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80后夫妻档卖麻花 日卖300根不敢吃午饭
来源:大众网 2016-02-07 11:18:00
零下23度,李伟穿着厚厚的大衣。
将麻花装箱,准备给妻子送过去。
小梁给顾客装麻花
时间:2月6日(腊月二十八)
地点:黑龙江省抚远县
记者:于潇潇
随着气温不断下降,东北的年味儿越来越浓。忙年的气氛里,抚远县街头,一对儿卖麻花的80后夫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里,夫妻俩要在室外站上8个小时,平均每天能卖出300多根麻花。为了省时间多卖出几根麻花,他们连午饭都不舍得回家吃。
前天夜里刚下完一场小雪,2月6日上午10点,抚远县的室外温度降到-23℃。在汽车站旁一家超市门口,记者见到在此摆摊卖麻花的李伟。他戴着帽子和大口罩,眼睛周围裸露出的皮肤被风吹得黝黑,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靴,身上还披着一件军大衣。面前四只纸箱子摞在一起,里面油亮的麻花堆成小山。
“不算大衣,上衣四层,下面两条棉裤。”李伟伸出四只手指比划着跟记者说。他没有戴手套,因为给顾客拣麻花不方便。
记者停下脚步与他攀谈起来。聊天中李伟告诉记者,自己早上2点钟就起床炸麻花了,炸到7点,能炸出300多根,运气好的话,和妻子俩人一天能卖光。不过这几天由于天气冷,买卖并不好做,昨天炸的麻花还剩下不少。东北零下二十几度的气温是天然的冰箱,不用担心变质,加上今天的一共500多根,期待能快点儿卖出去。等到年三十,就没有人外出办年货了,麻花就没法再卖了。
李伟炸的麻花卖2元一根,10根会给顾客再搭上两根,相比周围竞争者价格要高出近一倍。“我们用料足,好油,白糖,面粉,鸡蛋。”李伟很认真地对记者解释。而今天的顾客却并不买账,记者在摊位旁站了半个多小时,也仅有三四位顾客前来问了问价格,然后摆摆手走了。
这时候李伟的电话响了起来,在另一家超市门口卖麻花的妻子卖得不错,让他再送些麻花过去。李伟拜托记者帮他看看摊,抱起一箱麻花跑了过去。
此时穿着羽绒服棉裤棉鞋的记者已经冻得站不住了,不停地跺脚。李伟跑回来有些不好意思,建议记者去采采他的妻子,“她在这边儿卖得时间长,熟人多,她嗓门也大,卖得比较多。”
道了谢的记者先冲回家,加了一条羽绒棉裤和一件棉背心,缓了缓,又出了门。
中午12时许,在另一家超市门前,记者见到了李伟的妻子小梁。与李伟一样,她面前也摞着几只箱子,上面麻花成堆。此时她正用特有的大嗓门招呼客人:“新炸的麻花哎,两块一根买十送二!”
她的生意明显比李伟好得多,“买的人也分时间段,不一定啥时候人就上来了,一上午卖了一百多根。”说话期间,又有几位顾客来买麻花。小梁一边往袋子里装麻花一边招呼对方,“这个好吃,您回家热热,再喝碗粥,可好了。”
送走一拨顾客,小梁告诉记者,自己夫妻俩都没吃午饭。冬天天短,能卖麻花的时间一共也就八个小时左右,而顾客不一定什么时候过来,夫妻俩谁都舍不得买着吃,回家吃饭又浪费时间,干脆就忍到下午四点收摊了再回家吃。
小梁说,她已经卖了四年麻花,起初在超市里卖,后来摊位费越来越贵,县城的房租也是一路看涨,夫妻俩盘算着节省,就只能站在街上卖。冬天天冷,城管管得也没那么严,虽然辛苦一点儿,但能赚到钱。为了这个,前几天降温到零下三十几度,冻得“手都伸不出来”,她也一直守着摊位。
“过年就好啦,年三十到初五都不出摊,好好过个年。”小梁笑着说,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她有着别样的期盼。
责任编辑:孙亚楠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