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探访国家级非遗胶州秧歌起源:逃荒者糊口技艺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5-06-27 09:14:00

关键词: 胶州秧歌 伴奏乐器 茂腔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阵型

   “咚咚锵咚咚锵……”锣鼓雨点般敲打起来,响声

   震天,原本寂静的村庄瞬间炸开了锅。一个、两个、三

   个……胶州市斜沟崖村村委大院外,村民从四面八方围拢来,很快就围满了院门口。200多年来,这一招儿屡试不爽,这个“秧歌村”的村民们知道,凡是有锣鼓声的地方,就一定有大秧歌。没错,此时村委大院里,10个孩子穿得“花红柳绿”,站成方阵,扭着稚嫩的腰身表演胶州秧歌。2006年,胶州秧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那时起,村民们意识到扭秧歌不只是娱乐,更是传承文化遗产。如今,胶州秧歌飞出了斜沟崖,飞进了周边的村庄,还登上了聚焦视线的大舞台。胶州秧歌是如何形成的?又何以能长盛不衰?记者近日到斜沟崖村来探一探究竟。

   原是逃荒者糊口技艺

   从胶州市区出发,驱车北行10公里,就来到了一座宁静的小村庄——斜沟崖村。这里街道规整干净,红瓦白墙的房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别有一番乡间味道。在这个不大的村庄里,藏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第六代传承人吴英民见到记者后自豪地说,他们的秧歌队刚刚拿到胶州市秧歌大赛的第3名,参赛的孩子是他近两个月才培养出来的,平均年龄只有10岁左右。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当地曾有这样的说法:“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作为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发展大致经过小调秧歌、小戏秧歌、文武秧歌和建国后秧歌4个阶段。据《胶州市文化志》记载,清朝初期,马、赵二姓由外地逃荒来本地东小屯村定居。1764年,马、赵二姓又因饥荒弃家闯关东,一路上卖艺讨生活。当时的表演形式,老头背腰鼓,老婆背翠花包,儿子舞打狗棒,儿媳、孙女则拿团扇和彩巾边舞边唱。开场前,老头还会说些“五谷丰登”、“恭喜发财”之类的喜庆话,日子过得异常辛酸。他们重返家乡后,后代不断提炼加工这种表演形式,至清朝中期才基本定型。

   1959年2月,胶州秧歌参加了“青岛市群众文艺创作会演”,胶州秧歌第一次从田间地头登上大舞台。据说,当时在青岛影剧院,演员们演完后连着谢幕了三次,观众也不让下台。会演后胶州秧歌获一等奖,那时青岛影剧院门旁的橱窗和中山路各大照相馆玻璃窗内都摆上了胶州秧歌的演出照片。2006年,早已颇具名声的胶州秧歌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月,意大利中国文化年闭幕式演出活动在首都罗马市人民广场举行,5家中国艺术团体应邀参加巡游和演出,这其中就有胶州秧歌艺术团。同年5月,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邀请,胶州秧歌随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团赴澳门参加了第23届中国澳门艺术节。

   与广场秧歌非一家

   民间扭秧歌屡见不鲜,胶州秧歌在这片土地上不仅传承了几百年,还走出国门登上高大上的国际舞台,它究竟有什么看头?“胶州秧歌和随处可见的广场秧歌是两码事儿,胶州秧歌艺术形式很丰富。”传承人吴英民说。吴英民今年61岁,性格开朗,十分健谈。他介绍,普通广场秧歌没有固定的阵列,没有复杂的表演程式,肢体动作也很不讲究,胶州秧歌却相反,讲究程式、角色、动作等,和广场秧歌大不相同。

   为了说清胶州秧歌的特别,他唤来一个刚刚换了衣裳的小女孩来演示“小嫚扭步推扇”这个动作。吴英民嘴里“当啷啷”伴着乐,小姑娘扭动着腰、膝盖和脚踝,脚几乎不离地面,小手将团扇向前缓缓“推”来,动作活泼夸张,但又不失婉约。吴英民说,这个动作有一定难度,扭动方式、幅度都有要求。胶州秧歌除了“扭”,有的角色在表演时还要翻跟头。

   记者了解到,胶州秧歌在舞蹈、唱腔、伴奏等方面都十分讲究。台上演员共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膏药客6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和手锣等,唱腔曲牌则有30余个。整个表演一共有7场,演下来需要10多分钟。因为有剧本、道具、曲牌,演员又分行当,胶州秧歌更像是一种活泼的戏剧,而不是单纯的舞蹈和歌唱表演。

   “集结号”召来村民

   本地村民基本上都喜欢扭秧歌,该地东小屯村、南庄二村以及斜沟崖村3个村子是胶州秧歌的主要传承地,其中东小屯村是发源地。上世纪30年代,第五代传承人李敬贤来到斜沟崖村,将胶州秧歌也带入本村。吴英民14岁时,对秧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跟着李敬贤学习。

   吴英民介绍,过去本地富贵人家每逢大事喜事,都要请来秧歌班子唱大戏。大戏从早上一直唱到晚上,秧歌原来只是大戏开场的前奏,目的是为了烘托热闹场面,吸引人气。胶州秧歌伴乐的锣鼓声音很大,周围村民一听到就从家中出来,三五成群地围过来凑热闹。“老人们都喜欢扭,听到声音后都不自觉地扭了起来。”吴英民笑着说。

   就在这天上午,吴英民叫来了自己的秧歌队,6个不到10岁的小孩,4个十四五岁的姑娘,共10个人。他们换上颜色鲜艳的衣裳,拿着扇子、彩巾、棍棒等道具,待锣鼓一响就穿梭走动,不时还翻跟头,阵型变幻莫测,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记者发现,表演前大院门口还空无一人,锣鼓一响,村民就陆续围拢过来,或站着,或蹲着,或边看边交头接耳;门外自行车、三轮车也纷纷停了下来,没几分钟门口就被堵得水泄不通了。

   让秧歌队“年轻化”

   胶州秧歌原有剧本《裂裹脚》、《拉磨》、《送闺女》等72出,皆为口头创作,但是大部分年久失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观念的转变,斜沟崖村学习秧歌的村民年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给胶州秧歌的传承带来新挑战。斜沟崖村支书辛亭才说,由于村民都带着孩子到城里发展,如今村里上中小学的孩子只有50多个,相对于全村1200多人的人口,孩子数量太少。“十几年前,村中扭秧歌的年轻人很多,但是后来只剩下中老年人了。”辛亭才说。为了使秧歌队“年轻化”,让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他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培养本村孩子。吴英民说他每年要教10多个上小学的孩子,到现在已经有二三百个徒弟了,他们渐渐成为传承胶州秧歌的中坚力量。

   秧歌进校园助力传承

   秧歌队中,有个小男孩穿着黑衣,戴着黑帽,鼻下夹着小八字须,非常滑稽可爱。这个小男孩叫梁宸,今年9岁,上小学三年级。梁宸并非本村小孩,因为学校将体操课换成了秧歌课,他才有机会接触胶州秧歌,并产生了兴趣。梁宸的妈妈郑女士认为,父母不应该只让孩子学习弹钢琴、跳芭蕾舞,而忽视传统文化。“让孩子接触传统文化,做好传承人,这更有意义。”郑女士说。

   胶州市文化馆馆长范立恩告诉记者,他们此前实施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规划,胶州秧歌、茂腔、剪纸等“非遗”项目均在规划当中。“我们针对学生编写了秧歌教材,录制了光盘,每两年还举办一届秧歌大赛。”范馆长说。同时,他们还要求每个乡镇都成立一个胶州秧歌队,目前共有15支胶州秧歌队。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