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火车票开售 部分普通列车票瞬间售罄
来源:法制晚报 2014-12-08 09:57:00
春运火车票今开买 部分热门线路售罄 过路车紧张 高铁相对富余 本报调查显示两成人提前一个月订票
抢首日票 普通列车被“秒”
火车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今起旅客可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电话订购2015年春运首日(2月4日)的火车票,车站窗口等其他售票方式仍按推后2天的原则同步执行。
《法制晚报》记者上午从12306网站发现,北京西站始发的部分普通列车车票迅速售罄,过路车票紧张,高铁票相对富余。不少网友吐槽,一些热门线路车票瞬间被“秒”。
体验 普通列车掀抢票热
从今天8时起,北京西站最早开售春运车票。法晚记者登录12306网站看到,由北京西开往长沙、成都、广州和武汉等全国多个大城市的列车车票开售。3分钟后,由北京西站始发的列车大部分软硬卧、软硬座车票基本上售罄。
有不少网友吐槽,“放票一个多小时,硬卧就剩3张了”,“成都、合肥、西安普通车瞬间没票了,武汉、郑州、南昌有少量高铁及硬卧”。
记者也注意到,由于票额分配原因,过路车票相对紧张,如北京到哈尔滨已售完车票大部分为过路车票。
但从北京出发的一些热门线路车票还相对比较充足。如北京到长沙,2月4日的高铁共10个车次,目前还有7个车次的车票有售,西安z字头也有大量余票。
对此,铁路部门表示,对于车票放出一小时后卖完的现象,属于正常,像北京去成都的车票一直都很紧张,2月4日前的一个星期都只有站票。
回应 囤票退票不占主流
铁路部门预测,虽然今日开售春运首日火车票,但是由于行程还未确定,所以车票都还会相对充足,今日能买票的旅客还是已经确定好2月4日可以回家了。
而且有网友提出会囤票退票,铁路部门也表示,大部分市民购票还是趋于理性,不会连着每天都买某趟车的车票。所以都会在确定好春节行程后,再订票回家。
此外,铁路部门表示,延长客票预售期,可以为广大旅客购票提供更为宽裕的时间选择,并且铁路部门也可以及早掌握客流情况,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调配运力、加开列车。
记者了解到,延长客票预售期后,旅客不仅可以提前购买春运客流高峰期的去程车票,还可以提前买到返程车票,一次性解决往返问题,而且由此还可以把售票的高峰期和乘降的高峰期错开。
部分列车查不到?
有多名网友在微博里表示,目前查询不到部分车次的车票信息,提前60天放票似乎没有多大意义。如网友“嗒嗒的乐活乐活”在微博上表示,“今天订票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今天已经可以订到1月20日的票,我准备订从北京到成都的票,但查询发现这区间本来有6趟车,铁路局却只发了一趟车,而且是时间最长的那趟?”
为此,今天上午,记者咨询了铁路部门表示,12月10日起,全国将实行新的铁路运行图,所以出现部分列车无法查询到,可能就是受其影响。
调查 扎堆出行有望分流
针对“史上最长火车票预售期”,本报与问卷网展开联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因为订票提前,已经有不少人确认改变春节出行计划,占到受访者总数的37.2%。这意味着延长预售期,对春节出行客流将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但对于整个春运期间,各日客流和往年相比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同时,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延长预售期会方便他们抢票:一方面延长预售期后,抢票可以避开服务器拥挤的时间;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放假安排可以早早确认的乘客可以更早进行行程规划。
与之相对,有20%左右的受访者吐槽预售期虽然提前,但他们无法提早60天得知放假安排,没什么作用,另有少数人认为由于可退票时间长,反而增加了抢票难度。
提前15至30天更靠谱
在实际操作中,公众究竟更倾向于提前多长时间订票?
调查中,选择提前“一个月以上”订票的乘客仅占总数的两成,较多的人更愿意选择15-30天的区间。
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订票者对于延长预售期持支持态度,但从20天直接延长至60天,或许稍有矫枉过正之嫌。
此外,今年明确“提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取退票费”,会不会造成不确定行程时,就先“订上再说”?
调查显示,近4成的人表示自己会选择“囤票”。
这一举措实际变相影响了车票的流通速度,让部分抢票较晚的人更难买到合适的票。
黄牛福利?没必要
对于有评价说延长预售期是“黄牛福利”,因此,此次专门针对是否会购买黄牛票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预售期延长后可以较方便订票,没必要买黄牛票;也有27.0%表示在有必要的时候会找黄牛购买,还有13.9%认为抢票难度上升,很可能需要找黄牛购买,另有12.1%选择不确定。(记者 王硕 谢家乐 张珺 张颖川)
责任编辑:赵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