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以法治思维按下城市更新“快进键”

2024-11-22 10:03:5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记者 侯祥家 通讯员 王本朋 青岛报道

  作为青岛市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崂山区善用法治思维,实施“历史问题化解+现实矛盾解决+长远规划发展”工作法,建立“1+5+5”行政复议及应诉全流程管控机制,以不断优化的法治保障体系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护航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

  法治专班护航城市更新稳步推进

  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星罗棋布;老旧小区改造梯次实施,城市门户新形象呼之欲出;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全线提前通车;提前20个月完成全部 14 个城中村搬迁,拆除存量违建300余万平方米……崂山区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一项项惠民实事落地,离不开全流程、全方位的法治保障体系。

  崂山区成立法治保障工作专班,梳理城市更新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城市更新政策、制定工作流程、参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研究编制等,为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近年来,崂山区先后制定印发《关于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提供法治保障的实施方案》,建立挂图作战工作机制,形成贯穿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全过程、覆盖全方位的作战指挥机制。制定《法治保障工作任务表》,对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明确法治保障工作要解难题、见效果、树典型、立制度的工作要求。

  崂山区还综合运用法治宣传、法制审查、执法监督、复议应诉、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手段,全面整合公证服务、律师服务、鉴定服务等各类资源,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过程中的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纠纷化解等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崂山区法治保障城市更新建设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被誉为全国首届县域治理“创新案例”,法治思维有力推动崂山城市更新工作驶入“快车道”。

  创新打法为城市建设“清障拔钉”

  城市更新项目投资金额大、周期长、涉及利益主体多,但相关法规政策纷繁复杂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法律风险常伴随项目运行整个周期,加大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的难度。

  崂山区在青岛市创新施行“历史问题化解+现实矛盾解决+长远规划发展”工作法,建立“1+5+5”(即1个审理指引、5项管理制度、5项保障措施)行政复议及应诉全流程管控机制,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当地组织专业力量对各类协议及长期未解决的各类诉求,开展深入分析论证,梳理法律脉络,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目前已分析梳理研判各类历史遗留协议110余份,同时着力化解矛盾纠纷,高效办理有关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政府信息公开700多件。区司法局不仅提供专项法律服务保障,对法律风险进行实时监控、排除或规避,还首创涉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联合审查制度。该局法制审查与执法监督中心、行政复议应诉科分别从依法决策和防范风险角度进行联合审查,不断提高法律意见质量。目前,全区通过联合审查机制审查各类文件及合同协议1535余件次,其中各类会议议题149件、土地征收及安置补偿公告等335件、涉城市更新建设类协议252件;审查反馈法律意见416件次,审查安置区建设签订的各类合同383份,有效防范了决策风险,预防和减少了行政争议的产生。

  为群众排忧解难蹚出发展新路

  城中村改造,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是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作为青岛市重点攻坚的十大低效片区之一,崂山区张村河片区的改造工作自启动以来便备受关注。

  张村河片区的改造搬迁,涉及改造主体的确定、改造形式、用地手续的审批等多方面,牵涉面广、历史遗留问题多、工作难度大。如何做到既符合当前的法律政策规定,又充分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权益?这考验着司法工作的智慧。

  为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崂山区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在青岛市率先探索规范、符合崂山区实际情况的《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有关工作规程》《指引说明》,深入分析阐述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所涉及的法律主体,明确有关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并着力整理涉及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回有关请示、批示、决定、议题等文书要求,形成9类文书参考。

  通过建立法治保障档案,崂山区为45个社区建档130余卷,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调解委员会及法律援助机构功能作用,给予拆迁居民法律普及和帮助,不断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使“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观念深入民心,及时化解各类家庭矛盾和民事纠纷1600余件次,实现“城市更新项目推进到哪里,法治工作就保障到哪里”。

  “目前,张村河片区‘法治保障城市更新建设’的创新经验已应用到全区各项城市更新工作和项目中去。”崂山区司法局局长王光辉说,从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崂山区已圆满完成三年攻坚任务中涉及的全部社区村庄改造搬迁任务,签约率 99.8%,总计签约住宅房屋 8300余处,拆除各类建筑370余万平方米,惠及居民8000余户,实现“城中村”改造“三年任务,一年半完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侯祥家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