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聚焦被误读的“稀土超标” 机构:中国茶放心喝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林永传   2015-05-28 13:47:00

关键词: 中国茶都 茶学专业 地理标志产品 茶产业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聚焦被误读的“稀土超标”机构:中国茶放心喝

  每当进入茶季,但于福建安溪的“中国茶都”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图为今年春茶时节的安溪“中国茶都”交易大厅。 林永传 摄

  中新网安溪5月28日电 题:被误读的“稀土超标” 权威机构:中国茶 放心喝

  记者 林永传

  “每当看到媒体有关茶叶稀土超标的报道,以及消费者因此引起的担忧和疑虑,我就急心攻心,失眠啊!”,28日上午,在“中国第一产茶县”福建安溪,本网记者就茶叶的稀土标准问题,专程采访了林荣溪。

  林荣溪是国家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泉州综合试验站站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对外援助项目茶叶评审专家团专家成员。按业内人士的话说,林荣溪是一个“懂茶又爱茶的人”,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毕业近30年,林荣溪一直与茶为伴。他常开玩笑说,老婆离开十天半月的很正常,但是“离开茶半天,是绝对受不了的”。

  “所谓的‘茶叶稀土超标’,完全被误读了,由此给中国茶产业造成的困扰和损失,已经持续了10年时间”,看得出,林荣溪确实很是痛心疾首。

  5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对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期组织开展的“在北京市场上进行茶叶产品比较实验”进行了报道。在这次比较试验中,检测人员对茶叶样品的重金属(稀土)进行了检测。经过检测,59个样品中8个乌龙茶样品、1个茉莉花茶样品稀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许多在市场上响当当的品牌甚至行业的龙头品牌上了“黑榜”。

  彼时正值乌龙茶春茶上市高峰,报道一出,消费者的顾虑不言而喻,直接影响了市场行情。

  而茶业从业者,特别是茶叶行业协会与研究机构,则大分贝提高了取消或者加速修改“茶叶稀土含量国家标准”的声音。

  5月18日,作为目前中国茶行业最权威的协会组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迅速做出反应,分别致函央视新闻中心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就此事提出了该协会的意见;并于当天公开发表《关于有关媒体报道中茶叶食品安全若干问题的说明》,称“我国茶叶产品与世界其他国家茶叶产品相比整体合格率较高”、“可以放心饮用”。

  该《说明》中提到,“我国是稀土含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制定稀土限量标准的国家。自2005年,我国发布实施茶叶稀土限量标准以来,茶叶稀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目前,茶叶稀土元素限量正处在基础研究、风险评估和指标修订阶段”。

  “用一句消费者听得懂的话说,就是实行了10年的茶叶稀土限量标准,根本就是不科学的”,林荣溪向记者详细解释了该标准以及它的“不科学”。

  2005年,卫生部出台GB2762-2005标准,茶叶的稀土标准与稻谷、玉米、小麦等同样定为2mg/kg(每公斤含量超过2毫克即为超标)。

  “首先,你一天吃进多少粮食,多少蔬菜?你一天又喝了多少茶?”林荣溪问道,一公斤的茶叶你能喝多久?而作为国家标准,应该是以保证摄入量不影响健康为前提。“将茶叶与粮食、蔬菜的标准等同,是完全不科学的”,林荣溪说,就摄入量而言,即便稀土超标10倍的茶叶,也比不上每天大量吃进肚子里的粮食、蔬菜的摄入量。“所以说,中国的茶叶,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饮用”。

  “其次,茶叶是以泡饮方式为主消费的,据相关研究机构研究,重金属一般都不溶或难溶于水,一般茶汤中不含稀土,即使有,含量也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关于这一说法,正在安溪县调研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尤志明也给予了证实。

  “事实上,有关部门也早已意识到茶叶稀土限量标准的不科学”,林荣溪介绍说,2010年8月下旬,国家卫生部根据我国土壤稀土含量现状,参照国际上对稀土元素的管理,曾就对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进行修改发出过征求意见稿,拟取消对粮食、蔬菜、水果、花生仁、马铃薯、绿豆、茶叶等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不知何故,后来没了下文”。

  既然标准没有修改,那么相关部门的检测就有依据,给消费者造成的困扰还在继续,而全国茶产业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也在继续。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有1100多个产茶县、几千万的茶农,涉及茶产业的人数上亿人,茶业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民生产业。

  历史上,中国的茶叶曾风靡世界,但如今,这个茶叶大国却仍称不上茶叶强国。

  记者在全国产茶量最大的福建安溪采访中得知,该县出口日本和欧盟的茶叶,合格率几乎达到100%;而在国内市场,却屡遭稀土超标的“滑铁卢”。

  “急火攻心”的林荣溪们,急着想表白,不要因为“不科学”的稀土标准,动摇对中国茶叶的喜爱与信任。(完)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