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大众网年终策划:最难忘的采访在路上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6-12-29 11:24:00

关键词: 大众网;年终策划;采访

  2016年

   总有一些人和事让你牵肠挂肚

   总有一次采访让你始终难忘

   岁末回首

   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更好地迎接2017年

   ……

   青岛大众网近日推出年终策划《最难忘的采访在路上》,记录记者们在2016年最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通过这些手记,我们可以看到青岛跳动的脉搏和记录者对这座城市的爱。

“大度哥”侧影。

  朋友圈里刷出“大度哥”  
  作者:大众网青岛频道内容部记者 王悦音

   发现青岛“大度哥”是一个偶然。一个周末的早上,我在刷朋友圈时发现一位曾有交集的某单位的工作人员发出一条信息,晒出了一位电视台相关人士的朋友圈截图,截图中写道,一名男子在医院大厅等候电梯时手机被匆忙抢救病患的医护人员碰落,手机屏幕摔碎,而这位男子却丝毫没有声张。这位工作人员在朋友圈配文称,这位男子正是他的同事。看到这条朋友圈,我当时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这位男子要“火”了,而我要在第一时间找到他。
  于是我首先向领导请示了采访方向和采访思路,随即便向发布朋友圈的这位曾有交集的工作人员打去了电话。电话很快接通,对方对媒体的采访表示欢迎,很爽快地答应帮我联系到“大度哥”,但当我拨通“大度哥”电话后,采访进行的并不顺利。
  “大度哥”是一位低调的中年男子,虽然媒体还没有介入,但朋友圈的大量转发以及配发的照片已经开始让“大度哥”招架不住。不少亲朋好友纷纷打来电话,“大度哥”的手机一上午已经耗尽了电量,也让他开始感觉受到了打扰。在我要求采访时,“大度哥”开始不停地拒绝,并且表示自己去医院本身就是因为家属生病,目前家里的情况并不希望再继续宣传,以免受到更多的打扰。眼看着当面采访已经不可能,我转变思路电话采访。
  在我的坚持下,“大度哥”最终还原了事情的经过。他一直强调这件事在他看来非常普通,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发时他也仅仅说了一句“她们在抢救病人,不是故意的,没事”。我与他的通话大约持续了40分钟,直到我问完了所有我想知道的问题后,“大度哥”才说出他的顾虑,并且郑重地告诉我,如果必须要发稿,那么至少不要透露他的照片和工作单位。我欣然答应了他。
  在确认无法及时找到医院方面当事人及目击者的情况下,我向“大度哥”的同事补充采访了他的个人信息,快速成稿。这个稿件虽然并没有像后来的新闻稿一样得到极为广泛的传播,但从时效和基本事实上来讲仍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再在传播性上多做斟酌,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稿件链接: http://qingdao.dzwww.com/xinwen/qingdaonews/201611/t20161126_15197295.htm?pc
  

法院执行现场。

   老赖对我说“别拍脸,我丢不起这个人”

   作者:大众网青岛频道政教工作室记者 张溪
  “明天黄岛法院有执行行动,你去跟一下。记得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当领导给我布置这项任务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次采访的艰巨。
  为了督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的法院判决,依法兑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让权利人过好中秋节,9月8日,黄岛法院执行局对欠付劳动报酬、人身伤害等涉及民生案件采取凌晨执行行动,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
  凌晨三点半,浓雾笼罩着街道,我打车前往黄岛区人民法院,随后与办案法官和干警乘警车前往被执行人家里。执行的第一站是距离20多公里红石崖街道的一个村子,这个村子里有4户都是老赖。办案法官在车上对我说:“抓老赖,就得在凌晨。人在这个时间睡眠最深,而且白天他们警戒心太强,不容易抓到。”
  到达目的地后,我跟着执行法官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寻找被执行人家。时间还太早,村子里静悄悄的,偶尔有声狗叫。踏着泥泞的小路,我们终于找到其中一个老赖家。王某算是村里的大户,家里院墙高大,明显比别家气派。他的妻子开门后,坚称王某外出打工不在家。经过仔细观察,卧室的床上有两个枕头,床边还有男人的衣裤,我们断定,被执行人应该在家。
  几名干警分头寻找被执行人,我也在到处寻找,直到搜到阁楼的一个储藏室时,一直藏匿的被执行人才露出马脚。这个储藏室空间狭小,里面堆满纸箱和其他杂物,一个化肥袋子很突兀地夹在两个纸箱中间。法官拿电警棍一戳,被执行人大喊一声,终于现出原形。被干警带走时,他一直对我说:“别拍脸,别拍脸,我丢不起这个人。”
  连续两天的凌晨执行行动,拘留五名被执行人,执结四十余起案件,追回110余万元案款,让我感受到了黄岛法院人民法官对案件的责任心和对权利人权益的维护。并且通过这次采访,我熟悉了法院执行行动的工作流程,在以后的执行采访中也更加得心应手。
  稿件链接:http://qingdao.dzwww.com/zfpd/zxbd/201609/t20160909_14892592.htm
  

记者采访老字号宏仁堂。

  采访工匠润物无声

   作者:大众网青岛频道内容部记者 刘宇昕
  从8月中旬到9月初,青岛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寻找“青岛工匠”及挖掘老字号企业传承“工匠精神”的大型采访活动。历时半个月,我跟随采访团进入到老字号企业第一现场采访,探究老字号企业传承技艺、培养工匠、尊崇工匠的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宣传老字号企业对保护、传承和弘扬老字号优秀文化的认识、经验做法等。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基本每天都有一个选题要做,短时间内采访一个大企业或一个工匠人物,这对于我来说都是满满的挑战。采写《乐家老铺宏仁堂:精工良材 手工制药传承至》,对于完全不熟悉药材的我提前做好功课,从网上查资料熟悉手工制药过程,全程跟随听讲解,学习状态中的采访让人很上进和兴奋,我也很喜欢这种状态;《海滨食品:91年老品牌穿新衣 锁住地道海鲜味》,我深入到工厂中,对工厂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细心观察了解,这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采访也是了解另一个领域的一种方式,老字号的11个采访让我深度了解了青岛老字号的文化底蕴。同时,在9篇工匠精神的报道采访中,我深入到海尔、青啤、中车四方等企业,在车间工厂中,与工匠们一起细心打磨,捕捉细节,了解工匠们每一道工序精益求精的态度,了解企业长效的工匠机制,激发争做工匠的良好氛围,使这种工匠精神也带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在工匠和老字号的报道宣传中,能用自己的笔头和相机为青岛宣传弘扬老字号优秀文化,推进青岛市企业品牌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很荣幸,感谢这半个月的难忘采访经历。
  稿件链接:http://qingdao.dzwww.com/xinwen/qingdaonews/201608/t20160816_14781924.htm
  

网传“城管打孕妇”视频截图。

  追根究底 还原“城管打孕妇”事件真相

    作者:大众网青岛频道记者 高玉清
  8月16日晚上,胶州的许多微信朋友圈里出现一段“胶西城管打孕妇”的视频,被网友迅速关注,在自媒体圈里的传播量超过了数万。视频的标题非常震撼,但是我仔细看过后发现标题与内容有很大出入,因为在整个2分41秒的视频中,只能听到骂人而非城管和市民冲突的影像。当天夜里我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了一些知情者,但是却收获了了。
  8月17日一大早,我开车来到胶州市胶西镇,这时已经有不少媒体同行先行赶到,我当时的紧迫感油然而生。“新闻一定要首发”,当时脑子里这句话一直在督促着自己。在采访现场,局面十分复杂,胶西综合执法中队的工作人员称他们并没有打人,但是当事人又迟迟不愿意出面,所以在“打人与否”的问题上没办法进行双方对证,我只能在周围调查,寻找事实真相。
  经过不断地寻找,我终于找到了当天目睹此事的一位围观者。根据他的描述,当时城管正要清走一个摆摊的商贩,恰好被一对过路的年轻男女看到,男青年就拿出手机来录像(女青年正是视频中的那位孕妇),当时男青年说自己被执法人员打了,因此打电话喊来了亲戚朋友来和城管对峙。这名围观者说,整个过程他并未注意到城管动手。
  随后,我再次来到胶西综合执法中队求证,并观看了当天城管队员携带的执法记录仪,从执法记录仪中的记录来看,执法队员自始至终就没有动过手。随后,我又通过个人关系,找到了当天参与纠纷的宋先生。他介绍,与城管产生争执的是他的表弟夫妻,当时他两人路过事发地时见到城管正在执法,夫妻两人“路见不平”出言制止,随后就和执法人员产生了争执。
  因他表弟媳妇已经怀孕,所有其家人得知此事后就赶了过来,并且给他也打了电话,而且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在争执过程中,执法人员并没有动手打孕妇,也没有任何执法人员动手,是他们情绪激动造成了不良影响,网上的视频他也不清楚是谁发出来的。这时事情的真相才彻底搞清楚了,最终当事人向城管道歉,事情圆满解决。

   稿件链接: http://qingdao.dzwww.com/jiaozhou/JzNews/201608/t20160817_14789213.htm
  

丁晓菲老师。

   教师这个“良心活”

   作者:大众网青岛频道内容部记者 李敏

  教师节到来之前,我们做了一期《老师,青岛要感谢你》的新闻策划,我被安排采访青岛二中的丁晓菲老师。说到教师这个职业,我是很“佩服”的,因为我自身并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想到一位老师要几十年如一日地教不同的学生同样的知识,这样的耐心实在让我佩服。然而在采访中,我才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光有耐心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责任心”。
  丁晓菲老师是个很爽快的人,说话干净利索。她说:“能考入青岛二中的孩子本身就有很高的知识功底,有的学生学识渊博,课本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已经研究得非常专业有深度,所以我必须有超出他们的专业素养才能拿住他们。”丁晓菲深信,能让学生“膜拜”的老师才能带出好学生,所以丁晓菲不断给自己充电,用知识武装自己,成为学生的“实力派”偶像,学生愿意听她的课,成绩自然也就提了上去。
  “我从来不做复读机”,丁晓菲说,每年送走一批学生,都要时时更新课件,另外她们政治组还设立了哲学话剧、生活小品等,对丁晓菲的学生而言,政治课从来都不枯燥。
  采访中,我从丁晓菲老师身上看到了满满的能量,我想,能成为她的学生真的很幸运。教师是个“良心活”,有的人照本宣科给学生读了一辈子课本上的字,有的人上课从来不用看课本。有的人是位“老教师”只因为他年龄大,有的人是80、90后却能桃李满天下。
  《周易》云:变则通,通则久。万物皆如此,老师的一次改变、一点进步、一次创新都可能影响一批孩子的未来。对教师而言,难的不是耐心,更是责任心。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
  稿件链接:http://dwz.cn/4WtrHc 

 

法院执行现场。

  跟随法官凌晨抓“老赖”

    作者:大众网青岛频道政教工作室记者 曲顺

  我最难忘的一次采访是9月27日跟随市南法院的执行法官、法警开展的一次凌晨集中执行。
  凌晨5时30分的青岛,夜色还很浓,城市里一片寂静,在市南区人民法院的门口,近四十余名执行法官、法警整装待发,对近期拒不到庭、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26件执行案件被执行人实施集中强制拘传。我跟随其中一路法官、法警出发,分别去了四处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的住处。
  据市南法院执行法官介绍,凌晨时分是“老赖”半睡半醒的时候,比较容易抓“老赖”的现行,而部分“老赖”的反侦察能力“较强”,会千方百计地转移资产,甚至伪造虚假租赁合同将房屋“卖”给朋友长期租住,给执行造成实际困难。这次采访,有两名“老赖”对执行法官的反复劝说无动于衷,拒绝履行义务而被实施了司法拘留。
  我参与的这次采访仅仅是青岛两级法院若干次执行活动的一次。青岛市为了推进解决执行难问题,落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严肃惩处虚假诉讼、隐匿、转移财产、暴力抗拒等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今后还会进行多次这样的行动。通过这次跟随采访,我感受到了行法官、法警的不容易,他们往往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我也洞悉了“老赖”的心态,有时欠钱不还仅仅是为了“赌”一口气。有个“老赖”因为之前跟物业保安有纠纷故意拖欠物业费而被拘传,就执行金额跟法官“讨价还价”,面对可能要被司法拘留甚至被追究“拒执罪”,他最后主动让家人送来款项。
  稿件链接:http://qingdao.dzwww.com/zfpd/yasf/201609/t20160927_14961101.htm
  

教学中的李雁老师。

  李老师的泪水……

   作者:大众网青岛频道政教工作室记者 宋丹彤 
  胳膊夹着教材,一手的粉笔灰,身着最简单的T恤,刚刚上完课的她步履轻盈地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此行采访的对象——李雁。
  趁着这个班的学生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回来,我们便坐在了教室里,开始了此次的采访。对学生,认真负责;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家人,尽心尽责······仿佛她柔弱的身躯可以应付一切问题。就当聊起家人的时候,她突然红了眼眶。原来,准备大赛的她总是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女儿,女儿生日那天也是跟着她在学校里排练到了很晚。在回家的路上,她给女儿买了一个蛋糕,由于天太冷,拿蛋糕的手已经冻僵了。这时候,女儿突然用自己的小手包裹住了她的大手,说道:“妈妈,我给您暖暖手,这样就不冷了!”说到这里,她已经泣不成声,每每想起这件事,作为母亲的她总是觉得特别亏欠女儿······做为老师,她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感动了每一位学生,她对工作的认真让她在各项教学成绩中屡获殊荣,但是作为妈妈,不能时时刻刻地陪伴女儿是她唯一的遗憾。
  李老师提起女儿时的泪水,震撼着我的内心,也重新树立了我为人做事的准则。难忘的是她的泪水,难忘的是她的认真,难忘的是她的执着······就是这份难忘,时刻鞭策着我,激励我前行。
  稿件链接:http://qingdao.dzwww.com/jiaoyu/edutt/201609/t20160908_14886213.htm
  

“致敬青岛教育工匠”专题页面。

  迈过畏惧那道坎儿

    作者:大众网青岛频道政教工作室记者 任聪聪

  “请分享一下您对‘教育工匠’的理解”、“您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上述问题,是我在今年教师节期间做“教育工匠”策划时提前准备的采访提纲。第一次做系列人物专访,当时的那份忐忑与紧张、兴奋与期待到现在依旧历历在目。现在想来,也正是源于那次难忘的采访,才使得后来的我更加快速地成长,更加自如地与学校老师、校长进行交流沟通。
  每年教师节,都是教育行业最为忙碌的时候,作为一名教育记者,当然也不例外。今年,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青岛职业教育上,特别推出“大国工匠·青岛制造——致敬青岛教育工匠”系列报道,讲述职校老师们用“匠心”锻造出行业品质,铸就一个行业的精神和价值的故事。24位老师一一采访,从中选取亮点着实不容易。那段时间,几乎就是白天约采访,晚上赶稿子的状态,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大概就是朋友的“抱怨”——又在写稿?这些日子之所以难忘,并不是因为当时的辛苦,而是这其中自己的历练与成长。
  还记得采访的第一位老师是青岛商务学校的黄瑛,为了能够有一个好的气氛,也适当地缓解一下自己的小紧张,我和黄老师的交流最终约在一家咖啡店。采访进行各很顺利,有问有答,有交流有沟通,有感触也有欢笑,原本预计半个小时的采访,最后聊了足足有一个半小时,这也让自己有点吃惊。还记得采访结束后,自己暗暗在心里称赞自己,“虽然第一次做人物专访,但表现不错哟!”其实,我那时对自己“还不错”的认可,唯一的考量便是和老师的交谈过程中没有感到很尴尬,提前准备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现在想来,那时候真真是应了那句话——“自我感觉良好”。但不得不承认,就是因为当时迈出了心理上多少有些畏惧的那道坎儿,对自己有了信心与肯定,才使得之后的采访越来越自如,角度越来越新颖,探讨的问题也随之深入深刻。
  采访、写稿、修改,再通过成稿,思考之后的采访与写作角度,更深入地挖掘每位老师的独特之处,历时半个多月,24篇报道终于陆续推出,随之而来的是老师、学校的私信,这其中有肯定,有鼓励,有表扬,那一刻,真正感受到了有付出就有收获,打心底里为自己感到高兴。
  有了那次难忘的采访经历,今年11月份开始,我又开始做“公益星火·青岛职教义工”系列报道,这次的采访任务更加艰巨、持续时间更长,那天在刚接到任务时,我就和几个好朋友打趣道,“暗无天日”的日子又来了!这次,大家还是一阵鄙视,但我内心却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说:冲破“暗无天日”,迎接我的不就是耀眼的光嘛!
  在记者这条路上,我还在向着更远的地方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0年后再回首,会是怎样的一番心情呢?
  

一女子在蓝色泊车位路段收取停车费。

  锲而不舍调查蓝色泊位收费

   作者:大众网青岛频道内容部记者 蒋甜
  微博发现一条关于夜间收取停车“过夜费”的线索,领导让我做一下探访。为了证实此事件的真实性,在第一时间我先通过微博私信联系该发博当事人,想向他确认下时间地点以及收取“过夜费”的泊车公司,且有无向其提供发票。 因发微博的当事人并不是经常登录微博,在私信未果后,我决定从当事人发布的文字、照片上找线索,开车到郓城南路一带查看。到了大体的位置后发现,该条路段划有蓝色泊车线的情况很多,由于当天较冷,周边市民也很少,为了确认当事人反映的该路段,我拿着照片向周边的商户确认。
  我在周边转了多圈,确定了当事人反映的划蓝色泊车位收“过夜费”的位置后,我便以附近小区业主要租车位为由,向周边商户打听。打听多家商户得知,此路段停车确实收取“过夜费”,至于是哪家泊车公司,商户表示并不清楚。
  下午2点左右,我将车停入该蓝色泊位中,并未有工作人员向我索要停车费。于是,我便去周边查看有无收费人员。在离着停车位600米外的位置,有一个简陋的收费岗亭,贴了一张物业电话,我按照电话打过去并称想租夜间停车位,相关人员答复并不清楚便挂了电话。询问无果后,我只能等着收费人员的出现。等到下午四点多时,一位背着黑色背包的中年妇女向我走来并向我索要停车费。该女子没有佩戴任何工作证件,并称无法提供发票。当我质疑蓝色泊车位属免费为何收费一事时,该中年女子表示他们的车位非常抢手,不给钱就要开走,不能占着车位。随即,我把车开走,便向市物价局和交警反映了该情况。
  交警部门给予的回应是,为解决停车难问题,他们划了一部分蓝色停车位,是限时免费的,任何收取费用的个人和公司都是不合法的。而市物价局的回复称,该区域原本属一家物业公司所有,每年都收取停车费,但后续因创城,交警又划上部分蓝色泊车位,后续的交接工作马上落实,将给予回馈。采访结束后,我立即成稿,稿子一经发出,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也让更多网友了解了事情的原本,起到了较好的影响。后续,我针对蓝色泊车位收费的情况,还做了相关的调查追踪。
  稿件链接: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xwjxs/qd_132262/201511/t20151105_13290009.htm
  

太谷百货附近供热管道泄露(资料图)。(毕天宇摄)

  第一次采访突发新闻让我手足无措

  作者:大众网青岛频道内容部记者 毕天宇
  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采访突发新闻时的样子,总想着赶紧拍到现场照片、了解事情的经过,人在现场慌得不得了。
  11月8号上午九点钟左右,市南区漳州路太古百货南侧的供热管线发生泄漏,我工作的单位距离那里有900米左右,得知消息后我直接从单位背起相机跑了过去。
  这是我今年9月份入职以来第一次采访突发事件,跑到现场后好一段时间都没有冷静下来,在热气腾腾的蒸气中穿梭,不知所措,全然忘记了出发前主任的交待。
  事故发生后,抢修人员第一时间就关闭了上游供热管网阀门,我到现场后蒸气依然有两米左右高,我用手机拍了几张现场的照片,简单描述了现场情况后发了六条信息,记得最后一条写了一句“现场很混乱”,这时候主任回我 “不要乱,根据安排来采访”,看到后,我试着让自己平静一些。
  热电公司在现场的负责人说,泄露的原因待调查清楚后会统一进行说明,我拍好照片,采访了现场市民后等待最新进展。这时路面的积水依然能够没过一半脚掌,我一直站在台阶上看着行人磕磕绊绊经过这段积水较深的路,这时站在我旁边的一位同行不时用青岛话大声喊,提醒行人注意安全,防止被热水烫到。
  后来我经常想到那位同行,我反思自己,当时想的只是眼前的调查结果。一句句提醒,很暖心,也让那天慌乱的我慢慢静了下来。
  那天恰好是记者节,我也度过了人生第一个记者节。在路上采访,或许就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因为最有趣、最生动的青岛故事就在路上。
  稿件链接: http://qingdao.dzwww.com/xinwen/qingdaonews/201611/t20161108_15115174.htm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