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获批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全省首个且唯一
来源:大众网-城市信报 2016-12-06 10:50:00
12月5日,市教育局公布了青岛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资料,细数了近年来青岛市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持续发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取得积极成效,未来将继续推动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
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推动学校自主办学
为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建立以职级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同时,配套建立校长选任、定期交流、目标绩效考核等制度,让中小学校长潜心研究教学和学校管理,促进教学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释放了校长的办学活力,推动了一批专家型校长的成长,在2016年第二批齐鲁名校长评审中,青岛14名校(园)长入选,位列17地市首位。
与此同时,将全面完成新一轮中小学章程制订工作,重点突出多元治理、自主管理 、特色办学的制度建设,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改变学校现行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代表和专家参与的学校多元共治平台和教师、学生自治平台建设,在全市中小学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在部分中小学试点成立教师或学术委员会,并全面推行了“一校一顾问”制度,推动学校工作全面纳入民主化、法治化轨道。
为促进教育发展,还将完善多元评价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学校监督评价。坚持开门办学宗旨,将评价权和监督权更多地交给社会。建立完善教职工、学生、家长、同行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学校评价体系,近两年在直属学校绩效考核评价中建立了以“第三方评价”为主体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学校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探索专业机构评价学校教育机制,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建立包括课业负担、教学质量、体质健康在内的教育质量监测机制。目前,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的教育质量监测范围已经由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小学阅读和习作能力扩大至小学、初中数学学业水平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兴趣特长发展状况,并在职业学校机电、会计、数控等专业开展评估。
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强调章程区域特色
据了解,为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1年,青岛市启动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把章程修订作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积极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推动学校实现“良法善治”。截至2015年底,中小学全部完成章程制订,85%的中小学完成核准,另有60% 、30%的幼儿园完成章程的制订和核准工作。
部分区市在章程制订或修订过程中,结合区域实际和教育特点进行了许多有要的探索,如平度市针对部分农村小学规模较小、直接受中心校(幼儿园)领导、属于一体化管理的实际,试点开展小学“教育单元”的章程制定工作,即一个小学“教育单元”制定一个章程,辖设的学区小学(下称“校区”)不再制定章程,而是在“教育单元”章程的架构之下进行管理 ;市南区、市北区等区市结合近两年学区制改革的需要,在“一校一章程”的基础上,制订了学区章程,规范学区运行。
目前全市97%的中小学、65%的幼儿园建立了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和教育、法律等方面专家(职业学校包括行业企业代表)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在全市中小学全部建立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青岛市中小学家委会专业委员会,指导家长委员会切实发挥职能;积极推进教师和学生自治组织建设,部分中小学通过设置校长学生助理 、值周校长、成立学术委员会等形式,推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教师学术自治等。
清单管理模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通过简政放权,做好加、减法,让校长可以按照多元化特色发展的要求,自主制订招生政策 、选聘干部教师、配置设施等资源 ,为校长依法自主办学提供了空间,校长办学积极性大大提升。全市中小学校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良好局面,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已覆盖外语、艺术、海洋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坚持人才管理改革和学校管理改革齐头并进,推动了一批专家型校长的成长。在第二批齐鲁名校长和第三批齐鲁名师评审中,青岛14名校(园)长、13名教师入选,均位列17地市首位。据悉,青岛市民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提升,青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位列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第一名。同时,近日,山东省教育厅正式印发《关于同意设立青岛市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复函》,同意设立青岛市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岛市成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城市。记者 王川 实习生 金鑫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