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舞剧《法显》在京成功首演 7月底在青演出
来源:青岛晚报 2016-06-13 09:23:00
现代舞体现的力与美,高科技投影的视觉盛宴,看在观众眼中是惊艳,而在心中,接收的却是1600年前高僧法显在丝绸之路体现的坚韧精神。 11、12日晚,由青岛市文广新局出品、青岛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演出的大型舞剧《法显》,在北京中国剧院首演。北京观众热情捧场这部全新舞剧,业内专业人士也纷纷前往品鉴。该剧艺术总监、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表示,“《法显》一剧传递了一种力量,体现了在艰难困苦中百折不挠的勇气和精神。 ”并赞该剧首演获得“圆满的、巨大的成功。 ”
“海上漂流记”重塑丝路精神
舞剧《法显》分为四幕,全剧围绕法显携带求取的佛经,从苏门答腊岛出发,在海上历经千辛万苦,漂泊七十多天后,于长广郡牢山(即青岛崂山)登陆的艰辛历程。
“用一条路折射一生,重点展现法显不畏艰辛的精神。 ”舞剧《法显》的总导演杨凤良,有着丰富的戏剧导演经验,他是张艺谋的早期搭档,合作过《红高粱》、《老井》等作品。之所以聚焦 “海上漂流记”,杨凤良自然有考量。在“一带一路”的历史上,史料有记载的重要人物有100多位,从周穆王到唐、宋、明、民国等时期都有,但法显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从陆上出发,从海上回归,比玄奘还早200多年,“事实上玄奘正是读了法显的 《佛国记》,才产生西行取经的想法。因此,法显是大德高僧,他对佛学的贡献、对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在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所代表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所以,我们怀着敬畏之心来创作这部剧。 ”
首演亮出的四幕《法显》,是一场曲折的海上漂流记:第一幕,水手们认为法显作为异教徒会给航海带来灾难,在中国船主的坚持下,法显才得以上船;第二幕,商船在大海中遭遇惊涛骇浪,每个人的生命都遭遇威胁,为保船只,水手们扔掉货物,还要把佛经扔掉,法显一反惯常的平和,凛然反抗;第三幕,长时间的漂泊,让整船人身心疲惫,此时法显宣讲佛经奥义,描绘中原生活图景,男耕女织的美丽画面呈现在舞台之上;第四幕,绝望的水手们开始狂躁不已,法显挽救了水手头目的生命,他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水手,此时,壮美的崂山映入他们的视线……
多媒体舞台创新舞剧之美
一位高僧、一群水手、一艘船,如何用舞蹈演绎故事传递精神?《法显》展示了舞剧的一种全新打开方式——不仅用现代舞作为舞蹈主要元素,管弦乐奏响音乐背景,更是使用了多媒体手段——高清投影大屏直接把惊涛骇浪搬上舞台!如此之多的“现代感”却没有违和感,反而让现场观众很快进入剧情,跟随法显登上归家的大船经历艰辛,感受坚韧的力量。
《法显》的舞台上,70多岁的高僧,一举手一转身,既有岁月感也有精神力,现代舞的魅力时刻闪现。曾在北京现代舞团工作,现任北京雷动天下驻团艺术家、编舞的刘斌,担纲《法显》的编舞,“这次用现代舞的手法就是一种全新方式,尝试做一个不一样的舞蹈展示方式。 ”在刘斌看来,以往舞台上关于佛教文化的现代舞多是表现“空灵”,但这一次讲述法显,是在一路历险过程中的普通僧人,一个思想家,舞剧《法显》“不想只做一个境界,而是展示法显这个真实的人。 ”随着讲述真实的法显,舞台上也出现了艳丽的异域风情舞、充满阳刚力量的水手刀舞、展示中原风情的团扇舞、寓意田园生活的青鸟舞……
要表现“法显精神”,必须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音乐创作中,青年作曲家赵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力求将中国传统乐器笙、古琴、笛、箫等运用到作品中,用民族乐器独特的音色及表现力来刻画人物、描摹人物精神世界,用音乐来诉说人物的内心独白。民族器乐与西方交响乐的交互融合,各种音乐语汇、素材、风格的交叉贯穿也明确了舞剧的剧情结构,两种音乐美学理念共同支撑舞剧《法显》的音乐构架。
音乐与舞蹈融汇了古今中外,舞台投影大屏幕也在海上风暴与中原风景里切换,转换着时间与空间——舞台虽小,但可以跨越时光,观众就这样在剧场与千年前的风土人情相遇,身心愉悦。赵季平总结“《法显》的创作没有走老套路,而是采取了新样式。这样的创新又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确实很不容易。 ”
据悉,《法显》将在7月29日、30日于青岛大剧院演出,随后启动全国巡演。
青岛圆梦打造高僧寻梦之舞
法显被鲁迅先生称为“舍身求法、中国脊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认为“《佛国记》照亮了印度”。青岛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明表示,法显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不顾年迈路险,毅然西行,坚定的信念、无畏的精神正是丝绸之路精神的内涵,“法显的寻梦之旅也符合‘中国梦’的时代背景。 ”文广新局克服重重困难,用两年时间,终于让舞剧《法显》起舞。
《法显》作为文广新局今年着力打造的精品剧目,不仅呼应了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也呼应了青岛的城市战略构想。李明回忆,2014年6月,青岛市文广新局成立法显及丝绸之路系列文艺作品创作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数次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法显系列文艺作品创作行动方案》,包括电影、电视文献片、舞剧、雕塑等不同艺术门类,最终经过专家评审和答辩等程序,《法显》影视作品、《法显》舞剧作品双双列入青岛市2014年度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扶持项目和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并于今年1月正式启动。最终《法显》集结了名家班底,除了艺术总监赵季平、著名导演杨凤良,音乐总监是青年作曲家、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创作室创作员赵麟;著名编剧、词作家、舞蹈理论与评论家,现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担任编剧;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硕士张武负责舞美设计;服装、灯光、造型、多媒体等也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
“让《法显》成为舞剧中的《琅琊榜》。”李明对《法显》首演比较满意,他表示该剧还会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并在将来展开巡演。
法显,东晋高僧,俗姓龚,山西临汾人,3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50岁离开故乡居住长安,60岁决定西行求法,62岁(399年)由西安踏上艰辛的求法之路。他历经14寒暑,途经30个国家,行程约5万里,76岁(413年8月26日)时由水路归来,在青岛崂山登陆,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壮举。在青岛城阳完成世界名著《佛国记》初稿,后前往南京,在道场寺翻译由他从印度、斯里兰卡带回的佛经戒律。 86岁在湖北荆州辛寺圆寂。
记者 贾小飞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