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留级生"多 成抑郁患者的"校园疗法"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5-08-31 07:28:00
8月31日,青岛市老年大学秋季课程正式开课。65岁的贺红再次以学生身份,开始了新一轮的求学征程。
从2000年至今,贺红已经在老年大学里当了整整15年的学生。不过,她仍不是学龄最长的一个,有的老年大学生的学龄甚至长达近30年。
对于贺红们来说,“老年大学”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抵抗漫长而孤独的晚年生活的堡垒。只有在这里,她们才能感觉自己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分。她们不愿离开,更不敢离开。因为越来越多的老人正等待着一张进入的“门票”,而这里的名额似乎永远也得不到满足,尽管校方已经不得不让一些大龄留级生强制毕业。这意味着,一旦离开,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作为全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程度高、高龄化突出的少数城市之一,截至2014年年底,青岛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5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9.6%。而全市20多所老年大学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如何多种形式地给予老人精神关怀,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对抗“空虚”
“8月31日开学了。”
“8月31日见。”
听到提示铃声,65岁的贺红熟练地划弄着手机打开微信。她所在的青岛市老年大学绘画班的微信群里弹出对话消息。
在微信群里,贺红和同学讨论名画鉴赏、课堂作业,有时还会关心国家大事,坐在安静的家里,她都能感受到课堂上的喧嚣。
在过去的15年里,贺红先学书法,从行书到草书再到楷书,作品多次在国内的比赛中获奖。之后,她又转向绘画,同时报了山水花鸟、工笔、写意三门课程。
在老年大学里的忙碌,让贺红觉得自己没有被时代抛弃。
2000年,部分外贸企业依然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当时在青岛一家外贸服装厂里工作的贺红刚满50岁,提前退休。
“这一下子就要面临老年生活了吗?”贺红没有选择一个人闷在家里。在丈夫建议下,她报名去了市老年大学,没想到打开了另外一个天地。
“如果在家里一个人练字,没有人交流。错了的地方没有人改正,没有进步,没有成就感,反而会有很多挫败感。”贺红从小就热爱书法,退休之后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但在老年大学里,不仅有高水平老师教导,课堂上她可以随时和同龄的老人互相交流、相互切磋,评点一笔一划之间的得与失,找到精神上的慰藉。
15年中,虽然已经搬了两次家,但不变的是每周差不多三次课。即使在老父亲病重期间需要照顾时,贺红和丈夫两个人还是安排好时间轮流照顾,挤出时间到学校上课。
不去上课在家时,贺红最大的爱好就是一个人练字、绘画,偶尔看看《盗墓笔记》这样的网络小说。她自我总结,退休后的老年生活比80后女儿的生活还充实。
有时候,小区里那些老年人的孤独与落寞也让贺红心生感慨。“她们就是拉个家常,在一个地方能坐一天,时间长了,越来越懒散。”
一些老人因此成为受骗对象。贺红认识的一个邻居就曾经被一个推销保健品的骗了好几千块钱,买回一堆没有用的药丸。“老年人为什么容易上当?就是因为儿女不在身边,他们精神空虚,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来一个推销保健品的阿姨长阿姨短的,很容易拉近和老人的距离。”贺红说。
抑郁患者的“校园疗法”
尽管已经当了15年的老学生,贺红依然没有毕业的打算。她知道,一旦自己毕业,想再进来就很难了。青岛市老年大学的这座7层小楼,是很多老年人梦寐以求的乐土。7月中旬市老年大学入学报名时,很多老年人头一天晚上9点多就排起了队。
作为青岛老年大学绘画班的一位老师,黄小平非常理解老年大学对于贺红这些坚守者意味着什么。
她常拿来举例的是好友张叶(化名)的经历。退休之前,张叶是一家企业里分管会计的处长。朝九晚五的生活节奏给人一种充实感,直到退休翩然而至。很长一段时间里,突然多出来的闲暇时光都让张手足无措。
黄小平至今记得当时见到这位老友的情景。“刚退休两年穿衣服那么邋遢。她一脸倦容,一见面就跟我说:‘哎呀,我真的不行了,我得精神病了’。我以为是开玩笑。没想到张叶非常认真地说,去医院检查了,是抑郁焦虑症。”
黄小平说,这就是闲出来的,退休了没什么事,一个人老瞎琢磨,肯定有问题。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时,老年门诊还是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约占50%;而到了2014年,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已降至20%,抑郁焦虑症患者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比例则明显增高,超过一半以上都是这两种疾患。
在黄小平推荐下,张叶在老年大学报了一个声乐班,成了一个隔三差五就往学校里跑的好学生。
“她开始有好奇心了,愿意和别人交流了。”黄小平再遇到张叶时,发现她特别注重穿衣打扮了,衣服搭配都是很亮的颜色。“再后来,也不怎么跟我联系了。因为她在声乐班里找到了志同道合者,也有了自己的圈子。”
一定程度上,老年大学也是抑郁患者的“校园疗法”。有学者曾对东部沿海某市老年大学的728名学员进行了调查,发现老年大学学员中可能有抑郁症状者为10.0%,肯定有抑郁症状者为5.0%,有严重抑郁症状者为2.5%,非常显著地低于国内其他学者对居民老年群体的调查结果。
张叶的转变会让黄小平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经历。
2006年,逐渐把手里的生意交给专人打理的黄小平到市老年大学看望正在上学的姐姐。得知她有些“闲得慌”,姐姐和所在班级的老师都建议她到老年大学报个学习班。抱着找点事做的态度,黄小平报了山水花鸟画的基础班。
上了四次课后,黄小平就不愿意去上了。她没有任何绘画基础,学起来费劲,而且和一群老头老太太在一起,她自己觉得很无趣。
学校里一位老师劝黄小平,可以多报几个班试试。2007年2月,春节过后,除了绘画班,黄小平一口气报了英语、钢琴、书法好几个班。沉下心后,黄小平才逐渐感受到老年大学里不一样的气氛。
“这里的老人个个精神焕发,非常有活力,英语班里有一位80岁的青岛大学老教授,以前会俄语和韩语,这么大年纪了开始学英语;绘画班里有一位79岁的老太太,满头白发,画的画充满想象力,我叫她梵高奶奶……”在这种精神感染下,黄小平一学就是8年,从一个开始连画纸都不知道到哪里买的零基础学员成为了岛城颇有名气的画家。去年在市老年大学里学员联名推荐下,黄小平成为了绘画班的老师。
不愿意毕业的“大学生”
在老年大学里,像贺红这样入学15年以上的学员比比皆是。其中有不少甚至是在老年大学里学了近30年的学员。这也导致了老年大学里一座难求的景象。
目前,青岛市区市级的老年大学有20多所,注册的老年大学学员有19万。青岛市老年大学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大学建校初期只有5个教学班,3门课程,编班学员511人,2013年达到了305个教学班、60多门课程。今年老年大学编班学员超过11000人,比去年新增学员500多人。
“青岛市老年大学1984年刚建校时,还是靠租赁教室上课。建校初期只接收离休干部学习,现在已经面向社会开放。整个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青岛市老年大学教研处处长闫春文告诉记者。
贺红记得,2000年她刚进入老年大学学习时,班里大部分都是离退休的老干部。不过近些年,越来越多只有小学、初中文化的老年人也开始走进老年大学。
有一个学期,贺红所在的书法班有一位老太太,她几乎每堂课都来,每次都是静静地坐在教室中。但她不爱说话,也不练字,就是静静地听课堂上老师讲课,或者看其他学员的书法作品。
贺红一问才知道,老人来自青岛郊区农村,识字有限,来这里就是为了感受一下集体的氛围,希望能融入到这个圈子来,也没想过要学什么东西。
根据闫春文的统计,现在老年大学里有专业技术职称和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退休干部逐渐增多,离休干部越来越少,而学员文化程度较前有很大提高,大专以上、高中(中专)、初中以下学历分别占57%、32%和11%。
如今,青岛市老年大学把体育活动室、校展览室都改为了课堂,但依然“僧多肉少”。每次春秋季老年大学报名时,都有不少老人凌晨就去排队报名。
“这些去排队的一般都是想报声乐、舞蹈、摄影、书法、钢琴这些热门科目的。不少老年人来到大学感觉生活充实,就开始全校课程轮流学,不愿毕业离校。学校秉承学员优先报名的原则,因此每年都会有不少人报不上名。”闫春文说,一到报名时,老年大学的工作人员也会跟着凌晨4点多就开始上岗工作,“怕老人身体吃不消。”
据青岛市老年大学校长管涛介绍,针对越来越多学员不愿毕业现象,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强制40个班级结业,使40个高级班的学员毕业离校或者选择其他专业的科目学习。
进的来,也得出的去
随着老年人群体的变化,老年大学里课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往比较多的是退休官员、退休教师扎堆书法、国画班。现在从每年的招生情况看,健身娱乐类的舞蹈、声乐、钢琴、保健、英语、计算机课程备受老年人的青睐。”闫春文表示。
老年大学的课程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少学员都是依次学习,而且报了两三个专业。如此一来,“老学员不出去,新学员进不来”的现象格外明显。
贺红觉得,其实老年大学里的学员也应该走出象牙塔,学以致用,利用在老年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融入社会。
暑假期间,贺红家里隔三差五就会来几个小孩,跟着她学习书法。她还是一家辅导机构的书法老师,她教过的学生中有两位考入了中央美院。
除了在老年大学每周一次的课程,黄小平也在一所学校里担任绘画课的老师。这对于曾经绘画零基础的她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成立于1996年的青岛市老干部合唱团里有不少学员一边在老年大学音乐班里学习,一边在合唱团里演出。
今年79岁的李爱英就是其中一员,她也是最早一批在老年大学学习的非干部身份的学员之一。她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著名作曲家唐诃的夫人,两人的结缘就是在老年大学。
1987年,还是一名医生的李爱英经过校长推荐、单位开具介绍信等程序走进老年大学学习声乐。
如今,曾在老年大学学习过的合唱团里成员中小的70岁,大的80岁了,但她们依然活跃在各种演出场合,用自己的乐观感染每一个人。
李爱英在小区晨练时曾经碰到过一位老太太,每天早上都在固定的地方大声地唱歌。她走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也是在老年大学学唱歌的。于是两个人一块唱,吸引了小区里其他老年人加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有一句口号:‘好好活,慢慢老’,每次分别时都会互相说这句话。”李爱英说。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杨
责任编辑:孙亚楠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