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军海上防险救生支队 敢闯"龙潭"水下救生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7-07-31 09:49:00
通讯员 韩富晓 报道 “环太平洋-2016”演习中,中方潜水员与外军潜水员联合进行水下打捞作业,这是他们对直升机进行捆绑。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通讯员于超 谭浩
潜水员,勇敢者的职业,经常面临生死考验。作为海军首支防险救生支队,他们常年与大海为伴,深邃的海底就是他们的战场。这支年轻而特殊的部队,组建5年时间,是海上防险救生“种子部队”,担负着全海域应急救援使命。他们的出征没有火炮齐鸣、导弹腾飞的快意,却往往与险情相伴、与生死相系。他们上高原、入深海,完成了多项急难险重的救捞任务,刷新了救生领域多项全国纪录、亚洲纪录甚至世界纪录,他们被人们亲切称为“海上守护神”。7月28日,记者来到海上防险救生第一支队,零距离接触这群神秘而勇敢的海军潜水员。
刚出水嘴唇发青
夏日的海上,骄阳似火,波涛涌动。北海舰队某防救支队的长岛船上,副支队长李伟东紧盯着指挥观察系统的屏幕,密切关注着深海之下的动静,不时与潜水员通话,询问潜水员的身体感觉和作业进度。该支队组织几十名潜水员正进行大深度饱和潜水训练。
“水下流速很快,而且流向不稳定,潜水员要克服很大困难,才能完成捆绑落水物的工作。”业务长张常春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水面上气泡翻滚,像开了锅一样,潜水员的身形隐约浮现出来。经过3个多小时的水下作业和减压,两名潜水员完成水下接供排气管、冲洗泥、攻千斤洞3个训练课目,顺利出水。虽然艳阳高照,甲板被晒得烫脚,可刚出水的潜水员像刚从雪地里出来一样,嘴唇都是青的。卸下沉重的装具后,潜水员便立即被送进医疗舱进行减压治疗。
一次接到营救困在翻扣渔船内渔民的命令,李威和战友迅速出动。黑漆漆的水下,伸手不见五指,完全靠感觉前进。突然,跃入水中的李威感到腿被什么扯了一下,并迅速地卷上了身体。是渔网!李威没有慌张,他冷静地分析水下情况和渔网位置,迅速抽出潜水刀,小心翼翼地割断渔网,一点一点地摆脱。之后,他探进渔船机舱,找到被困在舱内靠着气垫支撑下来的两名渔民。李威将呼吸器递给渔民,迅速教会他们使用方法后,他憋着一口气,带着渔民向船外潜去。经过近40分钟的奋战,李威安全地将两名被困渔民救上了船。
随时面临生死考验
防救任务最大的特点就是分秒之间决生死,毫厘上下见输赢。43岁的潜水业务长丁志盈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次营救。他告诉记者,潜水员们水下作业都要争分夺秒。
2015年6月,“东方之星”客轮翻沉长江江底,潜水员们紧急赴湖北监利执行失事客轮应急搜救任务。当时作业环境陌生、能见度几乎为零,水下流速达到4节,超过潜水作业规定1倍多。而且江水浑浊,全靠潜水员摸索前进。另外,由于船体变形,门窗破碎,障碍物杂乱,极易刮伤潜水员,卡住潜水员身体,潜水员在水下随时面临生死考验。由于船身倒扣,潜水员必须一边费力地清理着杂物,一边摸索前进,体能消耗巨大。潜水员韩富晓第一次独自在黑暗中搜寻遇难者,心中非常紧张。为了能将舱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检查到位,韩富晓特意多预留了4米多软管,以方便自由行动,可软管信号绳过长,极易引发绞缠和导致失去水下行动方向等危险。当他在舱室最里面抱住一位遇难者往外爬的时候,突然发现信号绳被挂,失去了方向,找不到出去的路。他用力搂紧遗体,摸索着一点一点爬,另一只手收紧软管、清理障碍、解脱绞缠。整整摸爬了20分钟,终于冲出了险阻。
在水中减压五六个小时
在水下作业结束后,潜水员并不能马上返回水面,而是仍需要在水下进行阶段性减压。“下潜80米作业,就需要在水下减压4个多小时;下潜120米,需要在水下减压五六个小时。”丁志盈举例说,如果在深海中钓一条鱼,一下子从深水中拉到水面上的话,由于压力发生变化,鱼会一下子爆炸掉。因此,潜水员返回水面上时,就需要在不同水深停留一段时间,将血液和组织中的气体逐渐析出。
丁志盈介绍,还有一种潜水叫饱和潜水,是一种适用于大深度条件下,开展长时间作业的潜水方式。饱和潜水时,潜水员进入饱和潜水钟下放到水下作业,在水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不必回到海面减压,而是回到饱和潜水钟休息,再继续工作直至完成任务。
“饱和潜水返回水面时,就不需要在水中阶段性减压了,而是在饱和潜水钟里直接回到水上进入医疗舱减压治疗。”丁志盈说,虽然不需要在水中减压了,但在医疗舱减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下潜300米就需要减压15天。减压的医疗舱是圆形的,直径只有2米,高1.75米左右,潜水员进去后是封闭的,吃饭睡觉都在这里。由于医疗舱里会设置不同的大气压,声音在这里都是变音的,也不能放置电视等,潜水员减压的过程是非常无聊的。
该支队自2012年组建以来,先后在全海域完成与潜艇对接救援演练,首次在海拔四千多米高原执行潜水搜救并刷新世界纪录,成功实施深潜救生艇527.2米极限救援实验刷新亚洲纪录,成功进行大深度饱和潜水试验并创造330.2米全国纪录,成功组织大规模氦氧潜水训练,创造海军氦氧潜水作业120米深度纪录。先后完成辽宁舰试航保障、“东方之星”沉船救援、赴马尔代夫遂行供水救援、APEC会议、首都阅兵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安保等数十项重大任务。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