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男子走失3年滞留救助站 DNA帮其找到了家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2016-03-12 09:33:00
市救助管理站里,刘忠凯(左)与妹夫王强一见面就抱在了一起,两人都流下了眼泪。
办完出站手续,刘忠凯给家里通了电话。
刘忠凯乘坐表弟开过来的车回家。
半岛都市报3月11日讯(记者 朱薪雨) “哥!”“哎!”3月10日,泰安新泰市天宝镇大西峪村的村民王强来到青岛市救助管理站,见到了走失快三年的哥哥刘忠凯,两人见面双手紧握,用力地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今年年初,青岛市救助管理站联合市公安局,针对200余名滞留在站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DNA数据免费采集、比对,这是取得的第一个成果,也是山东省首例利用DNA比对的方式,帮流浪人员找到了家。
2015年下半年,民政部、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建立流浪乞讨人员身份快速查询机制、寻亲服务机制和滞留人员身份查询长效机制,帮助其及时回归家庭。对无法提供个人信息的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当通过受助人员指纹、体貌特征等线索,及时查询比对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救助信息和寻亲信息。对当前已经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将尽快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数据,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组织免费采集,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反馈救助管理机构。
青岛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行动,今年1月起,青岛市救助管理站会同市公安局有关部门,对城阳棘洪滩、莱西的两处托养机构的滞留人员进行集中采集血样,据统计,共采集男性血样197份,女性血样73份。“目前,采集到的200余个DNA数据已经全部入库,根据初步比对,基本确定了3名失踪人口,其中就包括今天家属来接的泰安人刘忠凯,他今年36岁,因为智力障碍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在救助站滞留了一年多。另外两名将经过进一步比对确认无误后联系其家属。”市救助管理站安置科科长王强芳说。
3月11日,记者从山东省民政厅了解到,全省各救助站年均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总计4万余人次,其中青岛市每年救助约8000人次,不少都具有智力障碍等问题,无法说清自己的籍贯、姓名等信息,这些人往往都因信息模糊而在救助站滞留。而采集DNA数据入库进行比对的意义重大,能够为那些记不清自身信息、长期在外的失踪人员找到亲人,还有利于找到一些犯罪嫌疑人或案件受害者等。
据青岛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滞留在站托养的20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的血样采集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市公安部门对血样进行DNA检测分析后,将数据录入全国失踪人口、打拐DNA信息库进行比对,一旦比对成功,救助站将立即联系其亲属。目前全市仍有200余名滞留流浪人员盼望早日回家,与亲人重聚。
“下一步,针对新增加的托养人员,青岛市救助管理站将采取‘边入托边采集’的工作措施,实行随进随采,及时将血样交送公安机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也建议,如遇到亲朋失踪,家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采集相关信息,录入DNA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全国性的,能大大提升找到失踪人员的可能性。
现场
亲人相见无言,唯有泪花流
刘忠凯见到亲人两度激动大哭,听见母亲电话中的声音又兴奋得不得了
在外流浪一年多,被青岛市救助站救助后,因为信息模糊而滞留了又一年多,接近三年的时间里,刘忠凯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不知道家是哪儿,别人问他话,他总是用方言含糊不清地说两句,几乎无法正常交流。3月11日上午,在得到DNA初步比对成功的消息后,他的表弟刘德鹏先来看他,他一下子认出了表弟,两人相拥而泣,甚至感动了一旁的工作人员。当天下午,他的妹夫王强从泰安老家赶来,刘忠凯又一次哭了出来。当王强帮他拨通母亲的电话,听到母亲的声音,他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灿烂笑容……
失踪三年有消息了
2013年,泰安新泰市天宝镇大西峪村的村民刘忠凯独自骑车出门时不幸走失,家人察觉后立即报警。刘忠凯有先天性智力残疾,从小就没法正常上学、与人交流,从来没离开过家。失踪以后,母亲精神崩溃了,每天都哭,整个家都乱套了。
刘忠凯和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妻子智力也不太好,两个孩子几乎都是妹妹、妹夫帮着照看。妹夫王强悲伤地说,“我们全家能想到的办法都用尽了,报警、在微信朋友圈、网络上发寻人启事、找电视台登寻人消息,还到泰安、济宁、临沂等周边的城市寻找……但都没有结果。”王强说,近三年来家人经历了多次绝望,但是从没有放弃过寻找刘忠凯。
市救助站安置科科长王强芳告诉记者,2014年入冬,饥寒交迫、露宿街头的刘忠凯被送到青岛市救助站,当时他来到站里后一句话也不说,叫什么、家在哪、多大了,什么都不知道,唯一能知道的就是他骑车出来,后来自行车被扣了。因此,这位“无名氏”就一直滞留在救助站,委托给托养机构进行托养。
上周公安部门传来了好消息,刘忠凯的DNA数据比对初步成功。很快,王强就接到新泰市天宝镇派出所打来的电话,DNA比对成功,这意味着找到了刘忠凯!王强激动得一夜没睡好。3月11日,他带着父母和妻子的嘱托,来青岛准备认亲。
亲人相见相拥而泣
早王强一步,3月11日上午,得到消息的刘忠凯的表弟刘德鹏先行来到了青岛市救助站,过来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不是表哥,“我在青岛生活、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了,我万万没想到,走失的表哥竟然在青岛!”两个人一见面,刘德鹏就哭了出来,“这就是我哥!”刘忠凯也认出了表弟,俩人相拥而泣。刘德鹏告诉刘忠凯,当天下午,家里人就会从老家赶到青岛接他回家,刘忠凯明显高兴起来,甚至有些焦急。
当天下午4时,在刘德鹏的带领下,王强踏进了青岛市救助站的大门。他飞快地上楼来到刘忠凯的住处,一进门,刘忠凯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哥!”“哎!”一见面,两个人的手就紧紧抓在一起,用力拥抱起来,不断轻拍着对方的后背。两个人抱在一起,很久都没有分开,虽然一句话也没说,但是眼泪却哗哗地流下来。过了良久,王强哽咽地问道:“哥……你好吗?家人都很想你,希望你赶紧回去。”刘忠凯反复地“嗯”着,还念叨起自己当时离家时的情景。
原来,据多方了解,三年前,刘忠凯骑自行车出门想去亲戚家,结果半路上被人扣走了自行车,他一个人走迷路了,直到2014年冬天被青岛市救助站救助。
平静了一会儿,王强开始向刘忠凯说着家人的情况,“父母年纪大了,不能来接你,盼着你回家。我嫂子现在去了娘家,你的两个孩子,大女儿在我家住着,已经上二年级,一切都非常好,小儿子今年4岁了,还不太会说话,现在送到一个特殊教育学校了。”两人交流的时候,依然紧紧地拉着手,十指相扣,一直没有松开。
听到母亲声音笑了
在办理离站手续时,王强帮着刘忠凯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一接通,对面就响起了一个女性的声音,“你在哪呢?”“我在青岛呢!”“哪天回来?”“这就家走!”“你要谢谢人家给你饭吃。”“好!”刘忠凯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语言交流也顺畅了,一连聊了好几分钟,他依依不舍地挂断了电话。
“说实话,哥哥走的这段时间,我们全家的日子很不好过。哥哥在家的时候,虽然不能去外面干活,但是干家务、一些简单的农活都可以。他一走,家人的精神状态都不好,我们心里都放不下他,家庭更困难了。现在,岳父都七十岁了,还出去找活干,全家就靠着我和岳父撑着,还吃着低保,日子太难过了。”王强牵着哥哥的手,红着眼睛说:“这次回了家,再也不能丢了!一回家,我们就去见父母!”
文/本报记者 朱薪雨 图/本报记者 孟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敏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