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秆花生壳变成宝 加工后变热源全程无烟排出
来源:青岛早报 2016-12-04 10:26:00
将麦秸秆、花生壳、树枝等农林废弃物送进窑炉,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产生出活性炭及高热值燃气,同时,生物燃气经过燃烧可实现集中供热。昨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位于莱西姜山工业园的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目前,岛城已实现清洁能源供热3500万平方米。
麦秸秆花生壳变成宝
12月2日下午,市供热办相关负责人、部分民盟盟员、媒体代表前往位于莱西市姜山工业园的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参观。 “我们将麦秸秆、花生壳、树叶、树枝这些农林废弃物送到窑炉里,进行隔绝氧气的加热,这些物质就会发生反应,一部分变成了木炭,另外一部分变成了木醋液,木醋液可以用于制药、制食品添加剂等,还产生一种东西叫木焦油,这个木焦油可以用来做沥青。”项目负责人王洪如说,隔绝氧气加热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可燃气体分离出来,经过净化、分离,就变成了可燃气体,用于附近企业的集中供热,整个过程是一种循环经济的利用。
“项目占地80亩,总投资1.5亿元。 ”王洪如介绍说,通过生物质回转窑热解联产工艺,实现将秸秆、花生壳、树枝等农林废弃物转变成高品质活性炭和高热值燃气。同时,生物燃气直接采用生物燃气锅炉燃烧,为附近企业及居民小区提供集中供热。活性炭除外销外,部分再加工成生物炭基肥。
生产全程没有烟气排出
“我们的厂房内没有烟囱,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的烟气排出。 ”王洪如介绍说,其实这个项目是“逼”出来的。“崂山的松树会得一种病,得上了,树木就会枯死,这种病还有很强的传染性。前几年处理的时候,在山上直接点火烧,既污染空气,又容易引起山林火灾,所以我们就想办法,从当地粉碎加工、初加工以后再运到这个项目来,从设备的这一头进,在里面气化,产生燃气,燃气送出去,那一头出来的就是炭。 ”王洪如笑着说。
市供热办主任喻立群介绍说,这个项目的实施可改变目前我国生物质循环利用方式,有利于实现连续性工业生产,实现炭、肥、热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同时把清洁能源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建设融为一体。项目达产后,年处理农林废弃物约11万吨,可替代标煤约6.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220吨。
不再新建传统燃煤供热项目
根据 《加快清洁能源供热发展的若干政策》,除董家口经济区、平度新河生态化工区外,青岛市域内原则上不再新建传统燃煤供热项目。“鼓励多种清洁能源供热方式联合使用和能源梯级利用,加快发展污水源、海水源等新型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热,积极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循环水和工业余热利用等供热。”市供热办主任喻立群介绍,莱西的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已经超出单一的供热系统,而成为循环利用的典范。
“我们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特许经营供热企业在特许经营范围内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供热。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方面,对利用清洁能源供热的新建项目,从其所缴纳供热配套费中安排资金,给予清洁能源供热建设投资补助。”喻立群说。对新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热项目,每个项目享受的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对新建燃气锅炉集中供热项目居住建筑部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热项目,按核定天然气用量给予补贴。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为加快清洁能源供热的发展,我市编制完成全国首部《清洁能源供热专项规划》,规划至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将达到1.8亿平方米,占总供热面积的57.4%。届时,标煤消耗降低2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100吨、氮氧化物排放3700吨,使岛城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记者 刘海龙)
责任编辑:李佳宁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