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海水稻研发中心落户青岛 明年研发性试种(图)

来源:大众网-城市信报   作者:刘金震   2016-10-13 13:54:00

关键词: 水稻品种;试种;耐盐碱性;研发中心

  

  水稻也能实现海水里的种植。10月12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项目落户,计划在胶州湾北部设立30亩海水稻科研育种基地,由袁隆平牵头团队在青岛开展海水稻研发和育种,明年4月进行研发性试种。据介绍,该项目将力争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打造世界知名的水稻生物育种产业化中心。

  海水稻研发中心落户

  记者从项目签约仪式上了解到,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设立于李沧区院士港16号楼。研发中心由中国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由袁院士牵头整合国内外在水稻遗传育种和植物光合作用研究领域顶尖科技人才,建设一流研发团队,打造世界领先的科研和产业化应用平台。

  据介绍,研发中心下设三个研发方向,耐盐碱高产水稻(简称“海水稻”)便是其一。他们将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在盐度不低于1%盐度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到每亩200到300千克的供产业化推广的水稻品种。除了海水稻之外,发展中心将在青岛研发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研发目标是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亩产在1000千克以上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同时进行高光效应用研究。

  明年4月份研发性试种

  目前,项目计划在胶州湾北部设立30亩海水稻科研育种基地和相关实验室设施设备,项目启动资金1亿元,远期项目投资规划将超过20亿元。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国栋告诉记者,海水稻科研育种基地预计明年4月进行研发性试种。

  对于海水稻的研发和育种,袁隆平介绍,湛江等区域也有海水稻资源,但多数尚且处于半野生状态,海水稻的产量不高。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落户青岛后,团队将用两到三年进行技术改造和育种,加强海水稻抗盐碱的成分,并且转到高产的水稻品种上。

  在袁隆平看来,青岛孕育海水稻的条件优渥,海洋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同时青岛的科技人员也比较多,“我们将这些人团结起来从事海水稻方面的研发和种植。”他坦言,目前还没有新成果,但有信心在三年内培育出抗盐度1%的海水稻。

  半海水浇灌,病虫害少

  说起海水稻的口感,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国栋说,从往常的经验来看,碱性条件下的水稻口感稍好,海边种植病虫害较少,所以不需要打农药,用的化肥也相对少些,算自然生长的绿色产品了。不过,水稻有的追求产量,有的则追求品质,所以口感不同。

  他介绍,他们得把自然界中自然演化的抗碱基因找出来,通过杂交引到大田的水稻中。那海水稻常年生长在纯海水中?张国栋坦言,这是他们研究的方向。但目前条件下,需要淡水和海水配合,短期用半海水来浇灌种稻,并不是整个生长期都用海水来种植。尤其是在幼苗阶段的,种植区域的盐度不能太高,他说这已经算是技术上的突破了。“以前盐碱地种庄稼需改良土壤。但有海水稻就将能实现直接种植。”海水稻研发成功后,也得针对不同地区选育不同系列,实现因地制宜性质的产业化种植。

  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记者从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研发中心建成以后,将选育出在我国2000万亩沿海盐碱地推广的海水稻品种,每年按1000万亩推广增产200万吨粮食,与此同时,我国内陆尚有十五亿亩盐碱地,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我国咸水湖泊储水总量超过淡水湖 ,海水稻研发成功以后,在我国内陆和咸水湖周边进行产业化推广潜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广两亿亩,亩产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另外,还可以开展面向全球的海水稻品种输出,仅东南亚具有3亿亩的盐碱地,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张国栋说,研发中心设立后将申请国家海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力争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取国家级生物育种重大课题 ,使研发中心成为相关领域内国际技术领先的研发中心。同时,根据“世界粮仓”计划,将中心研发成果进行国内外的产业化推广,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南亚国家,打造世界知名的水稻生物育种产业化中心,利用科研成果进行国内外水稻种业产业布局。

  城市信报记者 刘金震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