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青岛银监局在行动
来源: 作者: 2013-11-30 19:06:00
为缓解当前小微企业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近日,青岛银监局结合辖区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我市银行业从信贷投放、体制机制建设、金融服务创新、监管考核、规范服务收费等五个方面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引领我市银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增加信贷有效投放
确保辖区银行业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银行应按照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单独制定年度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同时,要求各银行要做好小微企业新授信客户的培育辅导工作,将更多的金融资源向服务薄弱的区域、行业、群体倾斜,不断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推进银行服务小微的组织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应在总(分)行层面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统筹小微企业业务发展的经营管理工作,确保服务小微队伍“兵强马壮”,同时要求各银行在积极探索设立多种形式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网点,在社区、县域、乡镇等金融薄弱区域设立更多的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提高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便捷性。
完善内部考核机制。《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制定小微企业业务具体考核措施,通过正向激励提高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科学考核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不良率,最大程度保护小微从业人员的展业动力。
优化小微企业信贷审批流程。《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根据小微企业风险特点,建立区别于大中型企业授信业务的贷前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授信审批服务的时效性。
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的长效机制。《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每年都应制定本年度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方案,制作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服务标准化手册并向小微企业宣传推广。同时,要求各银行设立专门的小微企业服务热线,并向社会公开。
促进金融服务创新
创新抵质押方式。《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业机构开办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抵质押贷款,同时引导各银行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审机制,探索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
创新贷款还款方式。鼓励银行业机构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探索年审制、循环贷款、无还款续贷等,实现贷款期限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
创新金融服务渠道。要求各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和其它服务渠道类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充分应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研究发展网络融资平台,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延展性和便捷性。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鼓励各银行大力发展产业链融资、商业圈融资和企业群融资,有序开办商业保理、金融租赁和定向信托等融资服务,通过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和集中处理满足小微企业需求。
强化监管考核引领
完善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对各银行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情况按月监测,按季考核通报,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激励与约束措施。同时将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三项指标纳入监测指标体系,
设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指导值。明确辖内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指导值为辖区全部贷款平均不良率上浮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在指导值以下的银行,在监管评级时不将该项指标作为扣分因素。
强化正向激励的监管政策。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达到相关要求的银行,在机构准入、业务创新、资本计量、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丰富机构体系建设。支持在小微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充分利用青岛作为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的良好条件,支持并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社区支行,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有效金融供给。
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网站建设,着力解决“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各银行加强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规范合作,引导其更好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建立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不良贷款核销等方面获得更大支持。
强调合法权益保护
《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应严格执行银监会有关服务收费方面的规定,除银团贷款外,不得对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对小微企业及其增信机构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严禁在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的贷款条件。在提供综合性服务产品时,应给予小微企业自由选择权,不得强制捆绑推送服务。同时,设立小微企业服务热线,并向社会公开。
截至2013年10月末,全市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30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2.51%,较年初增加323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52个百分点。全辖小微企业贷款户数7.6万户,较年初增加1.2万户,增长18.3%。
责任编辑:祝新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