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新疆公安排爆队特警训练内幕:眼盯针线几小时不动
来源:法制日报 2014-11-26 09:25:00
每一次出警,他们都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每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们都心有余悸,但却义无反顾。
他们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系统中唯一的排爆队伍——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特警八支队五大队。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个充满神秘的群体。
工作不容丝毫失误
“一名歹徒手持一把斧头,携带爆炸物闯进一地下仓库。”11月11日12时许,乌市公安局特警八支队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在某小区一地下仓库有疑似爆炸物,要求八支队安排排爆手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处置。
这是一场排爆实战演练。
两分钟后,排爆手和排爆机器人达到现场。很快,排爆手确定了“歹徒”藏匿的地点,进入地下仓库,果断将其击毙后迅速撤出。随后,在排爆手的操控下,排爆机器人进入地下室。在一处隐蔽的角落,排爆机器人找到了“爆炸物”,只见它用“手”将“爆炸物”紧紧夹住,转移至室外一空旷地带等待处理。
此时,28岁的排爆手黄朝阳早已全副武装,他身着30多公斤的排爆服,手持电动排爆杆,小心翼翼靠近“爆炸物”,将其牢牢夹住后缓缓移动到排爆罐中,险情排除。
摘下头盔的黄朝阳告诉记者,排爆服对身体不同位置的保护程度不一样,最重要的是胸部、头部和颈部,手臂几乎不能保护。
记者了解到,排爆队经常开展这种实战性演练,目的就是让每位队员练就一身排爆的“硬功夫”。“排爆服虽然可防止碎片伤害,防止灼伤,但对于爆炸造成的冲击波却无能为力。如果近距离爆炸,即使穿着它,也会危及生命。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能让机器人上的,人不上;能一个人上的,不让两个人上。”黄朝阳说,这是排爆手的工作原则。
“现在的爆炸装置大多是自制的,炸药、结构、装置都没有规律可循,我们的工作不容许有丝毫失误。”特警八支队排爆队中队长师伯然说。
培养“耐性”最重要
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排爆手的性格,他们个个沉着稳重、思路敏捷、判断力极强。进入排爆队伍,排爆手们都经过了严格的心理训练和苛刻的专业装备培训。
“对于排爆手来说,生与死往往只是一瞬间,而他们之所以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是因为长期专业的训练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和信心。”特警八支队排爆队副大队长马宁说。
2009年3月,身体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出色的师伯然加入排爆队伍。那一年,他只有24岁。年轻人毛躁好动,怎么才能养成排爆手最重要的“耐性”呢?
“练呗!”师伯然说,在排爆大队的第一堂培训课就让他傻眼了,内容是穿针引线和数大米粒儿。
“这样的练习到什么时候才算合格?”记者问。
“等情绪稳定了,心态平和了,干活的速度又快又仔细,就合格了。这样的实战演练主要练就的是过硬的心理素质。”师伯然坦言。
有一次经历,师伯然至今记忆犹新。就在他加入排爆大队不久的一天早晨,他们便接到出警的命令,还没有进入状态的师伯然拎着装满器材的工具箱和战友们上路了。
现场的情形远比想象中复杂。原来,一家酒店的服务员在客人退房后打扫房间时,发现一只可疑的手提袋:手提袋袋口处露出一块电路板和数根金属线头,且能看到手提袋内有一块用黄色胶带缠着的肥皂,服务人员立即报警。
通过仪器检测,发现手提袋内有硝铵炸药成分。排爆手将疑似爆炸物放入排爆罐内后,移至空旷地带,匍匐在地上,用无磁工具组一层一层地把包裹物剥离开来。
“虽然最后经过证实,那并非爆炸物,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神圣,因为敬畏生命,所以这份工作值得敬重。”师伯然说。
师伯然说,排爆手专门的心理训练贯穿在每一次日常训练中。为此,他们创造了不少特别的训练方法——带着头盔穿针引线,静静地盯着针线几小时,纹丝不动,既锻炼灵敏度和细心,也磨砺耐性。
“无声世界”的训练
除了高强度体能训练,排爆手们还有不少独家训练课程,需在室内“安安静静”地完成。在排爆班的训练室内,记者看到柜子上陈列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盒子以及闹钟、存钱罐、信件、书本等日用品,这些都是排爆手们自制的“炸弹”。
“就是要在心跳加速,体能消耗大的情况下,训练他们的稳定性。”马宁告诉记者,排爆现场处置时间大多超2小时,其中至少40分钟需要穿着30多公斤的排爆服进行高强度排爆工作。“无声世界”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除了训练和执行任务时安静,家人问及他们的工作时,他们也是闭口不谈,因为他们不想让家人过多的担心。
排爆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非常高。黄朝阳以前很活跃,经常参加户外运动,但警情处置多了,他渐渐变成了一个安静的人,有时候在一个地方坐一天也不厌倦。“现在做什么我都能静下心来,不会因为周围的喧哗而受影响”。
对于排爆手来说,光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还远远不够。“排爆工作对体能的要求非常高。30多公斤的排爆服穿在身上,再加上电动排爆杆,重量超过50公斤,正常人走路都很困难,但作为排爆手,必须经常全副武装进行特训。”黄朝阳说,这样才能适应排爆要求。
“虽然危险如影随形,但肩负着解除危险、护民平安的神圣职责,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这是排爆手们的共同心声。(本报记者 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 陈泽华 方涛)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