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将修缮老城区“病害”道路 严查就餐“最低标准”
来源:大众网 2016-02-05 16:32:00
大众网青岛2月5日讯(记者 李敏)2月5日,青岛市发布了2016年社会治安、食药监管、交通拥堵、大气和水污染、安全生产等七项治理的计划和目标工作。其中,将对40条老城区病害道路实施大中修建设,探索推出食品追溯的手机端,查处餐饮企业设立最低消费标准行为,开展“一日游”市场专项整治,力争实现PM2.5同比改善5%左右。
社会治安:形成“五位一体”防控体系
开展“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加快形成地面、地下、空中、海域、网络“五位一体”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提升反恐防暴处突能力;深化“无命案街道(镇)和无刑事案件社区(村)”综治主题创建等。
治堵:修缮40条老城区“病害”道路
2016年底前,推进全市主干道路贯通建设,完成40条老城区病害道路实施大中修建设,同步实施具备条件的地下管线改造,合理增设绿篱、护栏等隔离设施,改造病害检查井、雨水斗等,消除道路病害;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全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完成主城区20处交通组织优化,改造优化信号灯220处,增设路口导向标志、指路标志牌、发光标志牌250处,做好交通安全设施日常维护;加强交通停车秩序整治,开展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二期项目建设;优化公交线网布局,编制完成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和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开辟调整公交线路,实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1小时换乘优惠政策、实行60-64周岁老年人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半价优惠政策;加快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建设等。
舌尖上的安全:逐步实现食品全程可追溯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全市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6%,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乳品、食用油、蔬菜、肉及肉制品等重点食品的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8%。巩固深化“明厨亮灶”成果,年内再推广1500家,总量超过7000家;全面推行“寻找笑脸就餐”行动。推动全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00%建立产品追溯体系,逐步实现食品的全程可追溯。探索推出食品追溯的手机端应用等。
安全生产:实施标准化创建提升工程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社团组织和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家参与创建。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与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挂钩;对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国标等级的企业,在项目审批、扩能生产、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纳入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达标等级作为各种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对未按要求期限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企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列入“黑名单”,在本级政府网站公布。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安全生产管理“滑坡”、不再符合达标条件的企业,给予降低或撤销达标等级。对达标工作开展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或约谈。
消费市场秩序:查处“最低消费标准”行为
餐饮消费市场查处餐饮企业设立最低消费标准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好重大节庆交通消费市场秩序监管。针对春运、五一、暑期旅游季节、十一等重大节庆期间,整治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及周边区域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出租客运,旅游客运的违章行为及出租车驾驶员无服务资格证,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等违章行为。开展“一日游”市场专项整治。
大气和水污染:PM2.5同比改善5%消除污水直排
大气污染治理实施10个方面35条重点措施,力争实现PM2.5同比改善5%左右。争取老城区重化工搬迁企业关停,力争关停企业6户以上,转型3户以上;搬迁企业采用先进环保工艺设备,防止污染转移。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销售国V车用燃油;自2016年4月1日起,对部分车型实施机动车国V排放标准;制定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新增新能源汽车超过5000辆,新建充电设施突破1万个。水污染治理实施6个方面20条重点措施,力争实现城镇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满足实际需要,消除污水直排问题,重点河流水质达到年度改善目标。
市容环境:打造“全国最清洁滨海城市”
继续打造80个示范楼院,完成100条背街小巷整治。重点优化基础服务条件和公共设施,对楼院和背街小巷实施路面硬化、立面粉刷、外墙保温、排水改造、绿化补植、防盗监控、亮化照明等。开展“洁净青岛”行动,打造“全国最清洁滨海城市”。提升环境卫生设施水平,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次干道达到90%以上。推进生活垃圾收运密闭化整治,生活垃圾密闭化收运率不低于90%,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60%。试点垃圾清洁直运。实施公厕提升工程,新改建二类标准以上公厕130处(含崂山风景区)。
责任编辑:安玉生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