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多所高校表态 限制学生"有车族"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胡明山   2015-08-29 16:24:00

关键词: 有车族 学生培养 青岛大学 酒驾 开车

  开学季来临,有的大一新生开着小轿车潇潇洒洒地进入校园,他们面孔尚且稚嫩,但是已经跻身学生“有车族”之列,成为大家或羡慕或争议的对象。如今,大学生开车入学的现象已见怪不怪。学生“有车族”数量急剧攀升已成不争的事实。近几年,人们为这一现象而争论,赞成方与反对方势均力敌。不过,这一平衡因车辆增多而引发的种种校园问题而被逐渐打破。目前,岛城多所高校已实施或正在研究应对学生“有车族”措施,以缓解校园交通和安全等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岛城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和老师,希望弄清校方制定这些限制措施的原因,以及老师和学生们对大学生驾车入校的看法。

  学校安道闸“变脸”

  昨日,记者来到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一校门。在距门口不远的路面上,一部银色道闸机已经竖起。这是该校刚刚安装的道闸系统,计划在开学时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学生车辆将被视同社会车辆对待,以限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车进入校园。

  然而在以前,该校学生和教职工一样可以开车入校,学生车辆和教职工车辆统一管理。而且只要校园内有车位,学生就可以停车。学生开车进校园只要满足 “全日制在校学生”、“已考取驾驶证”、“车辆在学生本人名下”等条件,然后申请停车券或者入门蓝牙即可。但是随着道闸系统的安设,这种学生车辆与教职工车辆受到同等待遇的状况即将结束。

  新生有些小失望

  “有点小失望,我本来还期待上大学能开车的,没想到学校会出这一招儿。”昨日,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二校门外,陆锋(化名)对记者说。陆锋来自平度,是一名大一新生。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准备开着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去李沧区的亲戚家。他告诉记者,这是一辆已经有四五年车龄的家用轿车,父母距离工作单位非常近,平时很少开车。而他早就拿到了驾照,父母默许如果他考试理想,就允许他开车入学。拿到录取通知书,他急忙上网查询学校关于学生开车的规定,并没有发现什么障碍,而且往年有开车上学的学长告诉他,只要遵守校园秩序,开车没有问题。可是前几天来学校时才发现,这一切要变了。“现在开车都没地方停车,家里打算开学后就收回我的车。”陆锋失望地说。

  甲方:有车开很便利

  昨日,记者到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岛城高校采访了部分学生,他们在是否应该严控学生驾车进校的问题上观点针锋相对。“我觉得学生开车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实在不懂为什么总是有人争论这个问题。”青岛大学大二学生小马说。小马自己没有车,但是他有个开车的同学,而且还是要好的朋友。他说,朋友父母经商,家境富裕,刚入学时就开着轿车来,最初让他们感到很意外。但是不久,大家发现这个富二代不仅为人爽朗,而且十分热情。小马觉得人们反对大学生开车,无非是认为他们虚荣、爱攀比,但校园中这种误解和偏见对学生的成长更为不利。他还觉得现代社会中,驾车上学是大学生的一种新需求,也是新权利。开车有助于大学生更快地与社会接轨,拓展交际圈,开拓眼界,甚至有利于创业。青岛大学负责新生接待的人员表示,他们并不认为学生开车来学校是炫富,相反他们还很欢迎本地同学开车,“班里同学开车会载我们出行,省了我们很多事儿”。

  乙方:学生开车没必要

  “大多数大学生开车其实炫耀成分更多一些。”大三学生王鑫说。他认为,现在学校都提供住宿,购车学生多数住在学校,距家不远,并没有必要开车。“创业、社交这些理由太冠冕堂皇了,能有几个人开车是为了创业?都是家里出钱买车,自己挣钱买车的我还没听说过。”王鑫说。在很多人印象中,这些学生往往个性较强,有些孤傲。家境条件优越,家庭背景已经让普通学生产生距离感,如果再开车进校园,会让人们觉得太过张扬。另外,这还会激发有条件的人加入“有车族”,令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学校应该以学习和培养人格为主,校园环境就应该纯洁一点,否则不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认知。”王鑫说。

  除了这方面的质疑,在校园内开车造成道路拥堵和噪音则是更为实际的问题。多名受访学生都表示对校园内东奔西跑的车辆和车辆发出的噪声很反感,他们在校园内经常要躲避来往车辆。

  第三方:约法三章难执行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车族”日常使用车辆时一般都比较低调,甚至有的学生与父母约法三章。中国海洋大学大四学生小梁对记者说,去年拿到驾照后,父亲答应给她买辆车,但是附带了很多条件,比如开车系好安全带、严禁超速、开车前严禁饮酒、不允许借车给他人。除了这几条,还有在校园内不得炫耀、出去聚餐不能开车等等。这两年她基本遵守了这些规定,但是有些她也得过且过了。“同学有考驾照的,说要借车学学,我不好意思不借啊。”小梁说。

  大学生成为“有车族”之后,常常“选择性”遵守此前与家长定下的协议,这令部分家长很头疼。“孩子出来就是‘天高皇帝远’,玩心大,哪里还顾得上规矩。”陪小儿子来看校园的家长冯先生说。大儿子上大学时要求开车,他与大儿子约法三章后就送给他一辆经济型轿车,但是不久大儿子就因酒驾受到了处罚。于是,他不仅收回了车辆,还拒绝再给刚考上大学的小儿子买车。

  市内高校

  明确限制学生“有车族”

  青岛农业大学保卫处副处长丛鹏说,周边区市高校的学生车辆问题不严重,如青岛农业大学校园面积较大,道路宽敞,学生“有车族”很少,因此基本不存在车辆问题,学校并没有制定严格的规定,学生车辆与教职工车辆统一管理。“但是市内高校就不一样了,那里开车的学生很多,车位紧张,所以问题严重得多。”他说。

  市内高校学生车辆有多少呢?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据该校2014年统计,仅崂山校区学生车辆就有220余辆,而在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50辆左右。该校综合科科长蒋仲青坦言,最近两年校园内 “有车族”的数量迅速攀升,令他们措手不及。学生车辆迅速攀升带来了很多校园问题,如校园道路拥堵,车位紧张以至于教职工无处停车,而最令校方担忧的就是安全问题。“我们校内不时有车辆剐蹭,还有一些学生在校外开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此外,学生“有车族”在校园刮起攀比风,影响了大学生人格培养。今年,他们到北京各大高校调研时发现,很多学校都明令禁止学生驾车入校。如今,他们已经研究制定方案,计划将大学生车辆视同社会车辆管理,以遏制学生“有车族”数量的不断增长。

  撰稿 记者 胡明山 实习生 王鹏程 摄影 杨博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安玉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