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慈医院:大雪,养“藏”补肾

2019-12-07 11:26: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12月7日讯(通讯员 李均雁)12月7日,进入大雪节气,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时节,万物潜藏,海慈医疗集团肺病科王燕青主任医师提醒,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冬季对应于五脏中的肾脏,这是一个含蓄、内敛、藏而不露的脏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养“藏”补肾呢?

  一、早卧晚起,收敛神气

  大雪时节,大自然逐渐出现天寒地冻、冰封雪飘的景象,此时人体也需顺应这一规律,在起居上早卧晚起,尽量不使自己的阳气外泄。我们提倡的睡眠时间是9点到11点,这是三焦经当令之时,也就是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工作的时间,因此冬天建议尽量早睡,使机体可以蓄积更多的能量。有意识地早卧晚起其实就是在培养闭藏的能力,在补肾。

  二、去寒就温,护阳固表

  大雪时节,气温渐降,早晚温差悬殊,大风大雪天逐渐增多。此时衣服需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机体的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多加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可以避免许多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等。老年人尤须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

  (一)大雪节气头部保暖

  现代医学认为头部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所在地,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为头部皮肤薄,血管粗和毛发多的缘故,热能的散发量也特别大。据研究证实,当气温为15℃左右时,头部散发的人体热量约为1/3;气温在4℃左右时,头部散发的人体热量增至约1/2;而气温在零下1O℃左右时,竟有3/4的人体热量从头部散发,所以俗话说“热从头上散”。传统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脉走向是从手到头,足三阳经脉走向是从头到足,头部是六阳脉汇聚之处,也是阳气容易散发的部位。头部不注意保暖,血管遇冷收缩,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中风。因此保暖必须从头开始。

  1、头部切忌顶风吹。特别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更要注意过道风,在风大时应侧身走过,并用手护头。

  2、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而且要戴能盖住前额的帽子。

  3、洗头水的温度最好保持在35℃以上,洗后应立即用电吹风吹干,切忌在头发湿的情况下迎风而走。

  4、晚上睡觉时,应关闭好窗门。睡觉时头部应远离风口处。

  5、冬季的早晨梳头时,多梳几次头,使头皮微热,这样可以使头部经络气血畅通。

  (二)大雪节气脚部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热量不易被血液循环带到足部,且皮下脂肪较薄,抵御寒冷的能力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其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大雪时节应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

  1、腿部防寒莫贪靓。大雪节气,人们应根据温度的变化增减衣物,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注意膝关节保暖,可戴上护膝。此外,尽量减少在潮湿、阴冷的环境里活动,这样就能减少症状发作的机会。如果是长期坐办公室的女性,可以在工作的时候再加一张毛毯覆盖腿部,这样也能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

  2、建议每晚足浴(泡脚)。脚部有很多穴位,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足浴可以起到调理新陈代谢补气益肾的功效。每天泡脚的时间最好在七点半到九点钟之间。因为五点到七点是肾经运行的时候,过了肾经运行的时候肾气开始虚弱,这个时候泡脚可以有更好的补肾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水的深度以没过脚踝为宜,水温要适中,不能太烫,泡脚的时间建议控制在15分钟以内,过高温度泡脚以及泡脚时间过长有可能引起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有糖尿病的朋友,不建议泡脚,因为一旦足部皮肤破损,则有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三、大雪节气饮食调养

  大雪时节,地冻天寒,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满足机体的需要。所以此时可以适当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气补血,滋养身体。养生茶和养生粥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红枣茶可以活血益气,滋补阴阳;橘桂姜茶可以温中散寒,行气健脾;玉米粥可以益肺宁心,调中和胃;枸杞肉丝粥可以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各种五谷杂粮粥也都是调补佳品,如小米粥、番薯粥、燕麦粥、黑米八宝粥、胡桃粥等。

  北方地区进入冬季供暖期后,室内温度较高并明显干燥,建议适当补充水分。此外可适当多吃养阴之品,包括水生植物如水稻、藕等;越冬植物如大白菜、萝卜;背阴处生的植物,如冬菇、蘑菇;冬季成熟的食物,如冬梨、冬枣;体温偏低的动物如水鸭和鱼等。

  四、大雪节气需补肾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天气开始变得更为寒冷,正是风寒之邪侵袭的高发季节,对于中老年人和体虚抵抗力低下的人,肾中精气不足,肾中之阳亏耗,无力温煦和激发推动脏气而容易惹病。中医所谓“肾”,除指西医说的具有泌尿功能的肾脏,还包含生殖、神经系统、贮藏、营养、生长、造血、内分泌等功能。肾在季节里属冬季,在方向中属北方。虽然四季皆应补肾,由于肾属水,水有寒凉的特性,冬季和北方相对来说又比较寒冷,肾气最为不畅,也最容易罹患跟肾有关的疾病,故在大雪节气最应补肾、做肾保养,而且效果最为理想。

  补肾5大常见误区

  1、忽视辩证分型

  中医进补,应懂得中医“补法”的内涵和原则。所谓“冬藏于精,春不病温”,就体现了中医补法与调摄的精髓。“补”不但要分清虚的性质,还要看虚在哪一内脏,虚什么补什么,没虚症的就不能乱补。因此补肾的第一步,是要确定肾虚的状况。

  肾虚根据其特有症候,主要有两方面:肾阳虚(包括肾气虚)和肾阴虚(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水亏虚)。市场上的产品多数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讲,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或加重病情。即便是经典的六味地黄丸,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

  2、只补不“养”

  以为有了“补肾”作支撑,就可恣纵无度、流连情色,结果伤肾耗精,造成更大的虚损。冬属水,其气寒,主藏,冬天补肾尤以蓄养精气为先。只有适当节制性生活,才可藏精益肾。反之,再强大的补品,也弥补不了纵欲过度对肾带来的伤害。

  3、药与食搭配不宜

  比如补肾阳的同时,又进食苦瓜、西瓜等寒凉食品及饮用清凉饮料,削弱补肾药(食)物的功效。所以建议食用应季瓜果蔬菜,如果一定要食用寒凉性食物,那就加热后食用,以烹制之法最大限度的减轻食物之性。对于大部分健康人群来讲,还应注意不要过分看重“药补”而忽略了“食补”。“食补”得当,可与“药补”相得益彰。应根据自己肾脏的阴阳偏胜情况,合理选用“食补”来调养。

  4、盲目服用壮阳药

  认为补肾就是壮阳是不对的。其实,补肾好比烧开水:水烧到沸腾时会满起来,但水凉后水会变少;水减少到一定程度,就是再沸腾也难以满起来。单纯用壮阳药补肾就如同“烧水”,看似奏效,但肾水会越来越亏。正确的补肾法应是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益肾固精,达到补阳或阴阳互补的目的。好比水被烧开后,还要酌情加水,使水保持一定沸腾,但又胀满而不溢出,避免单用壮阳药而引起不良后果。

  5、凡是补酒都能补肾

  有人喜欢以补酒佐餐,当中也存在误区。首先,所有的含酒精饮品长期饮用均有可能对肝脏造成不可逆伤害,不建议饮用;其次,市场上补酒品目繁多、良莠不齐,所含成分含混不清,即使专业人士也没法完全搞明白其功效主治,因此不建议饮用补酒。

  大雪节气补肾吃什么好?

  老话说的好,药疗不如食疗,食疗虽然缓慢,但相对安全。大雪节气补肾吃什么好?

  NO.1——黑芝麻 黑色补肾,补肾当然首选黑芝麻了。在黑芝麻里稍加一些盐,就能“引药入经”,将黑芝麻的补益作用直接引到肾经,比单吃黑芝麻糊效果更佳。黑芝麻盐做法简单:把芝麻炒一炒,炒干后用料理机打碎,混入少量盐,搅拌均匀就可以了。平时撒在米饭或者面包上,又好吃又补肾。黑芝麻对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的人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NO.2——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无论是阴虚火旺或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宜常食多食。唐代食医孟诜曾说,“山药利丈夫,助阴力。”《日华诸家本草》记载“山药助五脏,主泄精健忘。”若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力更佳。

  NO.3——芡实 芡实性平、味甘涩,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明代医家缪希雍称芡实为“补脾胃,固精气之药也”。《本草纲目》也认为,芡实“益肾,治遗精”。古代不少治疗遗精早泄的名方,如金锁固精丸、玉锁丹、水陆二仙丹等,均是以芡实为主,配合莲须、龙骨或金樱子等研制而成。《本草新编》的经验是:“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NO.4——蚕蛹 蚕蛹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不仅是民间传统美味佳肴,而且还具有补肝益肾,壮阳涩精的功效,所以平时大家可以适当吃一些蚕蛹,尤其那些肾虚、遗精早泄者更应该多吃蚕蛹。

  在此节气,人们在日常饮食上,可以适当吃一些大蒜、韭菜、生姜、牛羊肉、桂圆、栗子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由于冬季北方室内因供热而干燥,自主选择温热饮食的朋友需要注意控制进食温热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否则很容易使人上火,罹患口疮等疾患。同时注意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适当多喝粥。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五、防寒保暖,适度锻炼

  “大雪”时节,不宜过早起床晨炼,最好等天亮见到阳光之后再出门锻炼,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谨慎出门,以免寒邪外受,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外出锻炼需做好保暖防护措施,头为“诸阳之会”,冬季外出尽量戴一顶帽子,大约可减少头部60%的热量散失。

  俗话说“寒从脚底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节气要特别注意足部的保暖。

  天气晴朗时适当参加户外活动,而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里,则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积雪不化,在大雪中待久了极易患上“雪盲症”,即“雪光性眼炎”,表现为畏光、流泪、异物感、奇痒、刺痛、水肿,因此在雪地逗留的时间不宜太久,如雪地工作或旅游观光时应戴上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墨镜。

  日常起居小提示:

  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起居和运动有规律。

  1、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长期的熬夜、睡眠减少会造成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引起心脏、呼吸、内分泌等多系统出现问题。罹患流感、甚至病毒性肺炎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机率明显增加。

  2、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因此,经常洗手的人能远离感冒。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3、按摩鼻沟。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4、三餐后刷牙及淡盐水漱口。每日早、中、晚餐后清洁牙齿,并且早晚两次用淡盐水漱口,可以最大限度的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