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同工为何不同酬 “职场菜鸟”上演入职的烦恼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孙乐琪   2014-07-16 09:11:00

关键词: 入职 职场 菜鸟 理想 组长

  “同学们,真想你们!入职不到一个月,我就想回学校读个博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研究生班长林静刚在班级群聊里打下这段话,立刻就引起了同学们热烈地回应。送走了“毕业季”,就迎来了“入职季”,大批毕业生从校园涌进职场。“职场菜鸟”们一时难以从扮演了十几年的学生角色“出戏”,便上演了一幕幕“入职的烦恼”。

  “先就业再择业”难

  北京找不到归属感

  从实习到入职,文野在北京一家图书出版公司已经上了近一个月班了。虽然相对轻松,薪酬不错,同事也都和气,但工作内容本身却让她感到困扰。“应聘时,我的岗位是‘图书编辑’,上班后,我的工作是维护公司微信的公众账号,负责内容的创作和发布。这是带有商业性质的,需要具有活跃的营销头脑,而我本身是学中文的,性格比较单纯。这个工作不是我期待的,也与我的专业、能力不是特别吻合,做起来有点吃力,经常显得‘呆呆的’。”

  入职以前,文野曾做好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打算,认为在现有工作岗位上继续寻觅下去,会找到更如愿的职业。上了班以后,她发现这几乎是“痴人说梦”。“每天下班回家后洗洗漱漱就很晚了,没时间找工作,更没时间准备考试。就算接到了其他单位的面试通知,由于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好贸然向现在的单位请假。”文野觉得,上了班,“理想”两个字好像更遥远了。

  另一种不适应,被文野形容为“没有归属感”。当初到北京来上学,户口迁出时,家乡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曾劝告文野,“别迁走了,不好落回来,麻烦!”文野还记得当时自己洒脱地说,“我不迁回来了!”如今,公司为员工提供每月千元的房补,文野与另一个同事合租着三元桥附近的一个两居室。刚刚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小空间的文野,深夜躺在小床上,却不停自问:“这是哪儿?我以后要在这儿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我曾以为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感觉就像吃下一颗‘定心丸’,想要欢欢喜喜、踏踏实实地一直干下去。然而,现在这份工作没有给我这样的感受。”

  行政工作太琐碎

  文青不愿“带小兵”

  虽然还没有正式签约,但今年毕业的刘然已经在北京某电视台一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公司上了一年的班了,他递来的名片上写着某“项目组长”的头衔。当了组长,虽然薪酬高了,手下还带着一个二十多人的团队,但刘然却一点儿没觉得舒心,“我是学戏剧的,思维比较感性,管理类的工作我做不来。”

  “其实,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工作之前,我曾有过许多理想,这些理想在上了班以后,我才发现都是很不靠谱的。在我刚进入单位的时候,我以为‘做节目’应该是非常有趣的、高端的,是用声音和画面传达情感。上了班才知道自己其实干不了多少‘活儿’,重要的任务,我的经验、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只能从一些比较琐碎的工作开始。”接任“组长”之前,领导曾向刘然询问工作的意向,但还没等他回答,就拍着刘然的肩膀说,“小刘,我给你规划一条道路吧,做我的助手,学管理!”听了这话,刘然把到了嘴边的“想上机器、学点技术”的话给咽了回去。

  由于单位的领导非常繁忙,工作的运转只能依靠这种“新兵带新兵”的方式,“带兵”任务落在自己的肩上,让“文艺男青年”刘然感到很不适应。虽然没有管理的经验又不太善于言谈,但毕竟刘然已经到单位一年多,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比较了解了。于是,他将整个工作流程都写成说明章程,让大家按照章程各司其职。“这种方法比较机械,在面临实际问题的时候容易造成混乱。时间久了,‘新兵’们就忘了自己该做什么,我又不太善于督促,最后他们的任务都是我替他们完成,每次工作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非常辛苦。”

  也有让刘然心里小有成就感的事,“我最擅长联系嘉宾,节目组所有最难联系的嘉宾,最后都是我找到的。”刘然还将自己这方面的经验和方法总结成文字,写了厚厚的一大本。“有一次,我给组员们开会,想向他们介绍我自己的经验,推荐他们学习我的方法。可惜,组员们反应寥寥,让我有点失落。”

  不是没考虑过再觅心仪的工作,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上班以来,我也面试过不少单位,还记得有一次去面试一家小有名气的杂志社,一同竞争的十几人中有来自北大的、人大的、港大的,还有英国留学回来的双料硕士,我虽然也是211大学毕业的,但与他们相比,学历条件真不算突出。”

  除了求职竞争激烈的外在环境以外,没有及时“跳槽”,刘然自己的心态也是主要原因。“现在的单位,每天中午十二点左右才上班,下午五点多又下班了。住处距单位只有十五分钟的车程,避过了每天早晚高峰,工作时间太随性了。”习惯了这种“随性”,刘然开始安于现在的工作,但他隐隐觉得这份不算热爱的工作他干不长,“每天搜集那么多素材,我特别想写一个剧本,现在的工作环境不允许,以后我会找一个创作类的工作。”

  同工为何不同酬

  工作好也难“服气”

  6月,拿到了硕士学位的林静顺利与某知名高校签约,成为这所学校校报的一分子,负责学校里的宣传工作,在此之前她已实习了两个月了。然而,入职不久的她,却在迟疑着要不要与单位解约,“这所高校曾是我学生时代梦想却未曾考上的,但实习、入职以来,我发现自己对工作的氛围很难适应。”

  在最初通过笔试、面试进入单位实习的时候,林静就了解得很清楚了,虽然学校年年都解决编制和户口,但今年由于政策缩紧,以往的待遇难以实现。“我是北京的孩子,户口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因而最开始我欣然接受了实习,并觉得自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坐进办公室上了没几天班,林静心里就不舒服了,“工作挺清闲,可是与同事们的相处有点别扭。”“编外人员”林静慢慢就开始觉得与“编内”同事们相比“低人一等”了。

  另外,“编内”同事们每个月比林静多拿到的1000多元工资,也让林静感到不平衡,“接受这份工作时,我并不觉得工资多少对我来说很重要。但工作了短暂一段时间以后,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公平的问题,我与大家学历同等、能力相仿、工作量相差无几,但得到的薪酬却不相同。这种‘同工不同酬’让我感到很不服气。”入职没多久,林静深感毕业前找工作时考虑不周、意气用事,很有些后悔。

  针对“入职困扰”,一位在人力资源岗位工作十余年的企业高管告诉毕业生们,对于高学历人才来说,初入工作单位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心态,“从你走出校园、进入工作单位时起,学校里的成绩就清零了。从零开始,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不要好高骛远。凡是比你先进入单位的前辈、师长,因为比你熟悉,所以比你专业,应当尊重他们的专业经验。”学校所学知识并不是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逐渐显现出来的。怎样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职场菜鸟”们的重要“研究课题”。此外,一个企业看重的品质还有积极、阳光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学习能力。 实习记者孙乐琪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赵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