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进校必先"拜师" 青岛58中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4-09-09 09:47:00
青岛58中校长袁国彬走进美国友好学校课堂,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提供)
优秀的教师集体能给一个学校注入最强劲的活力,对学生成才起到重要作用。日前,青岛 58中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也是青岛市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在教师节来临之前,记者深入这所学校进行探访,寻找一个优秀教师队伍的形成历程。
新老师都有位“师傅”
刘伟是青岛58中的物理老师,他今年教高一,从教12年的他说起自己的成长,颇有体会。“感觉最深的是我们这个教师集体的传帮带,所有的年轻老师都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师傅,老教师把经验和教学技巧传授给新教师,新教师之间互相鼓励。”刘伟说,新教师一旦上岗,学校会统一组织拜师会,从讲课到课后辅导,全方位帮扶。
“我当时刚进学校时,师傅是高守凯,他是一名德高望重的特级教师,不管是从说课还是课后指导上都非常严格。”刘伟说,“师傅”要求他要把说课稿写好写细,一篇3000多字的说课稿刘伟要仔仔细细地用手抄一遍,一遍加深印象,而这篇一节课的说课稿高守凯要反复帮助修改,三四次后才能拿出来用。一次次的反复修改,一起进行教学研究和锻炼,在老教师的带领下,新教师成长非常迅速。
枯燥公式用实验演示
学生到底能不能学会?学习效果如何?这些都要看老师们课到底怎么讲?在讲课和说课上,青岛58中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和着重点。刘伟说,他一直忘不了2010年自己讲的一次公开课。
2010年 ,刘伟要在全市讲一节关于大气压强的公开课,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项荣誉和挑战,刘伟的公开课不止一个人的努力。“我当时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反复雕琢了一个教学设计,没想到拿到物理组来讨论时被否了。”原来,每一个教学设计乃至导学案的成形,都需要经过全体学科老师的集体讨论优化才能最终“出炉”。
“当时自己辛苦做出来的教学设计被否定,确实有点难过,但更多的是压力,因为我承载着整个物理组的荣誉。”刘伟说,他的教学设计经大家讨论没有创新点,整个设计显得太平淡。“这节课如果放在平常只是一节枯燥的背公式套用公式的课,但经过我们组两个星期的打磨和优化,运用上了实验的模式,通过传感器等手段把压强实验和数据清晰易懂的展现给学生们,最后公开课大获成功。”刘伟说。
青岛 58中有一个日集备制度,所谓日集备就是每天老师们都要集体备课。“首先是导学案的出台,是经过组里的老师共同备课形成的,是组里全体老师的智慧结晶。”孙帅说,每一个导学案都要经过反复打磨才会发给学生。
所有老师“拧成一股绳”
孙登照今年 37岁,是该校高三的班主任 ,也担任物理课的教学。让他感觉非常深刻的是教师队伍的团结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记得刚进学校的时候,中秋节都在学校度过,不是青岛人未免感到孤单。但是很多学校的领导和老教师都牺牲个人时间陪我们过节 ,这种愉快和谐的氛围让我感动 ,渐渐地我也明白了作为一个老教师应该怎么去帮助新教师,从教学技术和个人心理上都去关怀。”
“我们学校有一个传统,学生试卷批改不过夜,第二天就会出成绩。”孙帅说,有一年他出差去外地,所带的高三刚考完试,可高三生物组只有两位教师批改卷子。当天晚上八点多,孙帅刚回到青岛就直奔学校微机室电脑阅卷,但刚进微机室他就被感动了,“高一和高二的生物老师都来帮助批阅试卷,都是自发的,每个人都没有怨言,牺牲了他们的个人休息时间来帮助我们,那一瞬间我感觉在这个团结的集体里工作真棒。”
老师说——
—人性化服务学校更像家
“有一年高三的一个孩子因病休学了几个月,回校后我们都很高兴,但是落下的功课让学生很愁。”孙登照老师说 ,为了让这名学生把功课赶上,他和其他老师利用晚上、周末等,义务为孩子补课,他的功课很快赶了上来 ,最后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除了教师队伍的团结,学校针对老师们的个性化服务也让我们放心 。”孙帅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 ,他要担任高三的班主任,妻子工作也非常忙,照顾孩子成难题。考虑到这一情况,学校把一间阅览室每天下午4点半后空出来 ,统一安排给教职工的子女来这里学习,并专门安排一名阅览室的女老师负责管理这帮孩子,得到全校老师点赞。除此之外,学校领导还主动掌握学校里困难老师的情况,尽一切可能帮助老师们解决个人困难。
校长说——
—学校是教师执着求索的家园
日前,青岛58中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记者了解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共500个,山东省有26个,青岛58中是青岛市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怎样炼成的?记者专访了青岛58中校长袁国彬。
记者:学校针对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点是什么?
袁国彬: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教师队伍的优化,58中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打造了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讲究团结协作、能创一流业绩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每年为教职工订阅图书十余册,读书、反思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阅读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促进了书香校园建设。2011年开始,将教职工大会的话语权交给教师,举办了分享智慧、提升理念的教师论坛,至今已举办读书实践交流、备课组建设经验等二十余期。开展教师“当一天学生”体验日活动,引导教师从学生视角观察课堂、反思教学,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全体教师分级部到北京师范大学等进行高端研修,更新教育理念。
记者:在学校管理以及学生发展上,学校有何做法?
袁国彬:首先是拓展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成长空间,丰富了生命历程。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借鉴名校的课改经验,结合学校特色,以日集备、先行课、导学案为载体,打造了“学案导学 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该模式被山东省课程改革年会采录并推广。
再者就是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实施“问脚机制”,选聘优秀学生担任学生校长助理,他们每周四大课间将同学们反映的问题与建议带到校长办公会上讨论,至今已坚持八年,各年级错时就餐,在校门口配备购物小推车等建议均被学校采纳。记者 魏海洋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