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新市民地位不断提高 归属感越来越强(图)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2-09-22 08:58: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 孙桂娥(左)历时两年完成了长达六米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记者 何毅

  十年来,青岛发生着什么变化?从高密来青工作了20年的孙桂娥深有感触: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享受保险、房贷 、子女入学等与市民平等的待遇,从“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到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正因为这些不断变化着的东西,让这位来青20年的新市民在青岛买了房,准备长期生活下去。9月21日记者采访了孙桂娥。 

  业余生活

  打乒乓球绣十字绣,丰富多彩

  “先学着发最简单的球吧,把球垫一下用拍敲过去就行……”9月21日下午,下着大雨,与丈夫合开的自行车维修店里没有多少顾客,孙桂娥就趁空闲来到了云霄路居委会设立的“幸福驿站”,跟着练起了兵乓球,“挺喜欢乒乓球,一直想学,正好这里有了,这几天经常过来打几拍子。”孙桂娥告诉记者,这处“幸福驿站”是“新市民之家”在云霄路社区设立的第一个分站,主要是为周边的新市民提供休闲和各种娱乐场所。

  “幸福驿站”开办后,从高密来青打工的孙桂娥经常过来跟邻居打打牌、学学兵乓球、练练跳绳、看看图书,或者绣十字绣……生活不再是以前从维修店到家的“两点一线”了,以前从来不会打牌的孙桂娥也学会了“斗地主”“拖拉机”,从来不敢放声歌唱的她,也经常哼哼“黄梅戏”。

  “其实在‘幸福驿站’开办前好几年,这里就建成了各种活动室,我就经常过来玩,租的房子太小了,绣十字绣的时候就来这儿。只不过‘幸福驿站’建成后,来的次数更多了。有时候居委会还组织一些法律知识的讲座,过来听听,长长见识。”娱乐活动多了,业余生活丰富了,孙秀娥性格也开朗了很多,交了很多朋友,“经常过来打打牌,也认识了很多社区的居民。”采访中,孙桂娥还情不自禁地给记者炫耀了一幅花了两年时间绣成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长6米,宽近1米,“我之前把它放在了网上,有买家出价15万元想买,我没舍得卖。”说到这里,朴实的孙桂娥显得有些惋惜,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十字绣就是从社区服务中心学的,一开始只是学着玩,没想到这些工艺品还能卖钱。

  “很多时候新市民的生活都是‘两点一线’,就是工作、上班,有了这个“幸福驿站”后,他们就有了免费的活动场地。”香港中路街道办工作人员管延龙告诉记者,“幸福驿站”会定期举办活动,平时也将提供一些法律、劳动等方面维权服务。记者走进这处位于云霄路73号的“幸福驿站”看到,虽然面积不是很大,却应有尽有,不仅有会议室、图书室等,还有老年维权室、食品工作安全站等各种活动室,可以提供文明礼仪、英语、生活常识、技能、健康保健等各种培训。

  社会地位

  政策便利办事方便,更受尊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40岁的孙桂娥20岁的时候就从老家高密来到了青岛打工,卖菜的时候遇到了现在丈夫,两人在青岛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如今儿子已经14岁了。谈起身边的变化,孙桂娥感慨颇多,以“幸福驿站”为代表的业余生活丰富的变化只是其中一点,除此之外,令孙桂娥感到开心的还有现在能定期看到社区组织的晚会等节目,“以前真的就是从店里忙完就回家,现在不同了,可以去打打乒乓球,或者看看晚会,生活变得丰富多了。”

  “我来青岛20年了,见证了身边的很多变化,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新市民来讲,无论从青岛人对我们的态度还是各种政策,都对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谈起近十年的变化,孙桂娥直言,“感觉待遇直线上升,青岛人有的政策我们都能享受了,比如孩子上学,对我们新市民来说是最重要的事儿,现在只要拿着暂住证等相关证件就能就近入学,不用托关系找人孩子就能顺利上学,我儿子以前就在香港路小学上的,只不过现在送他去了河南的一所武校上学。”

  孙桂娥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非青岛户籍的人口也能投保,对她跟丈夫而言无异于是个天大的喜讯,“我跟丈夫开着一家自行车维修店,一直没有投保,始终觉得没有保障,2009年知道能投保后,我就跟丈夫都投了保,虽然每个月一共要交1000多块钱,但这是为以后买保障。现在生活起来也有了底气。”

  除此之外,令孙桂娥感到舒心的是,这几年来,市民的素质提高了,对新市民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刚来青岛的那几年,总感觉周边的人瞧不起我们,去办个营业执照还要看他们的脸色,而且办事员要先给有青岛户口的人办了,最后还是没给我们办下来,但这十年来变化太大了。去买个东西,售货员一听口音是外地人,非常热心,办营业执照工作人员很快就给批了,跟周围邻居也都关系很好,这也是我觉得变化最大的一点。”

  “这十年来,新市民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重视,他们享受与市民平等的待遇,有时候甚至会享受更高的待遇。这也是一个城市应该有的状态。”云霄路社区居委会主任郑明霞表示。

  正因为新市民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尊重,孙桂娥一家也选择了在青岛长期定居,于2009年在李沧区买了房子,把老人也接到了青岛居住。虽然每月需要还2000多元的房贷,但她还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望,“相信以后青岛会变得越来越好。”

  ■故事

  带着十几块钱来了青岛

  “小陈热线”创始人——陈明钰

  提起“小陈热线”,相信岛城人民并不陌生,在各大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遇到问题,只要拨通电话就会得到法律援助,而遇到生活的挫折,这里就能为你提供帮助。其创始者陈明钰就是外来务工人员扎根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来青岛十八年后,他从一无所有到创建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9月21日上午,当记者问及陈明钰刚来青岛时的情形时,他描述为“近乎一无所有”。“那时候我20岁,从陕西坐了42个小时的火车倒了三次来到青岛。”陈明钰说,当时他的行李只有一个背包,里面不过是一件衣服和一双鞋,几本书。“当时手里只有十几块钱,一路上看着一本酒店习惯用语的英语书。”陈明钰说,一到青岛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刚开始的时候我没钱住旅馆,就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睡了五天。”陈明钰说,当时他每天都出去找工作,后来到一家工厂的食堂里打工。

  因为以前没有好好上学,陈明钰从1996年开始报考自学考试,1999年拿到了毕业证书,在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了工作。“后来觉得自己在那里工作不合适,2000年就在团市委的帮助下成立了小陈热线。”陈明钰说,从2000年开始他的生活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给他人提供咨询的同时他也感觉自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06年,陈明钰又成立了新市民之家。

  “2007年我在青岛买房结婚,如今孩子都已经三岁了。”陈明钰说,他现在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也有了自己温馨的小窝,对这座城市也有了一种归属感。“在我身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城市扎根的新市民不在少数,青岛本来就是一座包容的城市,现在更是创造很多机会给新市民。”

曹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