工作实践,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方美丽的土地,祝愿她焕发出更加夺目的生机……

徐丽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